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科临床基本技能

精神科临床基本技能

19
• 一般情况 • 认识活动 • 情感活动 • 意志与行为
内容
20
提倡:检查时医生不妨想象自己在患者症 状发生的当时就站在患者背后,但看不 清发生了什么,只能让患者转述他的所 见所闻所感,这样有利于引导自己如何 询问。
21
病例分析与诊断思路
22
方法论
• 最大可能的客观 • 坚持应用选言推理
–采集住院患者的病史前一定要认真阅读门诊病历记 载、转诊记录、既往住院病历等有关资料,以便心 中有数,抓住重点又不至于遗漏。
–病史采集的顺序应优先重点,灵活掌握。重点是现 病史和个人史。
6
基本内容
• 一般资料:……年龄、婚姻、文化程度、 职业……病史可靠性评价。
• 主诉:高度概括,表达就诊理由 • 家族史:自杀者应追问理由 • 个人史(含月经生育史) • 既往史 • 现病史
12
精神状态检查
13
基本原则
• 观察与面谈
– 观察侧重的是医生的所见所闻所感
• 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用心灵去体察。
– 交谈侧重的是患者转述的所见所闻所感
① 交谈能进行下去; ② 交谈有实效。
– 基本方法:倾听、引导和提问
14
基本程序
• 一般性交谈 • 深入性交谈 • 结束性交谈
15
一般性交谈
–患者的主要异常表现、发病和治疗经过; –患者的生活经历、人格、家庭和社会关系; –病史提供者的心理状态和病史的可靠性; –处理家属的疑问和顾虑,建立信任关系。
5
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
–首先告知知情人尽可能客观、详细地描述患者的异 常表现。
–注意体察患者的家庭状况和社会关系、家属对患者 的态度、家属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有 可能影响今后治疗和交流的因素。
精神科临床基本技能
王华丽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
1
精神科特殊性
• 患者心理 • 诊断依据 • 诊断思路 • 医生心理
2
精神科临床诊断过程
• 病史采集 • 临床检查
–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 –精神状态检查 –辅助检查
• 分析、诊断和鉴别诊断
3
病史采集
4
基本原则
• 基本方法:倾听、引导、提问 • 基本要求:真实、客观、全面、准确 • 基本目标:
7
个人史
• 简洁传神,应反映出生活经历和人格特点。 • 内容:生长发育情况、成长环境、受教育
情况、职业经历和表现、恋爱婚姻经历和 目前家庭状况、重大生活事件、月经生育 史、病前性格
8
• 个人史
– 反映生活经历,以重点突出和简洁明了为原 则。
– 应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进行有重点的询问。 – 人格特点项目要求以详细准确传神为目标。
害行为)。
11
现病史
• 应尽可能“问清楚”。 ①和知情人首次面谈的重点不是要讨论患者“为什么这
样”,而是要确定患者“究竟是怎样”。对于可疑是精 神病症状的任何异常表现要做到“刨根问底”,同时避 免过多涉及知情人对患者的主观评价和分析。 ②对具体症状,首先要问清楚具体表现,再询问症状发生 的时间、频度、持续时间、患者对症状的态度和症状对 患者的影响。 ③对整体病情发展过程,要问清重要的时间点和时间段等。
如果发现某方面有异常表现,一定要求询问 具体事例。
9
• 现病史:
按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时间顺序询问 –发病时间和形式 – 早期和首发症状 –疾病的发展和演变 –既往就诊情况 –病中一般情况
10
症状的发展和演变
• 具体表现; • 变化特点; • 持续时间; • 症状之间的联系; • 诱因或发生的背景条件; • 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对自身和他人的伤
确定症状学诊断
• 确定症状:
① 确定无疑的症状, ② 可疑的症状 ③ 明显但认识不一致的症状。
• 明确症状发展动态和相互联系。
26
疾病分类学诊断
• 发病基础分析 • 病因分析 • 病程分析 • 症状本身的特点 • 量表的应用
27
• 精神疾病病种不多但症状复杂,某一精神 症状的表现形式往往存在很大程度的变异 而使之不典型,许多疑难实际上就产生于 对不典型症状的认识分歧,而非罕见病种 所致。因此对症状的确认是最基本的要求, 诊断分析时一定要首先从症状的分析和确 定入手。忌 “先入为主”和“剑走偏锋” 。 应当强调,精神疾病的诊断必须首先排除 器质性疾病,某一个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 可以出现几乎全部种类的精神科症状。
28
祝精神科生涯充实! Mental Health Service
29
–提出尽可能的假设 –对这些假设逐一排除,最终无法排除的才
是最可能的结论。
诊断假设必须是由少到多,又由多变少,最后 剩下最终诊断。
23
基本思路和方法
分两步走,纵横十字交叉
24
发病基础
病因学
精神症状性质、 频度、强度、 持续时间
症状发生发展动 态和相互关系
发病和病程特点
症状学诊断
疾病分类学诊断
25
医生在倾听时,才能集中精力于“察言观 色”,体会其思维连贯性障碍的特点, 思考如何引导和提问,同时深入体会患 者的情感反应。
18
结束性交谈
根据患者所能接受的程度告知患者治疗的 必要性和理由,告知治疗可能的反应和 效果,但不要作出不恰当的承诺。
结束性交谈的目的是承前启后,对今后的 检查和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① 了解患者的合作程度 ② 患者说话的方式 ③ 患者最先说出的问题
How to interview? What to ask about?
16
深入性交谈
• 开放性交谈 • 询问性交谈
17
尽可能让患者自主诉说是为了更好地观察 和判断。如判断思维松弛的最有力证据 不是简单的“问东答西”,而是一段自 发言语中反映出的思维连贯性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