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
知识要点一.字词积累
i.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 ) 窠巢( ) 应和( ) 看护( )
着落( ) 发髻( ) 水藻( ) 花bāo( )
静谧( ) 诱huò( ) 屋yán( ) 莅临( )
黄晕( ) zhù蓄( ) 干sè( ) 高邈( )
田畦( ) 碣石( ) 竦峙( ) 啼声(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欣欣然张开了眼。
( )
(2)山朗润起来了。
( )
(3)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
(4)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 )
(5)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
( )
3.选词填空。
(i)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响亮嘹亮)地响。
(2)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躺着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摇醒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3)那是雨,是使人——(安静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l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山岛竦峙:
(3)幸甚至哉: (4)海日生残夜:
(5)闻道龙标过五溪: (6)断肠人在天涯:
知识要点二:语言运用
5.仿照课文例句写句子。
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仿句:生活像.生活像.
生活像. 6.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2)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 )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5)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 )
(6)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 ) 8.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意思连贯的一段话。
①绿是生命的颜色。
②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
③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
④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问的秧苗,郁郁葱葱。
⑤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
⑥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正确的语序:
知识要点三:文学常识
9.填空。
(1)《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其散文清新而真挚,一直以来深受读者喜爱。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原名,字,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话剧《》等。
10.请分别写出一句描绘春花、春草、春风、春雨的诗句。
(1)春花:
(2)春草:
(3)春风:
(4)春雨:
11.按要求默写诗句。
(1)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借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抒发乡愁的句子是: ? 。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对诗友进行由衷地劝勉和宽慰的句子是:
, )
(4)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直接表达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
知识要点四:课文理解
12.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春雨的特点是。
(2)本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第二层写。
(3)本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
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
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关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第l段主要是写;第2段主要是写
(2)这两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试具体说明。
(3)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②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4)结合想象,你认为第1段中“更美的山的肌肤”指的是什么?
(5)第1段写景是围绕哪个词进行的?
14.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天净沙”是,“秋思”是,
这首小令被誉为“”。
(2)这首小令共写了几种事物?具体是哪些?
(3)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4)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旬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睦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
“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6)请你举出一两首表现思乡的诗。
知识梳理与复习【复习一】参考答案
2.(1)欢欢喜喜的样子。
(2)明朗滋润。
(3)清秀文雅,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
(4)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的样子。
(5)高而远:
3.(1)嘹亮(2)睡着唤醒(3)静谧
4.(1)到达。
(2)高高地挺立。
(3)达到极点。
(4)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5)听说。
(6)形容悲伤到极点。
5.略
6.(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海El/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