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在企业中的职能作用
工会在企业中的职能作用笔者在企业基层工会工作多年,每次工会组织活动员工都能积极参加,厂务公开、帮扶困难职工、组织向受灾地区捐款等活动每年都开展,但是很多职工对工会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组织活动或者发放福利表面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工会在企业中的职能作用,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工会工作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工会是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代表。
1988年全国总工会十一大确立了工会在企业中的四大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教育职能。
这四项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001年10月27日修改通过的《工会法》在第六条增写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维权是工会的首要职责。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市场经济下,由于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和利益多元化,各个利益群体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同时,还表现出具体利益上的差异和矛盾。
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既一致又矛盾。
在这三者中,职工的利益最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逐渐显现,在劳资矛盾中,职工一方明显处于弱势。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群众更需要工会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并不意味着工会的其它三项职能就不要了。
我们仍要全面履行工会的四项职能,只不过这四项职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会履行教育职能是为了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以便职工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会履行建设职能,是从根本上维护职工利益,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职工的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职工利益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所以工会要教育职工学知识、学业务、学技术,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学习培训活动,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到经济发展上来。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职工经济技术活动,认真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推动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来参加效益,获得快速发展。
在职工群众获得直接利益的同时,工会要教育职工解放观念、理解企业、支持企业。
在企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工程中,工会要帮助职工深刻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改革。
工会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在职工群众中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科学技能,提高业务技术。
同时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陶冶职工情操,使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迈上新台阶。
这充分体现了工会履行教育与建设职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与职能是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利益,源头维护才是最根本的维护。
从源头上参与,首先要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企业的改革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及减员分流安置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
其次工会要积极推行企务公开制度,要让职工明白企业的钱花在哪儿了?使用的是否合理?要加强工会的法律监督工作,指导和帮助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确保职工工资不被拖欠,劳动条件有所改善,人身安全有所保障,同时要特别重视关系职工生命和健康的劳动安全卫生问题,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职业危害和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要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并主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同时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做好女工生产、生育等方面的保护工作。
积极主动的实施扶贫帮困送温暖工程,从源头上帮助职工解决可能发生的生活问题,帮助困难职工渡过难关,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便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综上所述,工会的职能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要更好的为职工维权,就必须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工会组织力度。
工会干部要加强自身学习,学业务、懂政策、依法行使权力,把工会真正办成“职工之家”,使员工全心全意的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