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节元素符号的表示H

第五节元素符号的表示H

第五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已学的科学符号及意义出发,引出对元素的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教材中通过化学元素符号的历史过程,说明使用元素符号的必要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符号的认识。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

相节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工具知道周期表的结构,体验科学事实的规律性和科学美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常见元素符号、会查阅元素符号
通过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二、德育目标:
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应用的典型历史事实,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书写并熟记元素符号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课件、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第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用符号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比如用v表示速度,那么,组成物质的元素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引出课题:表示元素的符号
(二)新课:
讲述:为了应用和交流的方便,化学元素除各国语文字的名称外,化学上还确定了一套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元素,这些化学符号是1860年,世界各国化学工作者制定的,所以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采用。

一、元素符号的规定
1、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氧、氢、氮、碳来表示
O、H、N、C
2、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以区别。

如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Cu表示铜元素。

注意:书写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一大一小”原则,否则会闹出笑话。

如钴元素Co,如写成CO就表示一氧化碳。

3、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讲述:目前发现有110多种元素,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元素符号来表示,但常见的只不过几十种,初中阶段只要求熟记常见的24种元素,查表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如N表示氮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也表示一个氮原子,宏观和微观。

思考:“2N”表示什么?,2个氮原子。

练习: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Fe表示铁元素,也表示一个铁原子
2、2H表示2个氢原子。

二、元素周期表
引入:人们已经知道的元素有110多种,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科学家们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制成元素周期表,读图:元素周期表
读图:元素周期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几个横行,竖行?
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表示7个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竖行是同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金属元素,非金属稀有气体分别在什么位置?
3、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什么相同?(质子数)
4、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值与什么相等?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探究:寻找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与学生共同探讨得出:
1、同一周期的元素有什么共同点?(电子层数相同)
2、同一族(主族)的元素有什么共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金属元素,非金属稀有气体分别在什么位置?
在主族中,金属元素位于每个周期的前面位置,且金属元素的种类与该周期数值相等。

如第二周期的前2位是金属元素,第三周期的前三位是金属元素……以此类推。

(第一周期除外),此外,副族中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位于每个周期的后面位置。

稀有元素位于每个周期的最后一位。

第一周期共有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分别有8种元素,从第四到第六周期,每个周期都有18种元素(其中位于主族的元素有8种,位于副族的元素有10种),第七周期尚有元素有待发现。

同一族中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1、课本28页
2、作业本
3、熟记化学元素符号
板书设计: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一、元素符号的规定
二、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
1、横行(周期)从左到右,质子数逐渐增加
2、竖行(族):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课后摘记:
补充:
⑴元素周期表的编排。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横行;
③将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的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一纵行。

由此可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主族元素的族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周期数 = 电子层数。

族系数(指主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