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工作单位:铜梁区永嘉镇塘坪小学作者姓名:唐道伦
邮编:402569
联系方式:183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数学的心脏,可以说没有计算就没有数学,因此计算能力是一项最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
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易抄错题、运算不仔细、经常不进行验算造成的。
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计算教学中,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课堂上注重口算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
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2)师生相互出题,对答式的口算练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还有助于融洽师生间的情感。
(3)家、校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是走向了成功的教育。
家长要想使自己的子女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在饭前、饭后闲谈的时间中,抽出几分种的时间,与孩子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再配合适当的奖励,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鼓励孩子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譬如,让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也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反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能激发、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5)强化性的口算练习,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方法。
间隔一段时间,出示部分口算题,让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这对提高口算能力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加强训练,培养坚强的意志。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
长期的计算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但是,在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
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
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位数及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的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
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
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
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 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
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也不应忽略。
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
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
估算能力不强,试商也会直接受到影响。
计算训练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游戏、竞赛等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维持训练的持久性,
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
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
(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
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
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
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
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
(4)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
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
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
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同时,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
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
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