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5. 天气与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剧烈的天气变化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
3.能举例说明酸雨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实例或调查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天气变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2.能通过对天气与人类关系的分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用图表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得出某些科学结论。
2.愿意把自己收集到的天气与人类的资料和图片与同学交流。
3.能从正反两方面综合的说明天气变化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意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意识到天气变化造成的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说明自然灾害与天气变化有关。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天气影响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的天气怎样?你喜欢这样的天气吗?你还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
2、讲述:天气的变化不仅对我们的学习和心理造成不同的影响,他还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二)进行新课:
1、活动1:天气对人的影响
(1)谈话: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们收集到的天气对人影响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3)结合课件全班交流。
(4)提问:谁最关心天气?为什么?
2、活动2: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1)谈话:天气对人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的活动也在影响了天气的变化,看老师这的小例子。
(2)出示课件,这幅图上的两地是北京的中关村和颐和园,两地相距不到一万米,在3月28日对这两地进行了调查,来看一下调查的数据。
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
(4)谈话:影响北京两地气温变化显著的原因是什么?
(5)讲述:这种现象叫“热岛效应”。
此外,人们的生活还会对天气造成“温室效应”、“酸雨”,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课件)
(6)拓展:观测酸雨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7)提问:怎样保护天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