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国雾霾调查报告材料

2020年中国雾霾调查报告材料

中国雾霾调查报告
20xx年11月以来,、雾霾均成为每个人生活中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

你对雾霾及其危害认知有多少严重的空气污染根源何在如何有效预防雾霾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又如何参与防治雾霾2019年4月,绿生活指南通过问卷星,针对新浪微博友,发起了“雾霾危害”认知现状大规模民意调查活动。

调查显示,约95%的友知道是雾霾的成分,但近五成的友不知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也是雾霾所含污染物以及雾霾污染源何在,教材知识缺位、大众科普不到位和自学习惯欠缺是造成认知较差的主要原因;六成友不了解能进入毛细血管和血液,友对等在人体淤积部位及沉积量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不足六成友了解能给成年人造成10余种危害,辣妈和宅女对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认知最好,仅平均五成友认为会给老人造成严重危害;平均五成六友注重日常防霾,防霾口罩和食疗最受欢迎;面对雾霾,七成六友了解食疗是治本的理疗方法。

一、调查说明
调查目的
客观了解“雾霾危害”认知现状,分析不同年龄人群雾霾知识储备情况,了解友对“雾霾危害”的看法,提出防治的有效建议。

主要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包括雾霾有害成分及污染源、雾霾如
何进入身体、雾霾对不同人群的危害、日常防霾措施等四部分。

调查组织过程
时间周期2019年4月24日至2019年4月24日
执行机构绿生活指南、问卷星
调查方法
釆用民自填络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
新浪微博友
有效样本量
2726 个
二、调查样本结构
六成多友年龄在2030岁,是参与在线调查最活跃人

调查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友驾临“十面霾伏”的地球时间为2630年,占比最大;驾临地球2025年的人数排名第二,占到%;这两部分人群超过了参与调查总人数的一半, 高达%。

排列第三的是驾临地球31年以上的人群,占%。

此外,%的友驾临地球不到20年。

近七成半的参与友是女性,她们更关注环境污染造成
的健康危害
调查数据显示,参与在线自填络问卷的友%是女性。

- 方面,在互联中女性较男性更爱分享和互动、更有耐心;另一方面,女性更关心自身及家人健康,尤其是在空气污染严峻形势的当下。

宅女和辣妈更关心环境污染危害,占女性友的三成多
在%的女友中,不同类型的妹纸对雾霾等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关心程度又是不同的。

宅女、辣妈、萝莉和御姐依次分列前四位,分别占到%、%、%和%,占到女性友的%。

而后四位依次是大妈、白富美、腐女和干物女,分别为%、%、% 和%。

丝女、女汉子和家庭主妇均为%,女神有%,森女有%。

经济适用男最关心环境污染危害,占男性友近五成
在%的男性友中,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有%的为经济适用男,“顾家”是他们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性格基因。

跟女性友基本一致,宅男、大叔和小鲜肉都挤进了前四,占比一次为%、%和10%。

而男神占%,高富帅占%,丝男占%。

总体情况与女性友人群分布吻合。

三、对雾霾成分及污染源的认知状况
九成五友了解是雾霾的有害成分,但对其他污染物的认知不足
雾霾物质构成,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即有重金属、多环芳煙等有害物质的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气态污染物,它们与雾气结合,形成了灰蒙蒙的天气。

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友对雾霾的组成或者说有害成分的认知还不够全面。

%的友都知道等是雾霾的污染物,但是知道二氧化硫是雾霾污染物的不足六成,而了解氮氧化物也是雾霾污染物的也刚六成多一点点。

在女友中,仅有%的了解氮氧化物是雾霾的成分,有%的了解二氧化硫是雾霾的有害成分;奇怪的是,女友中仅有%的知道是雾霾的有害成分。

而在男友中,仅有的了解氮氧化物是雾霾的成分,稍比女性友高个百分点;有60%的了解二氧化硫是雾霾的成分,比女性友地个百分点;有%的知道是雾霾的有害成分,较女友高出个百分点。

总体看来,友们对雾霾所含污染物成分有较好的认知, 但还非常不完善。

雾霾是2019年底才被广泛知晓的事物,大家在学校接受的地理知识没有涉及、大众科普不到位和阅读习惯欠缺等,是友们对雾霾认知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全民治霾须先告知公众污染源何在
一般认为,城市有毒颗粒物的来源有汽车尾气、烧煤供暖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可生长颗粒、装修粉尘、厨房油烟等。

环保部数据中心监测的污染防治类别,则为污水处理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危险废物、重金属、废水和废气六大类。

调查数据显示,%的友认为废气是空气污染源,%的认为粉尘是空气污染源,%的认为重金属是空气污染源,%的危险废物是空气污染源。

此外,有%、%和%的则分别认为,废水、污水处理厂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也是空气污染源。

在女友中,%的知道废气是空气污染源,%的了解粉尘是空气污染源,%、%的则分别认为重金属、危险废物是空气污染源。

在男友中,这一比列分别为%、%、%和%。

与女友相比,对废气的认知低了个百分点,对粉尘的认知高个百分点,对重金属的认知高出个百分点,对危险废物的认知则低了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友们对空气污染源的认知总体较好, 但也不全面。

全民治霾,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公众知道其身边的污染源何在!
三、对进入人体的认知状况
仅四成左右友认为能进入毛细血管和血液
临床经验表明,依次可以进入鼻腔、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毛细血管和血液等人体部位。

调查数据显示,友们认知较高的是能进入人体的鼻腔、气管、肺泡和支气管,知道的人依次为%、%、%和%。

认为可以进入的有如而认为能进入毛细血管和血液的仅分别有%和%。

在女友中,认为能进入人体的鼻腔、气管、肺泡和支气管等部分的,分别占%、%、%和%。

在男友中,这一比例分别为%、%、%和%。

男女友的认知程度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友对能进入人体部位的认知也相对较好,同时也存在认知不全面的现象。

尤其是,大家对可以进入毛细血管和血液没有太多概念。

对危害认知不太乐观,三成五对其在肺泡淤积无概念
调查数据显示,%的友赞同“大部分直径大于微米的颗粒物和42%的在鼻腔中沉积下来”的说法,%的友选择了“咽喉的黏液会黏住一部分直径大于微米的颗粒物和8%的”的观点,%的友认同“气管黏液会黏住最后一部分直径大于微米的颗粒物以及4%的”的说法,%的友支持“11%的会被支气管壁黏液阻隔下来”的观点,%的友选择了“最后35%左右的进入肺泡,且无法被排除体外”的说法。

事实上,每个选项下直径大于微米的颗粒物和的淤积部分和沉积量,都是医学临床得出的数据。

调查结果表明,友们对雾霾进入人体的认知不太乐观。

四、对所造成的健康危害的认知状况
能给成年人造成10余种危害,友平均认知不足六成
霾下生存,每个成年人每天都在当“吸尘器”。

当干净空气成为奢侈品,您认为每天呼吸的等脏空气会带来哪些疾
病吗
友们给出的答案是%的认为能给成年人引发过敏性鼻炎,%的认为能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慢阻肺,%认为能导致咽炎,%的认为能引起咳嗽,%的认为能诱发哮喘,%的认为能引患肺炎,%的认为能造成肺癌,%的认为能引起扁桃体炎,%的认为能引发感冒,%的认为能引患空鼻症,%的认为能导致肺栓塞。

有关权威专家一再遮掩说,等脏空气是否能诱发疾病目前国内尚未有数据支撑。

其实,雾霾“有毒”是共识,国内外都有数据可以佐证。

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每次出现重度雾霾的天气,到市属各大医院的呼吸科就诊的患者就增加25成。

美国环保署2019年发布《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指出,有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2019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更是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