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设计摘要:随着我国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日益重视,对原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势在必行,很多污水处理厂都面临着升级改造问题。
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经过全面分析和核算现状污水设施处理能力,并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合理确定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方案,使出水全面达到我国GB18918—2002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同时与企业合作,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并对全厂进行了除臭,有效改善了污水处理厂周边的环境。
本工程在实施改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可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类似工程升级改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纤维束气水反冲洗滤池;技术改造Abstract: With China’s increasing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be imperative to upgrade exis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many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are faced with upgrading problem.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mentioned standard renovation project based on making full use of existing facilities,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re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upgrading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e effluent to achieve China’s GB18918 2002 standard in an A standard, at the same time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aliz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the sludge, and to all the deodoran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is project is accumulated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perience can be upgrad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Keywords: sewage treatment plant; fiber bundle of air-water backwashing;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0引言目前,通过必要的升级与改造,使已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达到脱氮除磷要求,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污水治理工作的重点。
鉴于此,本文针对某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扩建工作,围绕工艺选择、深度处理方案、污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技术方法,以期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1.5×105m3/d,服务面积为51.0km2,服务人口达51.4万人,现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为A2/O,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处理后的尾水排入南湖,南湖为IV类水体。
随着排水管网的不断完善,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量逐年增加,至2012年1月,进水量达到1.8×105m3/d,已超出原有一期的设计规模,同时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等级已不能满足排入南湖的环保要求,此外随着城市的发展,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区已经成为城市中心地带,周边不断建有高档住宅小区,厂区环境状况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环境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某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扩建工程。
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的目标是:①改造工程建成投产后,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提高为一级A标准;②对一、二期工程污泥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③改造工程除臭执行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污水处理构筑物及生产设施全部加盖封闭,并新建除臭系统,消除污水处理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工程设计与成本核算2.1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设计2.1.1倒置A2/O生物反应池生物反应池按扩建平均流量(7500m3/h)进行设计,共2座。
污泥负荷为0.077kgBOD5/(kgMLSS•d),污泥龄为13.22d,混合液污泥浓度为3.8g/L,剩余污泥干重为11561kg/d(单组),单组生物反应池需氧量为31941kgO2/h(标准状态下,20℃),采用管式曝气器。
2.1.2二次沉淀池选用幅流式周进周出二次沉淀池,设计4座,单池设计流量为2437.5m3/h,设计平均表面负荷为0.96m3/(m2•h),池径为50m,停留时间为3.6h,有效水深为4.5m。
2.1.3鼓风机房及变配电间合建1座鼓风机房与变配电间,配多级离心鼓风机,共5台,4用1备。
2.1.4纤维束气水反冲洗滤池纤维束气水反冲洗滤池为深度处理工艺中的核心构筑物,它采用纤维滤料截留水中的悬浮杂质,从而使污水得到澄清,同时通过加药以保证出水的TP≤0.5mg/L。
纤维束气水反冲洗滤池按峰值流量(16250m3/h)进行设计,共设置1座(28格),其主要工艺参数是:设计过滤速度为15.86m/h;强制过滤速度为17.08m/h;单池过滤面积为36.6m2;采用小阻力配水布气系统。
反冲洗过程是:第一阶段,单独气冲,冲洗历时3~5min,气洗强度为32L/(m2•s);第二阶段,气水同时反冲洗,冲洗历时8~10min,气洗强度为32L/(m2•s),水冲洗强度为6L/(m2•s);第三阶段,清水漂洗,冲洗历时3~5min,冲洗强度为6L/(m2•s)。
反冲洗全过程中伴有表面扫洗,表面扫洗强度为2.8L/(m2•s);冲洗时间共计15~20min,冲洗周期为24h。
2.1.5废水调节池废水调节池主要用来调节纤维束气水反冲洗滤池冲洗废水,并对反洗废水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污泥排至新建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
废水调节池按峰值流量(16250m3/h)进行设计,共设置1座(2组),废水排至生物反应池进行处理。
2.1.6接触消毒池接触消毒池主要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进行消毒,杀灭水中的大肠杆菌、致病菌及病毒,达到消毒的目的。
接触消毒池停留时间为23.2~30.2min。
2.1.7加药间改造污水处理厂已建有一座加药间,包括加氯及除磷加药两部分,可满足现状1.5×105m3/d污水处理厂运行的药剂制备和投加的要求,为了满足本工程改扩建后总的规模达到3.0×105m3/d的药剂制备和投加的要求,需要对现状加药间进行改造与扩建,以配制污水深度处理所需的药剂,同时为污水处理厂出水提供足够的氯。
本工程污水除磷加药药剂采用液体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0~30mg/L,平均投加量为20mg/L;尾水消毒药剂采用液氯,投加量为5~8mg/L;碳源药剂采用液体乙酸钠(含量为20%),投加量为22mg/L(按去除4mg/L硝态氮计)2.2污泥处理主要构筑物设计2.2.1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设计流量为7500m3/h,设计2座,设计泥量为30050kg/d(含深度处理构筑物产生的污泥),污泥固体负荷为59kg/(m2•d),池径为18m,有效水深为4.2m,停留时间12.8h。
2.2.2现状污泥脱水机房现状污泥脱水设备为带式压滤机,共3台,带宽2m,保留现状设施,可供改扩建过渡期使用,后期作为污泥处理备用设施。
待改扩建完成后,污水厂污泥经浓缩池浓缩后,由华新水泥公司加以资源化利用。
2.3除臭生物滤池设计对全厂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细格栅间及涡流沉砂池、A2/O生物反应池厌氧及缺氧区、污泥泵房、污泥浓缩池、污泥调节池进行密封加盖除臭,并根据处理臭气量,选用一体化生物滤池装置两套,设计流量分别为66000m3/h和70000m3/h。
2.4工程成本核算某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总投资为39510.74万元(包括一期改造、二期扩建及二期与一期合建部分,不包括华新公司污泥板框机房),其中建筑工程费用为11569.87万元,安装工程费用为4808.2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为9137.36万元,改造后单位污水处理经营成本约为0.52元/m3。
3结论综上所述,本文以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为例,在分析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工程提标改扩建方案,并进行了工程设计。
该工程经扩建改造后,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同时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并有效改善了污水处理厂周边的环境,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类似工程的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1]张辰,谭学军.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有关问题[J].中国给水排水,2008,(12):23-27.[2]王阿华.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0(01)[3]杭世君.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反思与建议[J].给水排水.2004(10)[4]王海会.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与运行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