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6年10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对环境和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是(B)A.环境法学 B.环境科学C.自然科学 D.社会科学2.“可持续发展”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国家行动以及国际合作的关键词,始于(D)A.1909年在巴黎召开的“保护自然国际大会” B.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C.1982年在内罗毕召开的“人类环境特别会议”D.1992年召开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3.下列法律文件制定于整合型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时期的是(A )见56页A.美国《清洁空气法》 B.美国《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C.日本《烟煤控制法》 D.日本《森林法》4.下列属于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是( D )A.《水法》 B.《森林法》 C.《环境保护法》 D.《海洋环境保护法》5.环境公益诉讼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 A )A.美国 B.德国C.英国 D.法国6.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确立下来,是在(B )见教材86页A.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 B.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 C.2003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上D.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7.国务院环保部门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原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成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是在( D )见教材87页A.1979年 B.1989年 C.1998年D.2008年8.政府实施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的手段中,下列不属于行使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管理权的是(C )见教材88-90页A.开发利用环境许可权B.行政强制权C.代表国家行使民事索赔权D.开发利用环境的监督管理权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公众参与原则中,公众参与的内容不包括(D )见79-80页A.环境知情权 B.参与决策权 C.监督权 D.环境开发权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C )见教材127页A.分级管理 B.统一管理 C.分类管理 D.集中管理1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规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失实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予以通报,处以所收费用( B )见129页 A.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B.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C. 2倍以上的罚款D.3倍以上的罚款12.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超标排污的,处以应缴纳排污费数额的(A )见133页A.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B.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C.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D.3倍罚款13.下列工作属于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监督管理权的是( B )A.防止海岸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B.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C.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D.防止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解析:国际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保护海洋环境,防治海洋污染,所以防治海岸工程污染、防治海洋工程污染、防治陆源污染都是其职能。
注意题目中的A、D两项是“防止”而不是“防治,”故只有B项正确。
14.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海洋倾倒区中的临时倾倒区是( C )见159页A.为紧急处置一类废弃物而确定的B.为倾倒试验而确定的C.因工程需要等特殊原因而划定的一次性专用倾倒区D.因工程需要等特殊原因而划定的永久性专用倾倒区15.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自然灾害威胁时,应当及时采取拯救措施的部门是(A ) A.当地政府 B.当地环保部门C.当地林业部门 D.当地渔业部门16.王某为某农业大学教授,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那么王某必须履行的手续是( B )见192页A.经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B.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C.经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D.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17.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C )见204页A.20%以上 B.60%以上C.80%以上 D.90%以上18.A、B两镇分别位于龙潭溪上下游,A镇通过引水渠将溪水引入本镇,解决了用水问题。
由于龙潭溪水量有限,A镇的引水行为导致处在下游B镇的用水受到影响。
为此,两镇村民经常发生冲突。
为解决该纠纷,A、B两镇可以采用的方式是()A.申请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A、B两镇对裁决结果必须遵照执行B.请求县政府调解,A、B两镇对调解结果必须执行C.请求任何一级政府调解,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D.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析:本题考的是教材案例,见教材221页案例5.6。
一定要注意产生水事纠纷的当事人是谁,不同的当事人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本题中是两个镇发生的水事纠纷,应当是属于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发生的水事纠纷,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有关各方让必须遵照执行。
在纠纷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改变水的现状。
19.建设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有多人申请同一项目许可的,应当依法通过( C )见教材232页A.拍卖方式确定被许可人 B.买卖方式确定被许可人C.招标方式确定被许可人 D.授权方式确定被许可人20.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在大会通过的文件中,不包括( D )A.《里约宣言》 B.《21世纪议程》C.《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D.《世界自然宪章》解析:见教材280-281页。
里约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文件有:《里约环境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即三个文件和两个公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提出了与环境性质相似的“国土空间”概念,即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力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ABCDE )见48页A.内水 B.陆地 C.陆上水域D.领海 E.领空2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社会性特征的决定因素有( B D )见教材65-66页A.该法具有阶级性B.环境要素具有公共产品属性C.该法具有民族性D.破坏与维护环境的受害或者获益群体具有广泛性E.环境与资源和人类关系密切23.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立法体系的有( AB DE )A.《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C.《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D.农业部颁布的《草种管理办法》E.《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条例》解析:见教材71。
立法体系和渊源体系的区别在于立法体系不包括国际公约条约和司法解释。
24.在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的有( CDE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E.环境基础标准解析:见教材119页。
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其中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其他三项属于推荐性标准。
另外还有环保部标准和企业标准属于推荐性或者自愿性标准。
25.根据2015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ACDE )A.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 B.禁止机动车行驶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物拆除施工E.停止露天烧烤解析:考2016年生效的新《大气污染防治法》。
个人认为根据常识也可以判断出来第九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需要可以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物拆除施工、停止露天烧烤、停止幼儿园和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应急措施。
26.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BCDE )见155页A.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C.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D.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E.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27.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对于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行的管理措施有( B C )见161页。
A.禁止进口 B.限制进口 C.自动许可进口 D.自由进口 E.配额进口解析:相关知识点是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2015年4月单选):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
28.根据《海岛保护法》的规定,在无居民海岛上禁止的行为有( A BCE )A.采石 B.挖海砂C.采伐林木 D.采集生物样本E.旅游解析:见教材201页。
其中采集生物样本是严格限制的行为,非禁止的行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9.简述确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
教材96页(1)反映一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精神和本质(2分)(2)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2分)(3)指导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2分)30.简述各国环境费制度的共同特征。
教材131页(1)环境费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征收者为依法代表国家或地方专门行使环境管理权的公权力机关或其他公法人团体,缴纳者为特定的,基于公权力关系而从环境获益的的环境利用行为人(2分)(2)环境费的属性具有补偿性。
根据公平原则和受益者负担原则,环境利用行为人所支付的金钱属于补偿其利用环境而造成环境利益损失的恢复和治理成本。
(2分)(3)环境费的用途具有特定性。
环境费只能由征收者依法专门适用于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相关领域。
(2分)31.简述建设用地征收管理规定见教材205页(1)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5条的规定,征收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和其他耕地超过70公顷的,由国务院批准。
征收其他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先行办理农用地专用审批。
(3分)(2)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魔兽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