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习笔记

政治学习笔记

政治学习笔记9月7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

二、敬业奉献。

三、热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

六、终身学习。

9月16日:《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适当的方式》对学生批评教育的“适当方式”至少要包含五项因素:1、符合教育基本规律;2、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规律;3、遵循及时纠错的教育原则;4、以尊重学生、爱学生为教育基准;5、绝对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这五项因素中蕴含着一项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爱”。

有爱才会有教育,有爱才会有好学生,有爱才会有好的教育方法。

9月30日:《会爱的老师才能被爱》每个老师都认为自己爱学生,但同样是爱学生,有的老师被学生理解——学生喜欢和这样的老师相处,乐于接受他的教诲;而有的老师却让学生敬而远之。

共同娱乐是纽带。

尊重学生是基石。

了解关心是催化剂。

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对孩子施以科学的爱和教育,让学生能够理解你的爱,需要老师真正付出努力!10月14日:《如何成为有理想的教师》1、要有学习思想;2、要有反思思想;3、要有合作思想;4、要有创新思想;5、要有写作思想。

10月21日:《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它远比创作一件艺术品要重要得多,决不允许失败,所以我们更有责任做得完美。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当是一个仁者,一个智者,一个乐者,一个行者。

一个仁者: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有大爱的人。

一个智者:教师必须是一本学生永远读不完、读不够的书。

教师的智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一个乐者:一个引领孩子们成长的人,必须是一个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教师要心存美好,用高尚的人生观去影响孩子们。

一个行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永远是一个行者,一个乐于学习、实践、研究、创新的行者。

只有勤奋、勇于探索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

10月28日:《做一名具有专业感的教师》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这一权威文献中提出“教师是专业性职业”。

任何职业,只有首先被其从业者看重,才能引起别人的重视。

当所有的教师都把教育看得足够尊严和时候,当所有教师都把它当作生命一样神圣守候的时候,别人就不能不对它肃然起敬。

一个具备教师专业水准的教师当有以下特征:1、具有心灵的力量。

一直以来我们都错误地以为教师是教书的,不,教师是教“人”的。

2、具有情意的关怀。

教师应当是一个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人。

3、具有人格的熏染。

教育是一种影响,人格是一种熏染。

4、具有文化的气质。

教师应该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如果教师不能成为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那么任何人的担任都将使教育蒙羞。

5、具有智慧的实践。

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这项工作固然需要经验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智慧的决断。

11月4日:《当前教师的专业性体现》1、教材的解读能力。

一个教师,其专业能力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他阅读教材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教师教的角度以及训练价值的角度、人文熏陶的角度、难度把握的角度、坡度设置的角度去审视教材,从而筛选出最具科学性、艺术性和有价值的教学要素来。

2、与学生的交往能力。

良好的与学生交往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生活质量。

3、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课堂的组织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艺术和能力,这种艺术的本质是要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4、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5、试卷编制能力。

没有意义的试题不给学生做,让学生省出精力去做更有益的事。

11月11日:《理想教师的师德行为》教师从教的最高境界:学生佩服,学生敬仰,学生喜爱。

1、学生佩服的是教师的学识和水平,能让他们的学习有收获感。

收获感的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应该是一般的实际水平加个体的具体实际水平。

2、学生敬仰的一定是教师的人品。

教师的人品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与学生交往的语言、行为等等。

教师的品德是渗透并不断地展示在自己的各种言行中的,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对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3、学生喜爱的则应该是教师个性与性格为基础的。

开朗、活泼、幽默、智慧,这些都是孩子们们喜爱的教师的表现,冷淡严厉、讽刺挖苦、粗暴易怒,这些是没有一个孩子喜欢的教师的表现。

11月18日:《优秀老师行为守则25条》1、记住学生姓名。

2、注意参考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语,但不持偏见。

3、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热爱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默感,办事公道。

4、合理备课,别让教学计划束缚你的手脚。

5、合理安排课程教学,讲课时力求思路清晰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学生理解教学意图,布置作业切勿想当然,且应抄在黑板上。

11月25日:《优秀老师行为守则25条》6、熟悉讲课内容,切勿要求学生掌握你所传授的全部内容,并善于研究如何根据学生需要和水平进行课堂教学。

7、教室内应有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应衣着整洁,上课前应在门口迎候学生,制止他们喧哗嬉闹。

8、课前应充分准备,以防不测。

9、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让学生知道学校规章,张贴在教室内,并解释说明。

10、步调一致,对同一错误行为,采取今天从严,明天应付的态度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厌恶反感。

12月2日:《优秀老师行为守则25条》11、勿使用不能实施的威胁语言,否则将会言而无效。

12、不能因少数学生不轨而责怪全班。

13、不要发火,在忍耐不住时可让学生离开教室,待到心平气和时再让他们进来上课,教师应掌握一些基本原则,不能在家长面前说的话也不决不能在学生面前讲。

14、在大庭广众下让学生丢脸,并不是成功的教育形式。

15、有规律地为班上做些好事,协助布置教室,充分利用公告栏来传达信息,注意听取学生不同反映,但应有主见,不随大流。

12月9日:《优秀老师行为守则25条》16、要求学生尊敬教师,教师也需以礼相待。

17、切勿使学习成为精神负担。

18、大胆地使用电话,这是对付调皮学生和奖励优秀学生的有效手段,欢迎学生家长与教师保持联系。

19、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你将得到的是尊敬,而不是其他。

20、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个别交换意见。

12月16日:《优秀老师行为守则25条》21、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谈。

22、避免过问或了解学生的每个细节。

23、应保持精神抖擞,教师任何举止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24、多动脑筋,少用武力。

25、处理学生问题时,应与行政部门保持联系,当你遇到困难时,会得到他们的帮助。

12月23日:《教师要力戒几种不良职业行为》1、重“教”不重“育”作为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字之师”、“事之事”,更要做一个“人之师”。

这就要求教师要始终不忘自己的良知和职责。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处理好“教”与“育”的关系,懂得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做到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2、重“教”不重“学”教师要具备一种特有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情感,要对学生尤其是那些“差生”以爱为先,只有让学生“亲其师”,他们才会“信其道”。

还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一个教师不能只重自己的教,而不重学生的学,只有把自己的所有聪明才智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上,真正做到“以学为先”,才能确保长远的教学效果。

要永远记住:只有全体学生学习的成功,才是教学的真正成功。

3、重“教”不重“研”作为教师,首先,要克服教研惰性,不要一讲到教研,就叫没时间、没精力、没能力,要知道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靠逼出来的。

要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教”与“研”的关系,懂得只有把自己的教学研究搞好了,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教书育人;其次,要学会结合本职工作去进行一些实用性教研,要善于将教学中的问题变为自己的教研课题,努力将教学与教研融为一体,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以尽快实现自身由“经验型”、“苦力型”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12月30日:《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

1、时代呼唤以荣辱观为内容的师德建设2、荣辱观赋予师德建设新内涵新要求3、师德建设重在实践贵在坚持1月6日: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中国教育报》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

一名合格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崇高的教育目的。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不仅体现了诚信、尽职、图强、服务社会的崇高师德,而且体现了奉献社会、奉献人生的执著信念,刻苦拼搏、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敬业、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和“勤学、多能、踏实、求真”的学风。

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理应把爱心倾注于整个职业生涯中。

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这就是“师爱”。

对教师而言,高尚的师德也体现在严谨的教风之中。

教师必须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发扬严谨的教风。

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是铸就高尚师德的前提。

在强调知识的发现过程,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代学生观”。

培训时间:12月9日培训内容:2011年教师师德培训讲座材料培训人:材料一关于加强师德建设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1.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2.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3.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4.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5.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1.强化师德教育。

2.加强师德宣传。

3.严格考核管理。

4.加强制度建设。

四、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1.要将教师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

3.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师德建设。

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

材料二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一、立师志乐于奉献1、甘守清贫方能爱岗敬业不犹豫2、坚守信条才能无怨无悔乐奉献二、修师德勤于育人1、严格的自律能慎独2、广博的爱心当法宝三、练师功精于教书1、夯实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迎挑战3、进修培训赶超大时代挑重任材料三提高师德修养师德风范1、一个忠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2、两个服从:服从大局、服从领导3、三个热爱: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生4、四个关系:家务与工作的关系、份内工作与份外工作的关系、吃亏与便宜的关系、提出意见与尊重人格的关系5、五个自觉:自觉学习、自觉守纪、自觉清廉、自觉共事、自觉创新6、六个意识1)师表为范―――师表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