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孔子与现代人生智慧

浅析孔子与现代人生智慧

从此,张家界名扬海内外。
今年五一期间,易中天教授在中央电视 台作为嘉宾,主持“江山如此多娇”系 列节目。
在介绍了张家界的发现后,有一句点评:
大致意思是:
先能欣赏诗,才有诗意的生活。
同学们可以体会, 如同样是被后人推崇的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看见南山之后是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在抗战之初,毛主席高瞻远瞩 《论持久战》。
现在这们选修课,系统学习古圣先贤生 平事迹,体会其嘉言懿行,意义也在于 此。
每一位思想家都要较为详细介绍其生平经
历。同学们要细心学习。把这些本来已 经很熟悉的名字放回历史中去。真正看 到一个个真实的人物,看他们是怎样生 活,怎样展现生活智慧。形成这种感觉, 这些古圣先贤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历 史遗迹,而是好比我们虽未谋面,但心 知已久的师友。
欢迎各位同学
孔子与现代人生智慧
第二讲 孔子的人生智慧(一)
课程采用系列讲座的形式编排, 便于同学们学习。 每一讲都作为一个专题。
上周已经介绍,重点讲解孔子、孟子、 老子、庄子、孙子的智慧人生。
他们都称得上是震古烁今、光耀千秋。
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怎么来学习更有收 益,
在系统讲孔子生平之前,先给同学们说 明两点
到了驿站,荒山野岭,王阳明也陷入困 惑。将选择怎样的生活。
他不可能去与刘谨同流合污,也不愿就 这样落魄挣扎。书上没有答案,只能是 问自己。幸好他不是懊恼烦乱,困惑于 自己的经历,而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若圣人处此境,将更有何道----
-
简单说,这就是换位思考,从个人的生 活迷团旋涡中跳出来,居高临下,也就 看到的曙光。
还没种好。
但一千多年来,人们都向往着这种田园 生活的闲静。
关键在于陶渊明是大诗人,眼界宽、能 欣赏,也就指给后人看。
同学们都已经是成年人,
逐渐也就都明白生活并不是怎样的壮观 兴奋,
生活更多是一种平淡。
而怎样享有这虽是平淡却必然是无比宝 贵的人生,就需要“高人指点”。
听听圣贤之言
用一个严肃的史实来说明。 八年抗战,中华民族浴血重生。 国难当头,全民族空前大团结。 唤起民族精神。 永远激励后人。
情从心生,杜甫“感时花溅泪”
相随心转,如《故乡》里的闰土
心境、心情、心相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正其心,论天下之事,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虚心,去除成见,夸张点说如初将人间 的天使。如婴儿的眼睛清澈。
大心,不小心眼,能容得下事,容得下 人。
“大肚能容天下事” 将军额头能跑马, 宰相肚里能撑船。
潜心,拒绝浮躁,气定神闲。 现代社会,“供给产生消费”。 真静不下来,匆忙、烦乱
2、理
理,有物理,有情理, 西方对物之理更为关注,中国人则侧重
情理。 日常生活中“通情达理”“知书达理” 物理是不断深入发展的,象现代自然科
学社会科学都在深化细化。 情理不同, Nhomakorabea白了就是明白了。
一、顺着先哲的眼光看人生
孔孟老庄作为古圣先贤,从历史来说, 生活在两千年前。
从人生智慧来说,离我们并不遥远。 与西方的神灵不同,中华文明中的圣贤
是代表着一种理想人格,代表着一种圆 满的生活境界。是理想人格的具体化。
西方的神灵是“崇拜之对象”,
中国的圣贤是“成就之对象”。昭示着 和谐圆融的生命境界,而这种境界是每 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磨砺而能够达到 的。
孔孟老庄的深思睿智,对人生的洞察, 给后世以启迪。
尤其是本门课程并不是文化历史课, 重点不在于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而在于对现代社会的启迪。
给同学们讲一件事。
我国著名风景区张家界的发现。
1979年,大画家吴冠中先生到湖南采风。 深入林区。被眼前秀丽山川震撼。
他是大画家,在他眼前的山川林木如诗 如画、入诗入画。
又如古人的诗词吟唱 不是为了稿费。 是抒发心意。
4、命
命,简单的说,安身立命,可理解为生 活方式。
古人讲正业正命 正当的职业、正当的生活方式。
真正看到一个个真实的人物,看他们是
怎样生活,怎样展现生活智慧。形成这 种感觉,这些古圣先贤并不是离我们很 遥远的历史遗迹,而是好比我们虽未谋 面,但心知已久的师友。
明代的王守仁,即王阳明。他父亲王华 考取状元,在朝为官。王阳明也是通过 科举,在朝为官,因为给皇帝上书,得 罪宦官刘谨,被逮捕入狱。后流放贵州 龙场驿站,路途中逃过刘谨的派人追杀。
二、在生活中的修养
现在书店里也有各式各样的“智慧”书, 比如各种谋略之类。 再如好多“小故事、大智慧”的丛书。
本门课程是引导同学们领略 传统文化的“心理性命”之学。 有必要先作为一个专题来讲清楚
1、心
强调“心”的作用,要“善用其心”
境由心造,苏东坡“有我见青山多妩 媚”,有儿歌“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 笑”
读书明理 知书达理 事理通达 豁达 达观
3、性
性,更是玄妙,先只说一点,修心养性, 怡情养性,也就是说修养。
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琴棋书画
如孔子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术。 并不是为了表演或作为技术。 更多是一种修养。
如现代大都市白领学习跆拳道, 大多数并不是指望以此防身自卫, 而是一种身心调柔、和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