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6级规培生许旭茹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
影像学诊断
概述
※RA是一种多发性、非特异性慢性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
全身性疾病
※多见于45-54岁,男女比约1:4
※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的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
和腕关节,反复发作,对称性分布
※实验室检查约有70%的患者类风湿因子(RF)阳性
※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但遗传易感性约占疾病发展风险
的一半,包括吸烟、牙周病和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
※RA无法根治,通过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
※关节表现:
关节痛,最早出现,多位于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
关节肿胀,多位于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膝关节
晨僵,见于95%的患者,持续超过1小时
关节畸形,晚期表现,为滑膜炎引起的韧带拉长与撕裂,典型表现为“天鹅颈样”及“纽扣花样”
※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结节—特异性表现,见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皮下
可伴有类风湿血管炎、肺间质性病变、心包炎、贫血以及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的症状
病理
0103
0204
关节滑膜内形成富含血管的绒毛样增生的肉芽组织(血管翳)血管翳沿软骨
表面逐渐侵入
关节内,从而
影响关节软骨
的营养,并使
其发生变性和
破坏
自破坏的关节
软骨处侵入骨
内,形成关节
面下的骨质缺
损
增生的肉芽组
织形成纤维瘢
痕使关节强直
1987年ACR发布的的RA分类标准
1.晨僵:至少1小时(≥6周)
2.多关节炎:14个关节区中≥3个同时肿胀或积液(≥6周)
3.手关节炎:腕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
4.对称性关节炎(≥6周)
5.皮下结节
6.X线:手和腕关节的X线改变
7.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阳性(该滴度在正常人的阳性率<0.5%)
具备4条或4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可诊断RA
敏感性39.1%,特异性92.4%
注:14个关节区——两侧的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及跖趾关节
2010年ACR/EULAR发布的RA分类标准
适用人群:
至少有一个关节明确表现为滑膜炎(肿胀)
滑膜炎无法用其他疾病解释
A 关节受累
1个大关节 0
2-10个大关节 1
1-3个小关节(伴或不伴大关节受累) 2
4-10个小关节(伴或不伴大关节受累) 3
>10个关节(至少一个小关节受累) 5
B 急性时相反应物(至少需要1条)
CRP和ESR正常 0
CRP或ESR异常 1
C 血清学(至少需要1条)
RF和ACPA阴性 0
RF和/或ACPA低滴度阳性 2
RF和/或ACPA高滴度阳性 3
D 症状持续时间
<6周 0
>6周 1
注:算法:A-D各项评分相加;积分≧6则归为明确的RA。
RF:类风湿因子;
ACP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RP:反应蛋白;ESR:血沉敏感性72.3%,特异性83.2%
MRI表现——软组织肿胀
※炎性血管翳,桡尺远侧关节、尺骨茎突、桡腕关节、腕关节及掌指关节周围软组织异常信号,急性期在T2WI上呈高信号,强化明显,慢性期由于纤维化,在T2WI上呈低信号
※滑膜增厚,增强可见强化
※腱鞘滑膜炎,腱鞘增厚,伴有积液
※关节积液,呈长T1长T2信号影,伴关节间隙增大
※皮下组织炎性浸润,T1WI呈低或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MRI表现——骨、软骨的病变
※软骨表面毛糙不平、出现小囊状缺损,局部明显变薄,局部全层缺失
※骨髓水肿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缘模糊,缺乏特异性
※骨侵蚀,多见于关节面边缘不规则小缺损,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女性,48岁,双手双足肿痛1年余,双手、双足天鹅颈样改变
女性,68岁,反复多关节疼痛2年余,再发1周
T2WI-FS T1WI-FS+C 远端桡腕关节及桡尺关节滑膜增厚并强化
T2WI-FS 横向
纵向
小指伸肌腱鞘滑膜炎
RA 患者,44岁,女性
骨侵蚀及骨髓水肿
慢性滑膜炎
桡侧腕屈腱鞘滑膜炎
T2WI-FS
女性,61岁,右膝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1月余
PD-FS
(右膝关节滑膜组织)镜下
见滑膜A型和B型细胞增生显
著,间质大量淋巴浆细胞浸
润伴淋巴滤泡形成,间质纤
维化伴局灶见血管翳和陈旧
性出血,未见纤维素性坏死
物,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滑
膜改变,请结合临床。
PD-FS+C
女性,30岁,左膝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3月余
(左膝腘窝肿物)显微镜下见囊壁
样组织,被覆滑膜上皮,囊壁见纤
维素性渗出物及坏死物,间质见多
量淋巴浆细胞、组织细胞和少量中
性粒细胞浸润伴色素沉积,可见血
管翳,灶区见淋巴滤泡形成,考虑
膝关节炎性病变,是否类风湿性关
节炎,请结合临床。
影像表现-X、CT
※手足小关节最早、最常受累
※多发、对称性梭形软组织肿胀
※关节间隙常匀称性变窄
※骨质疏松,早期多位于周围小关节,邻关节区域,以后累及中轴骨及四肢骨
※关节边缘骨侵蚀
※关节囊附着处关节边缘可有小囊样骨缺损
※纤维性强直,骨性强直少见
※晚期出现关节畸形或脱位
RA 的骨侵蚀
X 线
I 期:正常或骨质疏松、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II 期:骨质疏松,有轻度关节面下骨质侵蚀或破坏,关节间隙轻度狭窄 III 期:关节面下明显的骨质侵蚀和破坏,
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关节半脱位畸形 IV 期:上述改变合并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男性,48岁,反复双膝关节、双腕关节肿痛6年余
I期: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女性,65岁,反复双手关节肿痛2年
I期:骨质疏松
女性,64岁,全身多发关节反复疼痛10余年
女性,42岁,反复多关节肿痛20余年
女性,66岁,反复双膝疼痛10年余,加重2年余
男性,70岁,外院确诊RA
超声表现
右手第三掌骨远端骨侵蚀,可见骨质不连续左手屈肌腱肌腱炎及腱鞘水肿,
见肌腱增宽(绿箭)、纤维回声
紊乱,肌腱周围低回声(红箭)
右手腕骨间隙低回声积液,
棉絮状滑膜增厚(绿箭)晃
滑膜内血流信号(红箭)
SPECT表现
多发关节异常放射性浓聚
鉴别诊断
关节结核
牛皮癣性关节炎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结核
※多见于少年和儿童,常单发,最多见于膝关节和髋关节
※分为骨型关节结核和滑膜型关节结核
※骨型多见于髋、肘关节,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边缘性骨质破坏,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
※滑膜型多见于膝、踝关节,早期表现为关节囊和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正常或稍增宽,非承重面出现虫蚀样骨质破坏或关节上下骨端多对称受累,晚期可有硬化边,纤维性强直
※MRI表现为滑膜充血、增厚,关节腔内结核肉芽组织,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破坏,关节周围冷性脓肿,增强扫描充血增厚滑膜、肉芽组织及脓肿边缘呈明显强化
男性,72岁,右膝肿痛伴活动障碍1年余
牛皮癣性关节炎
※多有皮肤牛皮癣病病史
※非对称性侵犯手足的远侧指(趾)间关节,腕关节累及较少※关节间隙变窄较轻微,边缘侵蚀但边缘不消失
※骨质增生多见于末节基底部,基底膨大,呈唇样改变
※可出现小囊样骨质疏松
※可有穿凿样、鼠咬样、虫蚀样骨质破坏,多孤立存在
男性,59岁,躯干、四肢斑块伴痒近40年,加剧7天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滑膜的一种增生性病变
※分为弥漫型和结节型,结节型最多见于手部,弥漫型最常见于膝关节※X线、CT表现为关节肿胀,无钙化、关节间隙无异常,可见外压性骨质吸收、侵蚀、囊变、硬化
※MRI表现为滑膜不规则、弥漫性、结节性增厚,T1WI呈中等、偏高信号,T2WI呈中等、偏低信号,内见结节状长T1短T2信号影(含铁血黄
素),骨质侵蚀和软骨下骨囊变,关节间隙变窄,常伴关节积液
女性, 61岁,左膝关节肿痛8年余
痛风性关节炎
※多见于40-60岁,男女比约6:1
※多始于第1跖趾关节,约2/3患者有手腕关节累及
※骨质硬化呈波浪状凹陷,或小花边状骨膜
※早期关节间隙增宽,间隙变窄则是相对晚期的表现
※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可见结节状钙化影(痛风结节钙化),其邻近骨皮质呈不规则分叶状侵蚀破坏,多个破坏区可融合呈蜂窝状
※约40%的骨侵蚀呈悬垂样边缘
※MRI表现为关节软组织肿胀,痛风结节因钙盐含量不同而异,多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伴关节积液
※增强病灶均匀强化,亦可见血管翳强化
男性,41岁,右腕关节软组织疾患
诊疗流程图
小结
※RA是一种多发性、非特异性慢性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45-54岁,男女比约1: 3
※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的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反复发作,对称性分布
※临床表现为关节痛,关节肿胀、晨僵,晚期天鹅颈及纽扣花样
※影像学表现为炎性血管翳、滑膜炎、腱鞘炎、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骨侵蚀、关节畸形等改变
谢谢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