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最新推荐------------------------------------------------------仪器仪表管理制度(一)仪器仪表管理的概念 1.仪器仪表的含义。
工业企业所使用的仪器仪表是指用于对产品的表面状况,技术特性和其它物质资料的表征,以及对生产过程的状况进行量度、计算、控制、测试、指示的器具,其中单纯用于指示的器具称为仪表。
从广义的角度说,仪器仪表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物质运动进行观察、检测、调节、控制的工具。
2.企业中班组仪器仪表管理的任务。
班组仪器仪表管理是指对生产所需要的仪器仪表进行申领,合理使用,精心维护,保持性能和精度,遵守各项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班组仪器仪表管理的任务如下: 第一、执行仪器、仪表管理方面的制度; 第二、合理使用仪器仪表,保证仪器仪表正常工作和数据的可靠、准确; 第三、做好维护、存放、检验、鉴定报废、记帐、立卡、统计等工作; 第四、保管好技术资料(包括合格证); 第五、处理好仪器、仪表事故。
(二)企业班组仪器仪表管理的具体工作 1.仪器仪表的领用与建帐。
班组根据生产工艺文件的规定制定新产品工艺方案、设备和仪器改造方案,确定尚不齐全或应该添置的项目。
然后通过车间仪表员报请主管部门批准或领用仪器仪表计划。
到货后,办理领用手续,建立帐卡,验收仪器仪表。
1/ 11班组验收仪器仪表一般是配合仪表员进行,内容有:外观检查,即检查外壳包装是否损坏;成套性检查,即根据装箱单、说明书清点主机、辅机、附件和专用工具、随机图纸、技术资料、说明书和外设接线等;性能检验,即按说明书上规定的技术指标进行逐项检查。
大型、精密、稀有仪器还应填写验收报告,同时将图纸、技术资料交上级主管部门存档,班组一般只保存说明书(或其复印件)。
2.正确使用仪器仪表。
第一、注意仪器仪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一般的仪器仪表都有工作条件的规定,如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等,必须严格遵守。
使用前先检查合格证,无合格证的仪器仪表不应投入使用。
正常情况下,仪器工作处要通风,没有强磁场,无腐蚀物和强烈震动,注意防尘。
第二、在技术规范允许尺度内使用仪器仪表。
世界上没有万能的仪器,所有仪器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局部的领域而实施观察、检测、调节和控制作用的,因此,一定要按规定范围使用。
要保证仪器仪表都不带病工作,不以粗代精,不超负载使用。
一般的仪器仪表都经过调整校正,部分结构还进行了密封,未经许可不能拆卸分解仪器仪表。
使用时对操纵和控制手柄、形状、按纽要用力得当。
第三、注意仪器仪表的操作规程。
使用前应检查电源和其它动力源是否匹配、接触或密封良好,各外设附件是否配置得当,准备就绪方可开机。
凡无线电仪器都有预热稳定过程,使用中应予以注意。
其它操作顺序、方法、连续使用时间、使用精度、使用极限等,应按规程进行。
3.遵守周期检查制度。
为了保证仪器仪表功能的准确性、一致性、---------------------------------------------------------------范文最新推荐------------------------------------------------------ 可靠性,班组必须按照主管部门有关周期检定制度的规定,按时、按量把仪器仪表送交检验、检定,搞好计量仪器的传递工作,并保存好检定卡片或表格、记录。
4.搞好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工作。
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是防尘、防潮、防腐、防老化工作。
要每天用干布擦拭外壳,停用时应用布罩遮盖。
部分仪器还有避光的要求,对于仪器仪表中的灰尘要请有关人员定期清除。
5.做好精密仪器仪表的管理工作。
精密、贵重、稀有仪器仪表应该从使用、保管、维护、检查等几个方面切实做好工作。
对这类设备要严格实行“四定”、“五不”的管理维护制度。
第一、“四定”是指:定使用地点,定使用人员,定检修人员,定专用管理制度。
第二、“五不”是指:开机不离人,精机不粗用,不带病工作,不违及操作规程,不在仪器上堆放其它仪器及物品。
6.做好其它管理工作。
第一、搞好仪器附件的管理。
附件的遗失是仪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现象,而附件的遗失或损坏,往往使精密、贵重的仪器不能继续使用,严重影响生产或科研。
因此要切实加强管理。
管理的方法是附件随仪器一起建帐,规定固定存放地点,建立借用制度,规定仪器和附件换人使用时的交接手续。
第二、做好仪器技术资料保管工作。
仪器的说明书、操作规程和其他交人班组保存的技术资料应和班组工艺文件一起保管,班组长换人,应清理移交。
这些资料只能借阅,不能交私人3/ 11保管。
第三、仪器仪表的遗失处理。
对于个人保管的仪器仪表,不管主客观原因发生的遗失情况都应认真进行处理,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针对不同情节,采取行政处分加经济赔偿的方法。
各单位都应建立仪器遗失赔偿制度。
第四、仪器仪表事故的处理,参照设备事故处理的方法。
第五、仪器仪表的报废和利用。
仪器仪表确因使用年限长久,性能低劣、事故造成严重损坏等而无法修复,或因科技发展而失其价值,班组可通过车间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主管部门经有关机构技术鉴定、审查同意后,填写报废申请单,报领导审批,正式报废。
报废后的仪器由主管部门统一处理。
为加强公司的业务单、证、手册管理,保证有关业务的顺利开展,本着简便高效、安全、稳妥的原则,特制订本规定。
□ 合同文本、合同及资金使用审批单 第一条 严禁盖发空白合同文本,如因情况特殊,确需盖发,合同监察员应将合同编号登记,并按合同的管理规定程序审批。
事后,应将剩余空白合同及时核销。
第二条 各单位应备有合同登记本,由合同管理人员分门别类地将每一份合同的发生情况予以登记,并存有一份合同正本,便于查询和统计。
第三条 严格执行合同审批制度。
签订合同前,业务人员应根据对内外合同情况,填妥合同标准文本及《合同及资金使用审批表》一式三份,按制---------------------------------------------------------------范文最新推荐------------------------------------------------------ 度送有关主管领导审批。
审批后,审批单连同合同正本一份,交业务管理部门保存备查,业务部门保存一份,供资金使用时申请付款用,另一份交财务部备查复核。
□ 进出口货物许可证 第四条 凡需许可证进行进出口报关的,必须在合同签订前征得业管部的同意后方可签订合同。
待货物报关后,将许可证交回总公司业务管理部存档备查。
□ 有关海关手册 第五条 因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进料加工或企业成立时免税进口等设备而办理了海关手册的,海关手册应交所在单位的合同管理人员保管,不得遗失。
各单位领导对海关手册应予充分重视,如管理手册的管理人员变动时,必须将手册及时移交。
第六条 “三来一补”项目应该在海关核发手册时同时签发的《加工贸易企业合同情况记录簿》(由公司业务管理部门保存)规定的有效期内完成。
如果项目不能及时完成,应该在上述记录簿的有效期内凭记录簿、合同、项目延期协议书、海关手册到海关办理延期手续。
第七条 凭海关手册进料,进件,不得超过海关手册中核定的进料、进件数量。
如需超过,需事先报经原海关审核部门批准。
第八条 办理了海关手册的业务项目,进出口时必须凭海关手册报关,不得转为一般贸易报关出口。
保税进口物资,确因特殊原因需在国内销售时,应经分管副总裁批准,并报原审批海关同意补办有关5/ 11手续后方可进行。
第九条 加工完成的货物出口后第二个工作日,业务部门应及时填妥《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合同销案表》一式三份,连同报关单、合同、海关手册及记录簿到核发手册的海关有关部门办理核销手续,不得延误。
因工作延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业务经办人员和部门经理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