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2016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2016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
招生简章
一、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历史学系
二、协办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三、立项资助单位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四、举办目的
2016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主要议题以上古文明为主,探讨在跨地域和跨文化的多元视野之下,上古国家与文明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其精神信仰与文化的渊源与传承过程,并思考相关史学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问题。

本届暑期学校将邀请境内外学者做相关主题演讲(全活动以中文进行),并辅以学术工作坊、小组讨论、学员论坛等形式,希望籍此提升青年学子进行议题探索、观点与方法反省以及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开阔青年学子的学术视野、搭建跨校学术交流与
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面向未来的学术共同体。

五、举办时间及地点
举办时间:2016年7月3日-7月13日
培训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珠海市唐家湾)
六、招生对象及名额
本届暑期学校招收国内外高校(包括港、澳、台)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985和211高校优秀高年级本科生共计72名(其中广东省以外学员60名)。

七、日程安排
八、拟邀请授课教师(部分)
陈春声(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专长:历史人类学)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专长:历史人类学)
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专长:殷商历史与甲骨文)
姜广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教授,专长:经学与周易研究)
王晖(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专长:先秦史、古文字)
郭静云(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山大学珠江学者讲座教授、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专长:先秦历史与文化)
孙隆基(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全球史、文化比较研究)黄翠梅(台南艺术大学教授,专长:艺术史、玉器研究)
景蜀慧(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魏晋南北朝史)
王承文(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隋唐五代史、汉唐道教史、敦煌学研究)
曹家齐(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宋史)
徐坚(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商周考古,艺术史)
郭立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专长: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早期考古,亲属制度)
等……
九、学员报名与选拔
(一)报名条件
1、国内外高校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生或硕士生及985、211高校
高年级优秀本科生;
2、专业不限,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文献学、哲学、
历史地理、思想史、艺术史、经学等相关学科中对上古历史与文明,特别是对中国上古精神信仰与文化渊源感兴趣的学生优先考虑。

3、所有学员需全程参与,并按主办方规定提交课程作业。

(二)报名办法
请浏览本简章所列网站之一,下载“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报名表”,如实填写后发到下列邮箱:Lskgywm@,请在邮件“主题”栏注明“姓名+学校+专业方向”,并将学生证或工作证扫描或拍照,作为附件一并发到上述邮箱。

(三)报名截止日期
2016年6月1日
(四)录取情况公布
主办方将在2016年6月8日前相关网站和微信平台公布公布录取名单。

(五)本届暑期学校招生、录取与教学相关信息公布网站与微信平台如下:
1.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历史学系(/)
2.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网站
(/ )
3.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网站(/)
4.中国人类学网()
5.微信公众账号:“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6.微信公众账号:summerschool_sysu
十、费用说明
本届暑期学校不向学员收取任何学费。

正式录取学员由举办方免费提供住宿,同时为考核优秀的学员提供一定奖励。

旁听的学员需自行解决住宿。

所有学员均可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食堂购买餐券就餐。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柏熹先生联系邮箱:Lskgywm@;
zbxedward@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马丁堂转赵柏熹先生收邮政编码:5102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