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示课题,初步感知
1、板书:神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神吗?能被称做“神”的可不一般,扁鹊之所以被称做神医,那是因为——(具有超人的能力)
2、师述:神是不存在的,这里的神指具有超人的能力,能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儿,补全板书:“军神”带着这个理解读读课题。
军神,多响亮多威风的称呼!再读课题。
3、同学们,你们知道文中的军神指的是谁?板书:刘伯承
4、大家看一下今天的课题跟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那谁知道“军神”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加了引号有什么作用呢?
(因为他是引用沃克医生的话,所以“军神”要加引号;因为借用军神这个词语赞扬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具有特殊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通过预习,我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
2、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那句话来,并用浪线画出来。
3、质疑读了这段话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4、梳理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惊呆了?他为什么大声嚷?沃克医生为什么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过渡:同学们既能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很值得我们去探究。
有了问题,就有了读书的动力,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文中。
5、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出示PPT)
1)词语检查:音; 勉强汗涔涔
义:赫赫有名说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2)同学们都预习得不错,军神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PPT)板书:拒绝用麻醉剂、一声不哼、数刀数
过渡:沃克医生之所以称刘伯承为“军神”是被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所折服了,下面我们就一块走进手术室,来看看刘伯承的表现吧!
三、研读课文
1、(出示PPT)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找一找刘伯承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板书:手术前,中,后的表现,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我们也按照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来交流吧。
军神,神在哪里?你有什么感受?
3、交流后逐句出示六句句子
★手术前
病人平静地回答:“先生,眼睛离大脑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1、麻醉剂是一种使局部麻醉,达到无痛的目的。
刘伯承为什么拒绝用麻醉剂?(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刘伯承拒绝用麻醉剂是为了有一个清醒的大脑。
)
2、追问:刘伯承的伤势如何?是不是不一定需要用麻醉剂?
(出示PPT)补充资料:
1916年,24岁的刘伯承参加了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狂地轰射过来,为了救一位战士,刘伯承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当他苏醒过来,用手摸摸伤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啊?眼珠!原来他的右眼被打坏,眼珠掉出了眼窝!为了让战士们安心作战,他一狠心抓起了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地篡住那颗眼珠,又昏了过去!眼部是人神经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因而特别敏感。
3、说说当你眼里进沙子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觉?
4、想象说话:不使用麻醉剂,让医生用锋利的手术刀一刀一刀地把烂肉割掉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出示PPT)
不使用麻醉剂,让医生用锋利的手术刀一刀一刀地把烂肉割掉会疼
得。
5、难道刘伯承对这巨大的痛苦毫无顾忌吗?在他平静的背后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呢?这有一句刘伯承手术后告诉别人当时他决定不用麻醉剂做手术的原因。
(出示PPT补充资料)品读:
孙膑失去了双腿仍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
作为一个军人,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清醒的大脑,也一样可以参加战斗,保家卫国,为祖国效劳!
6、读中感悟:这就是支撑着刘伯承的精神力量。
正因为这样,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巨大痛苦,他平静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出示PPT句子)
从他的“平静”中你能体会到刘伯承具有怎样的品质?
(体会刘伯承的坚强,从而对他产生敬佩之情)
7、指导朗读:是啊,多么值得我们敬佩,让我们再次带着你的感受齐读这句话
8、对于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怎么反应?引读(出示手术前段落第
3、4节)
9、对于这么严重的伤势,刘伯承只是平平淡淡地回答四个字“试试看吧。
”你怎么读这句话?(我听出你的平静、镇定)
10、体悟中心句
面对如此令人难以忍受的伤痛,刘伯承竟然决定不用麻醉剂,还如此镇定、沉着,(出示PPT句子)难怪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过渡:同学们,手术前我们感受到了刘伯承刚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手术中的刘伯承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下刘伯承手术时的表现。
★手术中
1、出示句子:
病人一声不哼,他双手紧紧攥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青筋暴起,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他抓破了。
2、指名读读。
3、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打针中都可能会叫一声疼,而刘伯承却怎样?
(一声不哼)
谁来说一下你是怎样理解“一声不哼”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4、难道刘伯承真是神仙吗?难道他真的不痛吗?————不是。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刘伯承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的,请你圈出来。
(出示PPT)
交流:“青筋暴起”、“攥住”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当时的手术过程中,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居然抓破了崭新的白垫单”看出他很坚强。
5、那么痛苦的一场手术历程,他竟然“一声不哼”,简直不是人,是神!此时,躺在手术台上的刘伯承像什么?(钢板)从中你体会到什么?(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他就像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6、引读:作者正是通过这些词来体现刘伯承坚强的意志的。
把我们刚才的体会感悟送进文字里来读一读。
注意标红字的重读。
7、面对如此难忍的痛苦,刘伯承完全可以叫出声来,可是他却……,双手……,手臂上……,手术结束,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他……
8、(出示PPT句子)难怪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手术后
1、在手术前,沃克医生听到病人拒绝麻醉和平静地回答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谁来读一下?
沃克医生“怔住了”
2、可是手术结束后更令沃克医生惊讶的是:病人在手术时一声不哼的做什么?(数刀数)
3、体会72刀!
1)多少刀?(出示PPT)
2)多少刀?(语气加重)从72刀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体会时间漫长,割的刀数多,承受了更多的疼痛
3)病人脸色苍白,你从脸色苍白中你看出刘伯承做完手术后身体变得怎样了?虚弱
4、是啊,在承受完这样剧痛的手术的后,病人的身体已经虚弱到脸色苍白,可是手术结束后还勉强一笑,从勉强一笑,你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
5、刘伯承所承受的剧烈疼痛都是我们常人难以忍受的,他不但没有晕过去,还说出了刀数,所以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
(出示PPT)生齐读
6、同学们现在应该明白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了吧。
多么坚强的军人,让我们悄悄的走进手术室,走进这震撼人心的场景里,去经历,去感受。
无影灯下,手术台旁,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几十年前动人的一幕。
四、总结,情感升华
1、师:同学们,交流到这儿,能结合你的感悟谈谈为什么刘伯承人堪称“军神”吗?
(刘伯承手术前拒绝麻醉、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还说出刀数,他有常人所没有的坚强的意志,所以才称他为军神。
)
2、师:此时,能说一说你对军神的理解吗?[学生谈]
是的,军神就是有着坚强意志的军人,他超出了一般的军人,他是军人之灵魂。
刘伯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军神”的含义。
3、不仅仅是我们对刘伯承的这种钢铁般的精神所震撼,就连沃克医生也被他坚强的意志所折服。
有人曾写诗称赞刘伯承。
————出示《赞军神》
让我们带着对刘伯承的崇敬,敬佩之情一块朗读这首诗。
4、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心走进了课文,我想,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不仅征服了性情孤傲沃克医生,也征服了我们每一个人,学完这篇课文,如果让你再来谈谈让你敬佩的人,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这样一种答案--刘伯承。
其实《军神》只是刘伯承年轻时的一个故事,也只是他戎马生涯的一个片断,然而正是这段不平凡的经历,磨练了他的坚强意志,他凭借着自己清醒的大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征服了全世界。
师:(课件出示:刘伯承资料)
5、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共和国元帅,建议大家读一读《中华名将――刘伯承》
6、同本单元前几篇课文一样,本文也是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了一个英雄的形象。
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沃克医生呢?下一节课我们通过沃克医生神态动作的变化来进一步感受“军神”。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