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案(20篇)幼儿美术教案第1篇:创意拼贴(圆形贴画)活动目标:1、学习用圆形、圆形分割的方法拼贴成一幅画,掌握等份圆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本事。
活动准备:1、将色粉纸剪成大小不一样的圆形。
2、剪刀、浆糊,水彩笔若干3、范画一张、图示一张。
活动过程:1、小朋友,这是什么图形?(圆形)圆形象什么?(1)谁来把它变成半圆形?半圆形象什么?(2)怎样把这个圆形变成扇形呢?哪些东西是扇形的?(3)圆形还能够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图形(出示图示)2、这些变出的小图形能够拼贴成一幅美丽的画(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3、教师提出操作要求:(1)自我想好要贴什么,再开始剪。
(2)拼贴注意颜色的搭配。
4、幼儿操作5、请幼儿讲述自我拼贴的画。
幼儿美术教案第2篇:绘画创作:新房子周围活动目标:1、会大胆讲述自我家房子周围的景物。
2、欣赏大师的画,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中房子的景色及自我的感受。
3、能大胆想象创作房子周围的景物。
活动准备:课件(三张大师的画)、范画四张、剪好的彩色小房子、白纸、黑色水笔、胶棒人手一份。
一、预热阶段:1、师:今日外面要来聊聊自我家房子周围,想一想,你们家房子周围有些什么?二、图形刺激:1、欣赏大师的画师:有一些大画家也很喜欢自我房子周围的景色,我们来欣赏一下。
(1)出示第一幅:摩西根《渔船与房子》提问:这幢房子周围有什么?是怎样的渔船?为什么会停着渔船呢?这幢房子可能是造在哪里的?小结:这幢房子的周围可能有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人们能够每一天划着小船到河里去捕鱼。
夏天能够到海里去游泳,冬天能够到结冰的海面上溜冰。
(2)出示第二幅:凡高《夜晚的露天咖啡座》提问:这幢房子周围是怎样的情景呢?茶座,你去过吗?你觉得在茶座喝茶有怎样的感觉?这幢房子周围的茶座给你带来什么感觉?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小结:这是一座临街而造的房子,在房子周围有一排排茶座,在深蓝色的夜空中闪着橘黄色的光芒,让人感到舒适、温馨。
人们在那里喝茶聊天,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3)出示第三幅:塞尚《沿公路的房子》提问:在这幢房子周围,你看到了些什么呢?小结:这幢房子的周围有纵横交错的马路、高高的围墙、郁郁葱葱的树木,人们出门很方便,住在那里空气也很清新。
三、创造表现:1、请幼儿讨论如何装饰自我新房子周围。
师:如果你也有一座新房子,你期望房子周围有些什么呢?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范画,并当场即兴作画。
(运动场边的房子、池塘边的房子、公园边的房子、游乐场旁的房子)3、幼儿作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四、展示评价:1、展示幼儿的作品2、请幼儿互相欣赏,并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讲一讲自我房子周围的景物。
幼儿美术教案第3篇:美术活动:好朋友画像活动要求:1、培养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2、根据观察的细节画出同伴。
活动准备:海报纸、彩色笔。
观察与指导:1、团体合作为教师画像。
孩子们能有机会在黑板上用粉笔为教师画像,十分高兴。
为了调动更多的孩子,我让他们一人画一个小部分,这样既为更多的孩子创设了机会,又适当降低了难度。
我发现连平很内向的孩子也乐意地举起手,为我作画。
团体创作的结果是在黑板上的我大脑袋、小圆眼、长披发、小胳膊小腿,全然一副卡通小教师的模样,实在谈不上一点相似。
呵呵,小家伙们可不顾这许多,美滋滋地欣赏着自我的作品――写真画。
我也忍俊不禁地笑了:“多谢大家,我很喜欢。
”点评:这个环节是提醒幼儿重视观察,细心捕捉被画人身上的显著特征,然后再进行创作。
当然,孩子的写生本事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注重创作的结果,而在于过程,是否具有写生的兴趣与发展潜能。
2、两人一组仔细观察对方画下彼此模样。
接下来是小朋友为同伴创作了。
有了刚才的经验,大家大胆多了(教师都说我们画得很好)。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齐,商量着谁为谁画。
余晏跑来说:“我和她都画黄馨蝶”。
三个人如何互相合作呢?孩子还没有这个概念,我告诉他们A―B―C,每个人都能画别人,也都能被别人画到,孩子们很乐意理解这个方法。
期望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能够有相应的经验。
郑凯腾和王叶辉两人互相绘画,他们仔细地观察对方,敏锐捕捉对方的特征,凯腾的画面上叶辉正坐在椅子上,胸前挂着胸卡,上头还很认真地写“组长”两个字。
他解释说:“我是按照叶辉身上组长牌的样貌学写下来的。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他们俩的画没有色彩,全是线条勾勒,已十分接近写生作品了。
昕宜、乐乐等几个对色彩感兴趣的孩子作品绚丽多彩;几个本事弱些的孩子也作出了令他们自我满意的作品;有的小朋友有好几个好朋友为他写生,真是人缘好也最终,他们要求我在画面上帮着写下“我的好朋友XXX”。
看见他们欢乐的样貌,我祝福他们永远欢乐成长。
幼儿美术教案第4篇:美丽的花丛(撕纸点画)活动目标1.感受春天的气息,喜欢亲近大自然。
2.学习运用撕贴表现绿草,手指点画花瓣。
3.养成良好的水粉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会使用废旧纸条、固体胶棒进行撕贴;了解花、草的外形。
2.材料准备①教师用材料:示范画纸一张、绿色卡纸一张;音乐《春天在哪里》。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2页;水粉颜料、绿色卡纸、固体胶棒、材料筐、抹布。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打扮成“春姐姐”,引导幼儿回忆春天的变化,引出花的主题。
指导语:“春姐姐”来了,我们幼儿园里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草丛里有花吗?你看到的花儿是什么样貌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小结:草丛里有五颜六色的小花儿,在绿绿的草丛里随风舞蹈呢,太美丽了!二、探索发现1.引导幼儿讨论表现花丛的方法。
指导语:“春姐姐”想把美丽的花丛带到我们幼儿园的花丛里,我们来帮忙她实现这个想法吧!用什么方法来变现花丛呢?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一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学习撕贴草丛、点画花朵的方法。
指导语:猜一猜,画面中的草丛是用什么做的?上头的花是用什么画的?3.出示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撕贴、点画的方法变现花丛。
指导要点:先将绿色卡纸撕成条状或块状,再用固体胶棒将其粘贴在示范画纸上表现草丛,最终用手指蘸上颜料点出美丽的花朵。
三、创作表现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2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进行自由创作。
指导语:把你心中美丽的花丛用撕出的纸片和手指点画的方法变现出来吧!2.提醒幼儿将碎纸片放入指定的材料筐里,点画注意水粉操作的常规。
3.播放欢快的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1.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向同伴介绍自我的作品。
2.集中展示幼儿作品,重点从作品构图及色彩搭配两方面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五、结束活动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我的材料,并坚持环境的整洁。
幼儿美术教案第5篇:太阳娃娃(涂色拓印)幼儿园大班版画教案:太阳娃娃(涂色拓印)活动目标:1、尝试用点、短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太阳发散的光芒,并能够清晰地刻画出来。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涂色拓印的方法。
3、坚持衣物的整洁,并从中体验版画创作的欢乐。
活动准备:版画操作工具人手一份;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谜语导入:一个勤劳老公公,天一亮就上工。
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刮风就下雨。
让幼儿猜出谜底。
二、出示范画以及讲解涂色方法要求。
1、出示版画,告诉幼儿这是一张太阳娃娃的版画,说说,版画与我们平的画画有什么不一样?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着重示范涂色过程)(!)先在吹塑纸上用2B铅笔刻画出太阳娃娃的图案,(2)然后用毛笔取了颜料在底版上涂色(教师供给几种颜色的颜料,每瓶颜料中放一只排笔,选取颜料进行涂色,如:太阳娃娃的光芒用金黄色的颜料,眼睛用黑色的颜料,脸蛋用粉红色的颜料――)(3)然后把黑纸一面合上轻轻地抹平进行拓印。
三、幼儿尝试版画的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版画,提醒幼儿在吹塑纸上刻画线条要刻得清楚、明晰。
涂色要均匀,拓印不要移动底版,并按教师的提示有序地进行操作活动。
四、展示作品,相互评价(评价的作用是深远的,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向他人学习的一种方式)1、幼儿相互观摩太阳娃娃,教师组织幼儿说说自我喜欢的太阳娃娃,为什么?2、表扬画面颜色鲜艳,图案清晰的幼儿。
幼儿美术教案第6篇:想象画教案:我心中的太阳设计意图:太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和它相关的歌曲、儿歌、舞蹈等资料在幼儿园也极为丰富。
平幼儿的画面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太阳,有做游戏的,有捉迷藏的大家乐于用自我的方式去表现它,画画、剪贴、涂鸦等常在幼儿的作品中涌现。
在日常美术活动中发现,幼儿大多是用一个呆板的圆和一种单调的红色来表现太阳,偶尔有一两个给它加点其他的色彩,但都缺乏创造力。
而幼儿的创造力就是“发现”。
即引导幼儿用自我的方式创造图像,表达自我的认识。
于是就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经过讨论、谈话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2、画出自我心中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像创造本事能经过想像创造一个自我心中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像本事及对色彩的敏感度活动难点:丰富幼儿关于太阳的知识活动准备:1、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绘画纸2、有关太阳的图片,儿童创造画(场景的布置)3、音乐《种太阳》活动过程:一、课前在教室布置一些儿童创造画二、播放歌曲《种太阳》请幼儿欣赏1、幼儿随着音乐欢乐地进场(提示注意歌曲里的歌词意思)并可随意舞蹈。
三、经过欣赏歌曲,进行讨论(师)提问:1、这首《种太阳》的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2、教室里有许多教师的好伙伴种的太阳娃娃,你看到有什么样的太阳娃娃?3、出示一些作品,讲解作者的构思与想法。
幼儿美术教案第7篇:手工教案:装饰花瓶1、尝试用橡皮泥造型并运用秋天的农作物果实采用多种方式有规律地来装饰瓶子,激发幼儿对制作活动的兴趣。
2、能合理利用周围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美化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罐头、饮料瓶,橡皮泥,黑豆、黄豆、绿豆、玉米、红豆等。
活动过程:1、欣赏花瓶。
谈话:小朋友,你们见过花瓶吗?花瓶是什么样貌的?教师带来了几幅花瓶图片我们一齐来欣赏一下。
2、我们也来做小小设计师来设计花瓶上的图案。
出示图片,帮忙幼儿归纳规律1)主题式的装饰2)瓶口、瓶底对应的装饰3、观察装饰好的花瓶,激发制作欲望。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运用了上头的哪种方法?”4、出示课件,幼儿观察制作过程,了解制作方法5、幼儿动手尝试制作。
1)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2)帮忙本事强的幼儿富有个性的创作。
5、共同布置花瓶展,相互欣赏、评价。
“你是用哪种方法来装饰的?你喜欢哪个花瓶?为什么?”幼儿美术教案第8篇:纽扣变变变(线描画)活动目标1.感受不一样纽扣的外形特点,能在纽扣外形的基础上大胆的想象。
2.尝试运用多种纽扣图形进行添画与组合造型。
3.感受添画、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体验想象与创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