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资料_试题及答案
星期二 2010 03 09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以学科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为基础发展起 来的,其发展反过来又成为其它学科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实质的强有力的工具。本学科的 特点是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因此本课程重点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坚实宽
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以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要求。
A、蛋白质 B、DNA C、mRNA D、rRNA E、tRNA
14、真核生物的启动子(B)
A、与RNA聚合酶的ζ 因子结合 B、tRNA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可以被转录
C、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 D、II类启动子调控rRNA编码基因的转录
E、起始转录不需要转录因子参与
15、原核生物的启动子(B)
A、根据所调控基因的不同分为I、II、III类
C、反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 D、A+C E、A+B+C
28、tRNA携带活化的氨基酸的部位是(E)
A、反密码环 B、TφC环 C、DHU环 D、额外环 E、CCA
20 掌握启动子的作用机理 21 了解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22 理解RNA转录后加工过程及其意义 23 转录的一般规律和转录的机制 24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25 RNA的后加工及其意义 26 mRNA、tRNA、 rRNA的后加工
第六章、 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 考试内容:
一.遗传密码:概念及性质
2、RNA的结构
1 核酸的功能
一)、DNA的功能及基因治疗 二)、RNA的功能 1 hnRNA 和mRNA的功能 2. rRNA的功能
3. tRNA的功能 4.scRNA 、snRNA、iRNA 、gRNA 5. 端粒酶RNA 、 Ribozyme
四、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2 核酸的变性、复性
3 核酸的杂交的应用
考试要求 33 理解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34 掌握,灵活运用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35 掌握,灵活运用乳糖操纵子模型 36 掌握真核生物DNA水平的调控 37 掌握顺式作用元件与基因调控 38 掌握反式作用因子对转录的调控 39 掌握基因表达与DNA甲基化
练 习题
练习题一
A、内含子 B、复制子 C、转录子 D、启动子 E、操纵子
20、有关mRNA的叙述正确的是(C)
A、hnRNA中只含有基因编码区转录的序列
B、在3′端具有SD序列
C、mRNA的遗传密码方向是5′→3′
D、在细胞内总RNA含量中所占比例很大
E、mRNA碱基序列与DNA双链中的反义链一致
21、关于开放读框叙述正确的是(A)
(C)
A、5′AGGCTGACC3′ B、5′UCCGACUGG3′ C、5′AGGCUGACC3′
D、5′GGUCAGCCU3′ E、5′CCAGUCGGA3′
4、已知某 mRNA的部分密码子的编号如下(A):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GCG UAG
CUC
UAA
CGG
UGA
AGC
A、是mRNA的组成部分 B、内部有间隔序列
C、真核生物的开放读框往往串联在一起
D、内部靠近5′端含有翻译起始调控序列
E、由三联体反密码子连续排列而成
22、关于帽子结构说法错误的的是(E)
A、真核生物mRNA的特点 B、位于5′端 C、与翻译起始有关
D、常含有甲基化修饰
E、形成3′,5’-磷酸二酯键
考试要求 3 理解DNA的复制和DNA的损伤修复基本过程 4 掌握参与DNA复制的酶与蛋白质因子的性质和种类 5 掌握DNA复制的特点 6 掌握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异同点 7 掌握DNA的损伤与修复 8 掌握基因突变概念和类型,原因
第五章、转录、转录后的加工
考试内容: 一.转录的机制:概念,与复制的异同点; 二.DNA指导下的RNA聚合酶
E、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的共同结构特点
8、原核生的基因不包括(A)
A、内含子 B、操纵子 C、启动子 D、起始密码子 E、终止子
9、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基因都具有(E)
A、操纵元件 D、内含子
B、顺式作用元件
C、反式作用因子
E、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10、原核生物不具有以下哪种转录调控序列(A)
A、增强子 B、终止子 C、启动子 D、操纵元件 E、正调控蛋白结合位点
B、一段可翻译的mRNA序列
C、一段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的DNA序列
D、一段具有翻译调控作用的mRNA序列
E、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因子
18、poly(A)加尾信号存在于(B)
A、I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
B、II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
C、III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 D、调节基因 E、操纵基因
19、能编码多肽链的最小DNA单位是(C)
1.基因表达调控的元件和作用方式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调控策略 二.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1.乳糖操纵子 1)。结构和功能 2)。正负调控 2.色氨酸操纵子
1)结构和功能 2)trp操纵子的阻遏系统 3.转录水平调节 4.翻译水平调节 三.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1.染色体重排的调控 2.染色体水平调控 3.DNA水平调控: (1)基因的丢失,扩增与重排 (2)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4.转录水平的调控 (1)顺式作用元件 (2)反式作用因子 5.转录的起始与加工调节
B、与RNA聚合酶全酶中的ζ 因子结合
C、不具有方向性
D、涉及转录因子-DNA的相互作用
E、涉及不同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6、真核生物的启动子不能控制哪个基因的转录(D)
A、snRNA
B、hnRNA C、5S rRNA D、16S rRNA E、U6 snRNA
17、增强子是(E)
A、一段可转录的DNA序列
4 生物芯片—基因芯片的概念、类型和应用
5 反义核酸概念、技术、应用
考试要求: 【掌握】1.核酸的一级结构。 2.DNA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特点,掌握原核生物DNA的超螺旋结构,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核小 体的结构。DNA的生物学功能 3.RNA的种类与功能。信使RNA和转运RNA的结构特点。tRNA二级结构的特点与功能。 4.DNA的变性和复性概念和特点,解链曲线与Tm。
(一)选择题
1、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基因是贮存遗传信息的单位
B、基因的一级结构信息存在于碱基序列中
C、为蛋白质编码的结构基因中不包含翻译调控序列
D、基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一磷酸核苷
E、基因中存在调控转录和翻译的序列
2、结构基因的编码产物不包括(C)
A、snRNA B、hnRNA C、启动子 D、转录因子 E、核酶 3、已知双链DNA的结构基因中,信息链的部分序列是5′AGGCTGACC3′,其编码的RNA相应序列是
D、遗传密码存在于tRNA中
E、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编码甲酰化蛋氨酸
25、密码子是哪一水平的概念(D)
A、DNA
B、rRNA
C、tRNA
D、mRNA
E、snRNA
26、不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是(A)
A、UAG
B、AUG
C、UUG D、GUG E、UGC
27、遗传密码的摆动性常发生在(A)
A、反密码子的第1位碱基 B、反密码子的第2位碱基
三.与转录起始和终止有关的DNA序列: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启动子、原核生物终止子
四.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过程 五. 转录后加工过程及其机制 1.mRNA前体的加工 2. rRNA前体的加工 3. tRNA前体的加工 4. 内含子的剪接 5. RNA的编辑 考试要求
16 全面了解RNA转录与复制的机制 17 掌握转录的一般规律 18 掌握RNA聚合酶的作用机理 19 理解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模板、场所、机制; 三.蛋白质转运 1.蛋白质分泌运输的细胞学过程 2.蛋白质的运输理论:分子伴侣 3.原核和真核生物分泌蛋白、内质网膜蛋白、溶酶体蛋白、线粒体蛋白、核蛋
白的转运 四.蛋白质合成后的折叠与修饰加工 1.蛋白质合成后的正确折叠是其形使功能的基础 2.翻译后修饰对功能蛋白质产物的重要性 3.二硫键的形成和正确配对 4.剪切和剪接 5.化学修饰
绪论 1. 分子生物学与药学分子生物学; 2.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的回顾; 4. 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医学
第一章、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
考试内容
一、核酸是遗传物质 二、核酸的结构
1、 DNA是遗传物质的携带者 1). DNA的一级结构 2). DNA的二级结构及其多样性 3)DNA的三级结构 4). DNA的拓扑学性质 5). DNA的四级结构
第四章、DNA的复制、突变、损伤和修复
考试内容
一.DNA的复制 1.DNA复制的一般特征:半保留复制、复制的起点、方向、速度复制的几种方式、 复制的基本过程、需要的酶系;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的比较 3.线粒体DNA的复制;
4.噬菌体和病毒DNA的复制
二.基因突变 1.基因的概念和类型; 2.突变的原因; 三.DNA修复系统 1.复制修复 2.损伤修复 3.复制后修复 4.限制与修饰 5.DNA损伤修复系统
1) 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基因图谱的概念;
2) 人类基因组定义、意义、内容、应用
考试要求: 1、 熟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掌握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2、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中结构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特征。 3、掌握真核生物核小体结构中蛋白质的组成及功能。 4、了解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5、理解真核生物中染色体的组装过程。 6、掌握基因与基因组的概念,真核基因组DNA的几个类型的特征,它包括RNA和蛋白质的编 码序列(结构基因)以及转录调控序列。 7。掌握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8、明确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单位,本质是核酸(DNA或RNA)片段念 9、明确基因组和基因组学的概念,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内容。 10、明确功能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11、明确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在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意义。 12、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模式基因组研究、 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组研究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