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复习(2)共52页文档

宏观经济学复习(2)共52页文档


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b(Y)表示收入
引致的消费。
• 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 函数的简单加总,但是基本相似。除了存 在很多限制条件:
• 1) 国民收入的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 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 会向下移动。
• 2)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容 易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 费,这些支出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
移支付+折旧
5 简述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最基本的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 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即边际消费倾向MPC有
递减的趋势。
• 消费函数 C=C(Y)

•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C=a+b(Y)
• 式中,a 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
• 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除少数例外,GDP仅仅是指为市场而 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
•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 产品价值。
• GDP仅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时间内所售出 的最终产品。(是个生产概念)
• GDP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因素,是个流 量。

境污染;
• ③没有反映收入结构与分配;
• ④产品质量的提高没反映;
• ⑤地下经济的合法部分,为逃税而未统计入

GDP中。
4 简要说明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
• 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 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 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 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采 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 含以下项目
• GDP是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关系。这就有了GNP与GDP的 区别。
• GDP是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 GDP指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①没有反映大量生产性非市场交易活动;
• ②没有反映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的代价;
• 劳动力的条件、时间、生态的破坏、环
Y2 Y
• 1,消费(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 一半以上。
• 2,总投资(Gross Investment) • 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或:从投资主体分居民住
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 期存在和使用。从量上分为重置投资(replacement investment)与净投资。 •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 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 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 3,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 品与劳务总和。 • 4,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 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 价值。 • GDP=C+I+G+(X-M)
•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 配利润是一种储蓄,多了消费减少,消费 曲线向下移动。
• 6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投资等于储蓄与凯恩斯理 论体系中的收入支出模型中的投资等于储蓄有何不 同。P448
• 意愿量又叫计划量或事前量,实际又叫统计量或事 后量
• 宏观统计恒等式中I ≡ S指的是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 即实际量是一个国家整体 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 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 3 如何理解GDP这一概念 •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国民收入帐户
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总和。
去年考试题型
• 1 选择题 5题共20分 • 2 简答题 6题共30分 • 3 计算题 3题共24分 • 4 作图分析题 2题共16分 • 5 论述题 1题共10分
第12章
• 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 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消费者行为等个量对象相
对应,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行为及其 规律的学科。 • 主要解决的问题有: • 国民收入(总产出) • 就业问题(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 通货膨胀(物价问题) • 经济周期(国民收入波动) • 经济增长问题 • 国际收支与汇率
• 2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分析对象 家庭、企业、市场 国民经济总体
研究中心 市场价格
国民收入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社会福利最大
• 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 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 动之间的关系。
• 收入法(income 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 (factor payment approach),即从要素收入(或企 业生产成本)角度计算GDP。
• 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息、 利润、租金以及间接税、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加总得到国民收入。
• 包括: • 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 非公司制企业注收入 • 公司税前利润 • 间接税与企业转移支付 • 资本折旧 • 即: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
• 以后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要讲到的,指的是计划投资 和计划储蓄,即意愿量。
• 注意:宏观经济统计中I ≡ S永远成立,但是,宏观 经济运行中I=S是目标,是均衡,甚至是理想状态
7推导IS曲线并说明其含义
E
E =Y E =C +I (r2 )+G
r I
E =C +I (r1 )+G
E
I
Y
r
r
Y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