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经典]六十四卦时间发展顺序表

[国学经典]六十四卦时间发展顺序表

[国学经典]六十四卦时间发展顺序表
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

什么样的物性体反映了什么样的气候节令。

什么样的物性体聚居时反映了什么样的方位。

一、时令
一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有八个卦体,即每一卦统45天。

坤的正中是秋分点,因此坤包含秋分点前22.5天和秋分点后22.5天。

同样,乾的正中点是春分点,包含春分点前22.5天和后22.5天。

坎的正中为冬至点,也是包含冬至前和后各22.5天。

离的正中点为夏至点。

震的正中点为立冬,兑的正中点为立夏。

艮的正中点为立春,巽的正中点为立秋。

二、方位
坤为正西、乾为正东,乾坤正中线为赤道0度线,即静止线。

震为西北;
兑为东南;
坎为正北;
离为正南;
艮为东北;
巽为西南。

三、时空统一
天和地上下交往,就是时空统一。

上卦体为时令,下卦体为方位。

1.以上卦体月令为主,则一卦统45天内,运行八个方位,即每一个方位为5.625天。

如上坤下坤,坤时令45天的前5.625天运行至正西方。

上坤下震,坤时令第二个5.625天运行至东北方,等等,以此类推。

八个方位中,同一时令运行的前四个方位,是成长过程,后四个方位是衰退过程。

如坤时令中,坤在坤、震、坎、艮方位中是成长过程,为来;坤在乾、兑、离、巽方位中是坤能性衰退过程,称之为往。

同时,坤在正西点至正北之间是阴性(下行力性),有90度,分为弱期的小30度,强期的中30度,盛期的大30度,即3个变化过程。

坤自正北点和正东点之间为90度,是潜阳性(内部上行,惯性是阴性,见八卦体物象说),同样有3个过程。

坤的发展期共有6个变化过程,这是由无到强盛期的发展路途。

每一变称之为一爻。

坤的阴性弱期变是
初爻,中期是二爻,强期是三爻,阳性初期是四爻、中期是五爻、强期是上爻。

其余同理退之,但不同的是,每一时令的来发展其初爻位必是同宫位。

如艮月令,其初爻方位必是上艮下艮体,二爻是上艮下乾体。

由此,同一时令不同的方位,就是不同的时令细分。

2.以下卦体方位为主,不同的上卦体表示不同的季节。

如下卦体为坎,上卦体为离,则表明北方的坎正是夏季节令。

而上坎下离,表明南方正是
冬季。

最新修正了卦序:上下坤为秋分点;上下震为立冬点;上下坎为冬至点;上下艮为立春点;上下乾为春风点;上下兑为立夏点;上下离为夏至点;上下巽为立秋点。

秋分点至立冬点时令为:以坤为主导节令,是上卦体为坤,下卦体依序为坤、震、坎、艮、乾、兑、离、巽的八个结合卦体;立冬点至冬至点时令为:以震为主导节令,是上卦体为震,下卦体依序为震、坎、艮、乾、兑、离、巽、坤的八个结合卦体;冬至点至立春点时令为:以坎为主导节令,是上卦体为坎,下卦体依序为坎、艮、乾、兑、离、巽、坤、震的八个结合卦
体;立春点至春风点时令为:以艮为主导节令,是上卦体为艮,下卦体依序为艮、乾、兑、离、巽、坤、震、坎的八个结合卦体;春风点至立夏点时令为:以乾为主导节令,是上卦体为乾,下卦体依序为乾、兑、离、巽、坤、震、坎、艮的八个结合卦体;立夏点至夏至点时令为:以兑为主导节令,是上卦体为兑,下卦体依序为兑、离、巽、坤、震、坎、艮、乾的八个结合卦体;立夏点立秋点至时令为:以离为主导节令,是上卦体为离,下卦体依序为离、巽、坤、震、坎、艮、乾、兑的八个结合卦体;立秋点至秋风点时令为:以巽为主导节令,是上卦体为巽,下卦体依序为巽、坤、震、坎、艮、乾、兑、离的八个结合卦体。

阴阳之分在坎离;
刚柔之分在乾坤。

离和巽虽然内部为阴,但惯性是阳(即内冷外热);坎和艮虽然内部为阳,但惯性是阴(即外冷内热)。

坎和离时令各45天,但坎前22.5天为阴入,即内外皆冷;后22.5天为阳,即阴转阳。

离前22.5天为阳起,即内外皆热,后22.5天为阴,即阳转阴。

坎是阴的胜极点,故为阴极;是阳的始点,故为难。

离是阳的胜极点,故为阳极,是阴的始点,故为丽。

乾为内热,为中性;坤为内冷,为中性。

离、巽为阴,但外热而升成坤;坎、艮为阳,但外冷而降成乾。

阳不一定是升空;阴不一定是下降。

但阳起必上升,
潜阳必下降;阴入必下降,潜阴必升空。

外部不冷不热的中必定静止。

是以离、巽为潜阴,兑、离为阳起;此三者升为最高点坤而静止。

震、坎,为阴入,坎、艮为潜阳;此三者下降为最低点乾而静止。

坤上乾下,是以正位而泰。

乾上坤下,是以失位而丕。

巽下坤上,是巽生坤,即地生天;艮上乾下,是艮生乾,即天生地。

依次类推,何愁不解易经六四卦爻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