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古诗词阅读理解(五)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古诗词阅读理解(五)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20.诗句“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的追求。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南望王师又一年。
25.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6.诗中描写的“河”指(________),“岳”指(____华山
27.诗的前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___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字则突出了山的高峻。这一句诗表现了。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要留清白在人间。
13.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
14.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B.等闲:平常C.浑:浑浊
15.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
(2)吟:__________________。
A.前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B.一个“入”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C.诗题点明了时间是秋季的夜晚。
D.全诗表达了诗人热切盼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心情。
31.末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满”字描绘出了诗人喜极而泣的样子,情感真实、感人。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春天,春天的景象是明丽的,正好与“喜”的心境相匹配
D.“下”说明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向”则表明从“洛阳”到“襄阳”走的是陆路。
6.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解释字词的含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1.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B.深山里C.破岩中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只有敬亭山。
36.把古诗补充完整。
3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他在敬亭山上看到了_____________的景象。
(3)若等闲:__________________。
16.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借物喻理
17.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
18.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19.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2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边塞景色,可以感受到( )
A.轻松、愉悦的环境B.壮丽、雄伟的场面
C.紧张的战争气氛,苍凉悲壮的情感
3.解释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反映了戍边战士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昂扬斗志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B.表达了诗人对从军战士的赞美之情。
28.从第三句的“_________、_________”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_________南望、又一年_________”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29.诗中表达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1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32.补充诗句。
33.请写一写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34.这首诗是_____代爱国诗人_______的绝笔。诗中描写诗人临终遗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叮咛儿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希望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古诗词阅读理解(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朝代)诗人。
①涕泪:_________②却看:___________③漫:____________。
8.本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9.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
10.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全诗的基调是由低沉而转向高昂的。
D.诗的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无家可归的同情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突出写了一个“喜”字,表现了听闻捷报后欣喜、激动的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