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电暖安装技术交底

水电暖安装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xxxxxxxx施工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给、排水、强电、地采暖系统安装工程交底内容:给、排水、强电、地采暖系统安装工程一、施工内容:强电(包括照明及插座)、给排水及地采暖系统施工范围:公区1-3层、会议中心、塔楼地下一层两个电梯厅,室内精装修部分内的施工具体内容如下:1、公区给水管道:自管道井支管闸门后或水表下口由精装单位负责(含管路、用水设备等全部末端设备);2、公区排水管道:自管道井立管三通后全部由精装修单位负责(含管路、地漏、洁具等全部末端设备);3、公区域强电系统:自各层电缆井强电箱下口开始(含预留、预埋、管内穿线、面板及灯具等所有末端设备)由精装单位负责;4、公区域采暖系统:总包单位中建八局负责将管道预留至设计要求的分水器前端1m阀门处(含阀门),以下部分(含分水器)由精装单位负责。

二、施工准备:1.首先熟悉工程图纸,对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项目部技术人员联系,不得擅自改动,并做好图纸技术交底;注意平面布置以建筑、结构图为依据并相互对照,对电气、给排水图中产生与建筑、结构图不一致的问题及时与项目部技术人员取得联系;施工班组长必须预先对每位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及时,逐批组织材料进场给排水工程3.按照施工进度和工序,及时组织各种机具进场并按规范布置加工场地和库房。

4.在安装施工前应对管材、管件的外观进行检查,管材、管件内外壁应光滑无明显损伤,运输与放置应避免磕碰,防止管材表面被划伤或凹陷。

橡胶密封圈应光滑无裂痕。

5.安装前应计算好在地面连接的长度,确定三通、弯头、阀门的部位,应错开支吊架的位置。

三、给水系统:1、施工要求:1.不锈钢管道及管道元件在运输和储存期间不得与碳素钢、低合金钢接触,埋墙不锈钢管道应覆塑;2.冷热水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道横支管明装的标高与结构梁标高,穿墙必须设置套管,离墙尺寸须统一,冷热水管上下间隔10厘米,平行设置,上热下冷,并不得穿越储藏室、卧室、烟道等;3.管道及设备须合理布置,核对相关设备尺寸,考虑管道大小,上下预留洞应垂直正确,洞口宜上大下小,并适当离墙,便于补捣及防止洞口接缝处的渗水;4.管道穿过楼板及墙面设置套管,套管的大小根据所穿越的管径设定,应注意套管的标高、位置须正确;5.薄壁不锈钢管道连接、支吊架的制作安装、管道安装、管道补偿、阀门安装等施工过程进行控制,严格工序作业流程,确保薄壁不锈钢管道的安全、有效、可靠输送冷热水介质的功能。

2、施工工艺流程:工程名称xxxxxxxx施工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给、排水、强电、地采暖系统安装工程交底内容:给、排水、强电、地采暖系统安装工程2.5.1.2照明电路的绝缘值不小于0.5MΩ,动力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MΩ。

2.5.2基本项目:2.5.2.1管内穿箱内清洁无杂物,护口、护线套管齐全无脱落,导线排列整齐,并留有适当余量。

导线在管子内无接头,不进入盒、箱的垂直管子上口穿线后密封处理良好,导线绑扎牢固,绝缘良好,不伤芯。

2.5.2.2保护接地线,中性线截面选用正确,线色符合规定,连接牢固紧密。

2.5.3允许保护:检查导线截面。

2.6成品保护:2.6.1穿线时不得污染设备和建筑物品,应保持周围环境清洁。

2.6.2使用高登及其它工具时应注意不得碰坏其它设备和门窗,墙面,地面等。

2.6.3在接、焊、色全部过程完后,应将导线的接线头盘入盒、箱内并用纸封堵严实,以防污染。

同时应防止盒、箱内进水。

2.6.4穿线时不得遗漏带护线套管或护口。

2.7质量问题:2.7.1在施工中存在护口遗漏,脱落,破损及与管经不符合等现象。

因操作不慎而使护口遗漏或脱落者应及时补齐,护口破损与管径不符者及时更换。

2.7.2铜导线连接时,导线的缠绕圈数不足圈,未按工艺要求连接的接头应拆除重接;3.开关、插座及照明器具安装(1)预埋在混凝土墙板内的开关插座合,必须严格控制标高、位置、进出线管与盒子连接处20cm 内,管子应弯曲定伸,使线盒紧贴模板并塞满软料,防止杂物进入线盒内;(2)开关、插座接线要注意线径色标,左零,右火、绿黄色接地线,颜色为绿黄双色,零线为蓝色;(3)箱盒必须机械开孔,不得用电焊或气焊开孔。

4.开关、插座安装规定:(1)开关距地面的安装高度宜为1.3m,距门口为150~200mm;开关不得置于门后(单扇门),暗装开关的面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开关位置应于灯位置相对应,同一室内开关方向应一致,成排安装的开关高度应一致,高低差不大于2.0mm;(2)在易燃,易爆和特别潮湿的场所,开关应分别采用防爆型、密闭型、或安装在其它处所控制;(3)暗装或工业用插座距地面不应低于30cm,同一室内安装的高度差不应大于5mm,成排安装的插座高低差不应大于2mm;(4)暗装的插座应有专用盒,盖析板应端正严密长与墙面平;暗装开关、插座:按接线要求,将盒内甩出的导线与开关插座的面板连接好,将开关或插座推入盒内(如果盒子较深,大于2.5cm时,应加装套盒),对正盒眼,用机螺丝固定牢固。

固定资产时要使面板端正,并与墙面平齐。

(5)插座连接的保护接地线措施及相线与中性线的连接导线位置必须符合施工验收规范有关标准规定。

八、成品保护:(1)安装开关插座时不得碰坏墙面,要保持墙面的清洁。

工程名称xxxxxxxx施工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给、排水、强电、地采暖系统安装工程交底内容:给、排水、强电、地采暖系统安装工程很高的耐温性,持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可塑性,无味、无毒、无嗅,温度适用范围是-30℃至100℃,具有耐寒、耐热、耐压、不生锈、不腐蚀、不结垢、寿命长,且有能长期耐老化特点,是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化学材料之一。

(6)C15填充层:在绝热层或楼板基面上设置加热管用的构造层,用以保护设备并有效保护地暖管材,使地面散热均匀,厚度为大于60mm。

(7)温度控制器:温度感应器内置控制器中。

精确控制室内温度,以达到舒适节能的效果。

3、施工准备及材料进场:(1)成立施工项目领导小组,项目负责人负责与有关部门协商;(2)材料及工场:在与业主及现场总包单位商定后,确定放置各设备、材料、零配件等的堆放点,并加强成品保护,施工物料进场后放在工场内,待施工用料时搬入施工现场。

加工场和施工现场的边角废弃物,由施工班组组统一收集,放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3)项目技术负责人邀请甲方、监理公司、总包单位及有关施工人员,共同会审图纸,征求意见并做好记录;(4)项目负技术责人应核对各施工段的划分情况,根据工程总体布置,在不影响整体工程、总体工期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作量合理制定劳动力、机具使用计划;(5)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国家规范、标准、图集、工艺规程、文件等,并进行设计交底、工艺交底、标准交底、技术交底、安全交底;(6)项目材料负责人根据工程情况及时提出材料、设备和采购、加工的订货计划,供应计划。

提前十个工作日提出材料计划表,以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7)与总包配合项目(8)施工队伍进场后,全面地配合总包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积极主动地做好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现场请安各区域的先后施工时间等,使得整体施工工程在有序、顺利进行,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4、施工步骤:在工地初步具备现场施工条件下,运送材料到施工现场,并通知甲方,监理及有关人员进行材料现场验收。

由于现场作业面分散,且施工单位较多,采取分单元的方式进行封闭式施工。

总包方需要配合我方施工人员所要求的施工条件,提供场地、水电及符合设计的地坪面。

(1)铺设绝热保温层:在打扫干净的铺设场地上,将挤塑式聚苯乙烯保温板铺设在平整干净的结构面上,保温板应切割整齐,铺设间隙不得大于5mm,保温板可用胶带粘接平顺,铺设此层是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2)铺设反射层:将铝箔反射层服贴地铺设在保温板上,保证表面平整、不能有起鼓现象。

(3)铺设钢丝网:将钢丝网铺设在保温板上部,保证表面平整、不能有起鼓现象。

(4)分、集水器安装:分、集水器应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

水平安装时,一般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应不小于300mm。

5、铺设地暖管:(1)加热管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

加热管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加热管的选型、管径、壁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对加热管外观质量和管内部是否有杂质等进行认真检查,确认不存在任何问题后再进行安装。

加热管安装间断或完毕的敞口处,应随时封堵。

(2)加热管切割,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口应平整,断口面应垂直管轴线。

(3)加热管安装时应禁止管道拧劲;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限制(顶住),并用管卡进行固定,防止出现“死折”;加热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

工程名称xxxxxxxx施工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给、排水、强电、地采暖系统安装工程交底内容:给、排水、强电、地采暖系统安装工程(4)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部分固定间距宜为0.4-0.7m,弯曲管段部分的固定点间距宜为0.2-0.3m。

(5)在分、集水器附近以及其它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100mm时,加热管外部应设置柔性套管等保温措施。

(6)施工验收后,发现加热管损坏,需要增设接头时,根据不同材质的塑料加热管采用热熔插接式连接或卡套式、卡压式铜制管接头。

采用铜制管接头时应在外部增设防腐及其保护措施。

铜管宜采用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

无论采用何种接头,在装饰层上应设有明显标志。

6、伸缩缝的施工:(1)在与内外墙、柱及过门等交接处应敷设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连接处应采用搭接方式,搭接宽度不小于10mm;伸缩缝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方式,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

伸缩缝宜采用聚苯乙烯或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

(2)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小于8mm。

伸缩缝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内满填弹性膨胀膏。

(3)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到填充层的上边缘整个截面上隔开。

7、豆石混凝土填充层施工:(1)混凝土难填充层的施工,由精装(土建)施工班组承担;安装单位应密切配合,保证加热管内的水压不低于0.6MPa,养护过程中,系统应保持不小于0.4MPa。

(2)浇捣混凝土填充层时,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

(3)填充层保养周期约为4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未完全凝固之前禁止行走及重物堆放。

(4)进行填充层施工时,系统压力应维持在0.6MPa。

应定时检查压力表数值,一旦出现压力下降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检查管路,针对漏点进行补救或重新铺设管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