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液压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传动介质元件五部分组成。
2.节流阀通常采用薄壁小孔;其原因是通过它的流量与粘度无关,使流量受油温的变化较小。
3.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有两种流动状态,一种是层流,另一种是紊流。
区分这两种流动状态的参数是雷诺数。
4.在液压系统中,当压力油流过节流口、喷嘴或管道中狭窄缝隙时,由于流速会急剧增加,该处压力将急剧降低,这时有可能产生气穴。
5.液压马达把液压能能转换成机械能能,输出的主要参数是转速和转矩。
6.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是该泵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7.液压缸的泄漏主要是由压力差和间隙造成的。
8.外啮合齿轮泵中,最为严重的泄漏途径是轴向间隙。
9.和齿轮泵相比,柱塞泵的容积效率较高,输出功率大,抗污染能力差。
10.在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确定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应考虑克服最大负载所需要的压力,正常工作时溢流阀口处于打开状态。
11.常用方向阀的操作方式有手动、机动、电磁等三种。
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2.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4.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5.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
6.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小孔通流面积)的一次方成正比,与(压力差)的1/2次方成正比。
通过小孔的流量对(温度)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
7.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压力差)一次方成正比,与(缝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间隙)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8.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9.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
10.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11.20号液压油在40℃时,其运动粘度的平均值约为(20)cSt。
12.相对压力又称(表压力),它是(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
真空度是(大气压力与绝对压力之差)13.流体在作恒定流动时,流场中任意一点处的(压力)、(速度)、(密度)都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14.流体流动时,有(层流)和(紊流)两种状态之分,我们把(雷诺数)作为判断流动状态的标准,对于光滑的圆型金属管道,其临界值大致为(2320)。
15.液压泵是靠(密闭容积)的变化来进行工作的,所以又称液压泵为(容积式泵)式泵。
16.液压泵按结构特点一般可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三类泵。
17.CB—32齿轮泵为了减小侧向泄漏,采用(浮动轴套)式结构。
外放O型圈的卸压片放在(吸油侧)侧,目的是(保持浮动轴套受力平衡)。
齿轮泵的吸油口(大于)压油口,目的是(径向不平衡力)。
18.为了保证齿轮泵的连续地可靠供油,要求其齿轮的啮合系数必须(大于1),这必然产生(困油现象),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在齿轮泵中开了(卸荷槽)。
19.叶片泵一般分为:(单作用)和(双作用)两种。
20.柱塞泵一般分为:(径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泵。
21.SCY14—1B柱塞泵是(轴向柱塞泵)向柱塞泵。
22.SCY14—1B柱塞泵的柱塞数目采用(奇数)数,一般为(7,9个)个,目的是:(减小流量脉动)。
23.液压缸差动联接是将(单活塞液压缸)活塞杆液压缸的两腔(同时接入压力油)的联接方式。
当要求快进速度为工进速度的2倍时,活塞杆径d和液压缸径D的关系约为(d=0.7D)。
24.工程机械上的换向阀多采用手动换向方式,它分为(定位式)式和(复位式)式。
25.调速阀是由(减压阀)阀和(节流阀)阀(串)联组成的。
(节流阀)阀的进出口的压力差是由(减压阀)阀保证而基本不变化一的,使其流量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对于调速阀其(进出口)必须大于一定值(5×105Pa或10×105Pa),才能正常工作。
26.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模数)的平方成正比,与的(齿数)一次方成正比。
因此,在齿轮节圆直径一定时,增大(模数),减少(齿数)可以增大泵的排量。
27.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吸油)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压油)腔。
28.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压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29.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啮合)间隙,其中(端面)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30.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大半径圆弧)、两段(小半径圆弧)及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过渡曲线)段。
31.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拐点压力)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最大流量)。
32.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流量特性),性能的好坏用(调压偏差)或(开启压力比)、(闭合压力比)评价。
显然(p s—p k)、(p s—p B)小好,n k和n b大好。
33.溢流阀为(进口)压力控制,阀口常(闭),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
定值减压阀为(出口)压力控制,阀口常(开),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单独引回油箱)。
34.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差压式溢流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
35.为了便于检修,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为了防止液压泵停车或泄载时蓄能器内的压力油倒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
36.选用过滤器应考虑(过滤精度)、(通流能力)、(机械强度)和其它功能,它在系统中可安装在(泵的吸油口)、(泵的压油口)、(系统的回油路上)和单独的过滤系统中。
37.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高速);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低速),而输出转矩(增加)。
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相同)。
38.在变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中,为了在低速时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在高速时能提供较大功率,往往在低速段,先将(马达排量)调至最大,用(变量泵)调速;在高速段,(泵排量)为最大,用(变量马达)调速。
39.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的调速回路,泵的流量与液压缸所需流量(自动相适应),泵的工作压力(不变);而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的调速回路,泵输出流量与负载流量(相适应),泵的工作压力等于(负载压力)加节流阀前后压力差,故回路效率高。
40.顺序动作回路的功用在于使几个执行元件严格按预定顺序动作,按控制方式不同,分为(压力)控制和(行程)控制。
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分为(速度)同步和(位置)同步两大类。
41.不含水蒸气的空气为(干空气),含水蒸气的空气称为(湿空气),所含水分的程度用(湿度)和(含湿量)来表示。
42.理想气体是指(没有粘性的气体)。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的某一稳定瞬时,其压力、温度、体积应服从(气体状态方程pV/T=常数)。
一定质量的气体和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程叫做(绝热过程)。
43.在气动系统中,气缸工作、管道输送空气等均视为(等温过程);气动系统的快速充气、排气过程可视为(绝热过程)。
44.(马赫数Ma)是表示气流流动的一个重要参数,集中反应了气流的压缩性。
(Ma越大),气流密度变化越大。
当(Ma>1)时称为亚声速流动;当(Ma<1)时称为超声速流动;当(Ma=1)时称为声速流动。
45.在亚声速流动时,要想使气体流动加速,应把管道做成(收缩管);在超声速流动时,要想使气体流动减速,应把管道做成(扩散管)46.向定积容器充气分为(声速)和(亚声速)两个阶段。
同样,容器的放气过程也基本上分为(声速)和(亚声速)两个阶段。
47.气源装置为气动系统提供满足一定质量要求的压缩空气,它是气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动系统对压缩空气的主要要求有: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流量),并具有一定的(净化程度)。
因此必须设置一些(除油、除水、除尘)的辅助设备。
48.空气压缩机的种类很多,按工作原理分(容积型压缩机)和(速度型压缩机)。
选择空气压缩机的根据是气压传动系统所需要的(工作压力)和(流量)两个主要参数。
49.气源装置中压缩空气净化设备一般包括:(后冷却器)、(油水分离器)、(贮气罐)、(干燥器)。
50.气动三大件是气动元件及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的最后保证,三大件是指(分水滤气器)、(减压阀)、(油雾器)。
51.气动三大件中的分水滤气器的作用是滤去空气中的(灰尘)、(杂质)并将空气中(水分)的分离出来。
52.气动逻辑元件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高压截止式逻辑元件)、(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滑阀式逻辑元件)、(射流元件)。
53.高压截止式逻辑元件是依靠(气压信号)推动阀芯或通过(膜片变形)推动阀芯动作,改变气流通路以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而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的可动部件是(膜片)。
二、选择题1.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缸的(A运动速度增加了)。
2.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活塞杆的速度是(24dQ vπ=)。
3.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作用力是(42d p Fπ=)。
4.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是(T M M∆-=1η)。
5.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是(QQ Q T T∆+=η)。
6.液压系统的真空度应等于(大气压力与绝对压力之差)。
7.调速阀是用(节流阀和定差减压阀串联)而成的。
8.若某三位换向阀的阀心在中间位置时,压力油与油缸两腔连通,回油封闭,则此阀的滑阀机能为(P型)。
9.与节流阀相比较,调速阀的显著特点是(流量稳定性好)。
10.双作用叶片泵配流盘上的三角槽是为使(吸油区过来的密封容积进入压油区时,避免压力突变,减少流量脉动)。
11.采用卸荷回路是为了(减小功率损失)。
12.设图中回路各阀的调整压力为1p>2p>3p,那么回路能实现(三级)调压。
1.二位五通阀在任意位置时,阀芯上的油口数目为--2--2.应用较广.性能较好,可以获得小流量的节流口形式为--A 针阀式或轴向三角槽式--3.调压和减压回路所采用的主要液压元件是--B溢流阀和减压阀--4.---C铜管---管多用于两个相对运动部件之间的连接,还能吸收部分液压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