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指导系列ppt

高考作文指导系列ppt


如何 分析“材料”?
分类:新闻 整体把握:我国当前存在的阅读危机。 信息要点: 1、六年来我们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 2、对“为什么不读书”各人有自己的说法。 3、网上阅读的比率越来越高。 明确主旨: 1、鄙视书、不读书,是深重的罪过。 2、阅读的快乐。 3、网络时代与纸质时代。
如何分析 “材料”?
(练习)
2006山东高考作文: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要求:1、联想和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2、立意自定,题
如何分析“材料”?练习
上面材料中暗含的限制是什么? 你认为上面材料以什么文体进行写作较好?
高考作文指导系列
之二
立意篇
何为“意”?
“意”即为心声。 “意”即为心意、情意、意
念、意想、观点。
凭何达“意”?
表达的需求:生理、心理 表达的载体:语言、事物
“意”的标杆是什么?
高远 以小见大,以微见著 新颖 健康向上
罗列材料中的所有形象或对象 明确材料的意义。 确定重点,整体把握。 重新排列,准确切入。 用一句话提起全篇。如何Fra bibliotek分析“材料”?
2006年全国高考卷一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
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就好了!于是, 乌鸦模仿老鹰的姿势拼命地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 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 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 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 爱啊!”
这是一只多么可爱的乌鸦啊!因为它的精神可贵! 生活中,也许不可以人人都是克林顿、也许不可以人
人都是杨利伟,但至少,我们可以期许,我们可以希 冀,我们可以朝着这些看似不可以的目标努力尝试。 乌鸦是可爱的,它并不悲哀。因为它做到了,它真的 就做到了去抓住一只羊。注意,是抓住不是抓起。然 而,这并不重要,就像一个先天五音不全的人在一段 时间强化训练之后,就能成为歌唱家一样。
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如何分析“材料”?练习
用一句话将这首诗的哲理写出来: 仰望是星星,置身其中见灰尘。 材料所给的意向: 1、距离产生美感。 2、不能被情绪或事物的表象迷惑。 3、星星让我迷失了自我。 4、崇拜与向往的东西也有黑暗的存在。 5、复杂的现实。
“意”从何来?
话题:要注意话题中关键词语的基本义、 引申义以及比喻义。在充分发掘出话题 内涵的不同侧面、不同层面的基础上, 认真筛选、整理、深化,从而选好角度, 立意就不同凡响。
例如,请以“空间”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如何分析“材料”?练习
2006年湖北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很多词语。
比如,“三思而后行”,“三省吾身”,“举一反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 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 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熟悉的其他带“三”的词语 (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 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将几个词 语联系起来思考。
如何分析 “材料”?
材料类别:寓言 全面分析:批评那些好高骛远,不自量力与东施效颦的
人或事。 形象:老鹰与乌鸦 关键:乌鸦、牧羊人和孩子的评价 创新(现代观念):乌鸦的形象中的优秀品质。 牧羊人的观念:(传统——严厉),孩子的观念(现
代——宽容)
如何分析 “材料”?
明确主旨: 1、不能刻意模仿他人,一切从自己的实际出
如何分析 “材料”?
练习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
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 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有时间”,青 年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迅速增长:1999年为 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 主确定题目,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诉说着一个生命、一个灵魂的高贵。 “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此,做一只想
成为雄鹰的乌鸦具有多么可贵的精神啊!纵使被依然 平静生活的其他人说自己是一忘记了叫什么名字的鸟 又何妨?至少,我——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 曾经,也许,即将成为一只雄鹰,一只在天空翱翔的 雄鹰!至少我梦想过。
如何分析 “材料”?
高考作文指导系列
之一
材料篇
“材料”给我们信息?
意向 范围 角度 关键 手法
分析“材料”应注意?
全面:“全面理解材料”成为现在高考的必然要求。 分类:寓言、新闻、小品文、哲理短文 现代:用现代的观念,理解、丰富材料。 准确:用减法将材料化繁为简。 思辩:选择与辩证
如何分析“材料”?
发。 2、乌鸦做了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尽管
没有取得成功,但仍然值得鼓励。 3、善待弱者,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与意愿。 4、对于同一对象、同一种行动,不同的人可
能用迥然不同的眼光来看待。
如何分析 “材料”?
例文:做一只忘记姓名的乌鸦 奔流不息的江河是我们展示生命的激昂,高耸入云的
险峰向我们昭示出生命的雄奇。 而一只乌鸦,却也正以另一种看似卑微而愚蠢的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