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类作文600字【篇一:比喻类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比喻类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教案)【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比喻型作文题审题立意的原则、方法,提高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如何透过比喻型作文题材料中的比喻义确定最佳立意,确立主旨。
【教学设想】1、本节课以比喻型作文题审题立意指导为中心,引导学生正确审题,准确立意,防止离题、偏题。
2、设想思路:以近几年宜昌(模拟考)命题、话题、材料作文为例,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组织:体现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突出对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充分参与。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听李叔同的《送别》,感受氛围。
这是一首什么歌?毕业骊歌。
二、走进话题:初中生活是一首歌离别也是一首歌,一首唤醒师生情谊的歌,一首同学们一起走过的歌,一首欢乐的歌,一首悲伤的歌,我想把这首歌送给即将离别的同学们,再见亦是亲人。
祝福你们能珍惜我们一起走过的初中三年。
出示幻灯片1、初中三年,一千多个日子里,我们有过欢笑,我们有过眼泪,我们一起经历,在这些过往中,你最舍不得的人是谁?你遇到的最难忘的事是什么?你参加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什么?--------如果把初中生活比作一首歌,你打算点播哪首歌?把这首歌献给哪个人或者是哪件往事?同学们畅谈往事,教师总结:如果以“初中生活是一首歌”为题作文的话,我们可以怎样切题。
出示幻灯片2、千呼万唤始出来:“比喻类命题作文”近几年,中考作文中比喻入题的现象很普遍。
如:“画一扇窗给自己”“送你一轮明月”“为生命化妆”-------选取自然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事物,运用比喻的手法,在表层意思下寄托着某种哲理、感悟的作文。
每组选取一个命题,分小组讨论交流,明确比喻类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1、审准命题里关键词的比喻义。
比喻型命题作文的命题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只有把握住深层的比喻义,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深刻。
2、审清命题里其他要求,如人称、限定词等。
3、读懂作文材料(阅读材料)里的相关提示,如字数、文体、限定的范围等等。
三、回放中考作文题。
走进多彩的青春岁月,十五六岁的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是否潇洒美丽,可是读了林清玄关于化妆的文章后,你是否意识到,美丽,不仅需要通过漂亮的衣服、炫丽的装饰来修饰自己的表相,更需要通过气质的培养来丰富自己的内在,比如用书籍给我们典雅、用思考给我们智慧、用乐观给我们快乐、用善良给我们感动、用自爱给我们尊严??既然如此,就让我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生命质量,让自己从内而外地美丽起来吧!请以《为生命化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审题训练:四、送给同学们另一份礼物:赏评2013年调研高分作文《为生命化妆》,尝试给比喻类作文化个妆。
总结比喻类高分作文技巧:审出一点喻义突出一点样式渲染一点氛围悟出一点情理五、写作训练:妙笔生风景你见过哪些难忘的风景呢?你理解的风景还有哪些含义呢?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目,自选题材,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10年中考命题作文完成导学上面的审题提纲:简要提纲:审题:(比喻义的关键词)开头:一句话选材立意:结尾:【篇二:比喻类作文审题资料教师】比喻象征类作文审题与写作指导一、什么是比喻象征类作文:将一个实物(如“墙”、“灯”等)或一种自然现象(如“那时花开”)作为话题,引导考生深入探究话题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作文。
二、比喻与象征的区别: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象征的本体与象征体之间要求“神似”。
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性,比如月亮像圆盘;而象征是借某事物表达特殊的含义,比如灯塔象征着目标、希望。
三、审题方法:1、透过本义分析其比喻义或象征义(化实为虚或者化虚为实)。
示例分析:话题作文“墙”:“墙”的本义是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
其比喻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阂,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
也喻指起保护作用的事物,如理想,它犹如一道墙,把诱惑、杂念等拒之身外。
话题作文“阳光””:本义是太阳发出的光。
其比喻义是比喻关怀,比喻温情,比喻奉献,比喻公开。
其象征义指光明、快乐、温暖、向上、力量等等。
2、整体分析,不能局限于比喻象征义的探究。
有的作文题目不是像“墙”“阳光”这样的独词,而是短语,如“为别人点上一盏灯”。
这时,不仅要分析这个短语中“灯”的象征义,还要仔细揣摩这个短语中的其它词语。
分析如下:“灯”象征着温暖、光明、希望。
灯能够给人指明前进方向,能够照亮人生征途,能够驱散寒冷,赶走黑暗,除去阴霾,能够让人迷途知返,让灵魂走失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为别人点上” 指要帮助别人,关爱他人,为他人奉献爱心等,既可指物质帮助,也可指精神帮助。
另外,既然是“一盏灯”,那么,光亮应该是微弱的,不是轰轰烈烈,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3、选材必须重视关联。
跳出话题的原义去选取写作材料是首选,但是,所选材料所寄托的意义一定要与话题构成比喻、象征关系。
最好的方法是将原义与比喻义涉及的相关材料同时安排在一篇文章里:原义作为场景、作为道具出现,比喻义作为主要事例、主要情感线索出现。
比如,阳光比喻母爱,你可以写阳光明媚的日子,母亲奔波在大街上为儿子找书;阳光比喻公开,你可以写村务公开栏前人们笑容绽开,抬头一看,阳光照在了头顶上等等。
★比喻型话题审题三条原则:1.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
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
天使”是一个喻体,是纯洁美好的象征。
作相似联想,我们可以联想到每一个人心中的“天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心中认为美好圣洁的人或事物作为题材。
如洪战辉、徐本禹等生活中感动中国的人物,姚明、刘翔这样的体育巨星,李宇春、章子仪这样青春偶像,或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一个愿望和理想,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平凡人,但因与自己的某种感受、经历相连,也可以成为心中的“天使”。
2.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
3.比喻型的话题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去找到理解的突破口。
材料就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喻的。
当拿不准本体时,所举事例尽可能要和材料包含的道理相同。
四、审题示例:(一)寓意类命题作文审示例题:示例1、花开题目中的“花” 本义指可供人欣赏的植物。
其比喻义指美好的事物,如自信、理解、宽容等。
“花开”意思是“美好生成” ,如有了自信;理解了他人;拥有了豁达之心,宽容了别人等。
“花”也有象征义,比如梅花象征坚强,兰花象征友谊,玫瑰象征爱情等。
同时“花开”也暗示我们作文应该按照“没开到花开”的结构顺序写,也就是要写出自己的成长变化过程。
之所以花开,是因为一件事震撼了自己的心灵,文章要详写这件事。
比如我们写“那时,自信花开”,文章开始应该写自己在某方面由于什么原因而没有信心,比如考试没考好,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中间写一件让自己变化的事。
结尾部分写自己又拥有了自信,点题“自信之花在此时绽放”,最后点明中心或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积累,填上合适的词语或短语,使之通顺即可。
如“那时花开”“那时,善良花开”“理解花开”“幸福花开”“兰花开”等。
示例2、一路有你“一路有你”中的“一路”,并非指具体实在的“一路”,而是指一种被喻化了的人生历程,可以是自我精神成长的一份履历,可以是自我人格提升的一段过程,可以是自我学业进步的一串日子。
“一路有你”的关键词是“你”。
既可指“人”,也可指“物”。
“人”,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如对自己亲情奉献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可以是给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学朋友;可以是教给自己学业、让自己远离愚昧和平庸的老师;可以是倾心给予自己帮助,让阳光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可以是故去之人,如鲁迅、洪战辉等。
“物”,如书籍,日记等;还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一路有你”中的“你”,也暗示我们:最好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来写作文章,如果写作本文时用第三人称的“他”取代“你”,就会陷入审题的误区,造成人称的混乱,从而影响表达的效果。
(二)寓意类话题作文审题示例:山东高考作文题: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诗歌类作文)命题人给了我们比喻的喻体,本体呢,思考可知道“春”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谊,是爱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诚信,等等。
“草自青”的本体可以是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是辉煌的成功,也可以是双赢的结果,等等。
我们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三)寓意类材料作文审题示例:湖南高考作文题(材料型作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
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
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
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写作导引:如何立意?命题人已经给了我们三个角度,我们可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看哪一个认识深刻,哪一个手头有材料,我们就用哪一个。
除此之外,还可以谈从全局把握问题,才能看得清,看得准;还可以谈在思想上先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才能搞清事实真相,从而做一个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参与者,等等。
寓意类作文审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路标”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个义项:①交通标志;②队伍行动时沿路所做的联络标志。
请根据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路标”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看到“路标”一词,我们就应想到:这一概念可实可虚,可以仅仅从表象含义来写,但这样就会显得肤浅狭窄;而如果运用象征手法来拓展题目的容量,文章就会写得深刻丰富。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有“路标”在指引着我们。
路标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臆想中的。
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一件物品、一个微笑、一份记忆、一种精神、一个梦想??只要他(它)们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现了相应的价值,都可以看作是“路标”。
我们不光要看到那些客观存在的“路标”,更要洞察到诸多无形的令人终身受用的“路标”。
而且,“路标”的存在,使前方的路途由崎岖变得平坦,由羊肠小径变为康庄大道,可是,若是一味地依赖与服从“路标”,我们同样会失去个性,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