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满分:50分 时间:6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Mg:24 S:32Cl:35.5 Cu:64 Zn:65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化学家的成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B.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烧碱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冰雪融化 C.干冰升华 D.金属氧化3.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絮凝剂是为了消毒杀菌B.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活性炭主要起到吸附作用D.配水泵出来的水是纯净物4.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B.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Fe 2O 3D.利用下图装置可比较不同催化剂对H 2O 2分解的影响效果5.下列归纳和推理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密 封 线 内C.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D.测定溶液的pH 时,如果先将pH 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6.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 A.硫酸铜溶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铜锌合金 D.液态氮7.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磷元素的化合价:25P O P −−−−−→3、、PH由高到低B.铜元素的质量分数:2Cu O −−−−−−→CuS 、、CuO由大到小C.使用合金的年代:−−−−−−→生铁、青铜、钛合金由先到后D.金属单质的导电性:−−−−→铜、银、铁由强到弱8.下列各实验中所用到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B.铁丝燃烧实验C.稀释浓硫酸D.验证CO 2的性质9.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丙两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元素种类不同B.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8:1D.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10.( )A.无机物:甲烷、氯化钠、二氧化碳B.碱:生石灰、熟石灰、纯碱C.氧化物:二氧化锰、干冰、氧化铁D.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黄铜11.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A.Cu 2+、Na +、NO 3-、OH -B.H +、Ca 2+、CO 32-、SO 42-C.NH 4+、K +、CO 32-、OH -D.NO 3-、Ba 2+、SO 42-、H +12.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A. B. C. D.13.将炉甘石(含有碳酸锌和杂质)与木炭粉的混合物51.2g 隔绝空气加热到约800℃,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质量38g (杂质不含锌元素,也不反应,碳元素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则炉甘石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5.4% B.26%C.32.4%D.50%1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B CDA.向一定质量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C.向等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索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

密封线(2)①所示元素与②所示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16.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请回答:(1)水壶手柄所用的塑料应具有_____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2)合成橡胶广泛应用于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请写出它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取23g的乙醇和40gO2在密闭容器中点燃,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O2、27gH2O和一定质量的物质X。

则X的质量为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8.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溶液润湿过的棉花,关闭止水夹,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

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能观察到_________,说明_______(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点燃2N2+6H2O,请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画完整。

19.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

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较常见,且A~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F常用来中和酸性土壤。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

(2)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一个即可)。

20.向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固体乙。

(1)固体乙一定含有__________。

(2)若反应后的滤液呈蓝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3)引起溶液质量减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2分)氯化氢(HCl液叫作盐酸。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1)向盛有Na 2CO 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 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少量水,观察到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在圈中画出HCl 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

(水分子不用画出)22.(2分)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1)A 处红磷燃烧,B 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2)熄灭A 处火焰,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

(写出一种即可)23.(3分)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 2O 2)固体。

同学们想证明这瓶过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2Na 2O 2+2H 2O =4NaOH +O 2↑。

【提出猜想】①没有变质②部分变质③全部变质【实验过程及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无明显现象,则证明猜想____(填序号)正确。

(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24.(3分)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小明发现燃烧后产物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我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 3N 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_______(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氯化钠是生活中重要的化学物质。

(1)下列有关区分氯化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水区分硝酸铵和氯化钠B.用水区分氯化钠和碳酸钙C.用水区分硫酸铜和氯化钠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2)请结合KNO3和NaCl的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表示Na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X”“Y”或“Z”)。

②NaCl中含有少量的KNO3,若想得到纯净的MaCl的方法是________。

(3)除去NaCl中的MgCl2、CaCl2、Na2SO4①溶解;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适量盐酸;⑥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⑦加过量的Na2CO3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______操作①②④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4种结果的可能操作有哪些?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5)取10g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并干燥过滤所得固体,质量为请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3.B 14.A二、填空题15.(1)三(2)Na2S16.(1)热固性(2绝缘性,或耐油、耐高温等) 17.14g 2C2H5OH+5O2=密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6H 2O +2CO19.(1)Ag (2)Al(NO 3)3、Zn(NO 3)2、Cu(NO 3)2(3)Zn +2AgNO 3=Zn(NO 3)2+2Ag18.(1)B 试管中的白色棉花变红 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19.(1)H 2SO 4 Ca(OH)2(2)置换反应(3)2NaOH +CO 2=Na 2CO 3+H 2O (合理均可) 三、简答题21.(1)Na 2CO 3 +2HCl =2NaCl +H 2O +CO 2↑(2)22.(1)在与氧气接触的条件下,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用湿抹布盖灭。

(合理均可)23.(1)③(2)Na 2CO 3(或碳酸钠)(3)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或取少量原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加入足量的CaCl 2溶液(或BaCl 2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原样品中含氢氧化钠,反之则不含氢氧化钠。

24.(1)不同意 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2)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然后加适量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于试管口,若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并且石蕊试纸变蓝,即可证明猜想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