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个《规划》实施情况汇报(新改)

两个《规划》实施情况汇报(新改)

虎林市实施两个《规划》工作情况汇报虎林市人民政府2006年6月13日尊敬的符凤春主席及各位领导:今天,省督导评估组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必将对我市深入实施两个《规划》,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此,我代表虎林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我就虎林实施两个《规划》工作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以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边境线长264公里,是一座绿色生态旅游口岸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和全省十强市。

全市总面积9334平方公里,市辖7镇5乡、85个行政村,区域内驻有6个国营农场和2个森工林业局。

总人口31.2万,其中,妇女150667人,儿童56732人;市域人口157116,其中,妇女7.8万人,儿童28873人。

近年来,我市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以促进妇女儿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为根本,以全面实施两个《规划》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不断加大各项投入,保证了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实现了妇女儿童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切实将实施两个《规划》摆上重要位置虎林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坚持将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虎林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有力推动了“两个规划”的深入实施。

一是制定规划,明确重点。

按照国家制定的妇女儿童发展两个《纲要》及省和鸡西市妇女儿童发展两个《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虎林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和《虎林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确定了发展目标和实施重点,并把其纳入了《虎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为推动全市妇女儿童工作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成立组织,完善制度。

为切实加强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我市及时调整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由“四个班子”的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市妇儿工委主任和副主任,由卫生、教育等26个责任部门为主要成员。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两个规划实施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指导,为两个《规划》深入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是健全机制,明确职责。

为确保两个《规划》的各项指标落到实处,市政府与各职能部门签定了责任状,将《规划》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

同时,我们还抽调劳动、卫生、教育、统计、民政等部门精兵强将,分别组成了监测评估领导小组、统计监测组和联络工作组,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做到组织、任务、责任三落实,推动了两个《规划》实施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二、广泛宣传,全面动员,为实施两个《规划》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学习掌握两个《规划》内容是全面实施两个《规划》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我们一方面抓了干部群众对两个《规划》学习和认识,针对部分干部群众中存在的“经济工作是硬任务,妇女儿童工作是软任务”的思想,采取召开会议、传阅《两纲》通讯及有关文件、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党校干部培训课程等办法,全面提高了各责任部门特别是广大干部对实施两个《规划》重要性的认识。

另一方面,我们抓了全社会对两个《规划》的认识,坚持做到每年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重要节日,以及在法制宣传日、创建平安虎林等活动中,把宣传两个《规划》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工会、妇联、团市委、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走上街头,为群众解疑答难,广泛宣传实施两个《规划》的重要意义,使两个《规划》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还先后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办了《妇女天地》、《半边天》、《巾帼风采》、《女性生活》等专题栏目,宣传优秀妇女的典型事迹,进行妇女参选参政专题培训,使全社会对妇女儿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充分发挥永久性宣传标语的作用,组织市计生局、政法委、林业局、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在虎林出入口、车站广场、旅游景区景点等窗口地段制作了永久性的宣传栏、宣传标语、公益广告牌、宣传挂图、大型霓红灯标语、生育文化长廊等,全面宣传了两个《规划》的重要意义,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为实施两个《规划》提供物质保证为了保证两个《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我市在地方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仍逐年加大对妇女儿童工作的投资。

一是加快了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

投资80万元购买了近800平方米的楼房,建立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填补了多年来我市缺少妇女儿童活动阵地的空白;投资670万启动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工程,该中心面积为5000平方米,楼内设有蓝球馆、乒乓球馆、健身馆、图书馆、展览馆等设施,今年年底建成后,可进一步丰富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

针对部分学校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实际,五年来,我市筹资3673.03万元,先后完成了实验高中教学楼、杨树河小学教学楼、义和小学教学楼、虎头中学、新乐中学、东风中心学、虎头镇中心小学教学楼的翻建和第一小学、实验小学等22栋校舍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总面积达40200平方米。

目前,全市校舍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其中楼房103762平方米,占校舍面积的85.4%,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是加快了妇幼保健网络体系建设。

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1800平方米妇幼保健综合楼,作为我市妇幼卫生保健指导中心。

由于该院规模设备已满足不了目前需求,今年,我们拟投资650万元新建一座5000平方米的妇幼保健医院综合楼,目前已投入建设,建成后将使我市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投资10万元建设了1000余平方米爱婴医院一所;为加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力度,我们还先后投资96万元建设了12所标准化乡镇司法所,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创新服务,打造品牌,广泛开展实施两个《规划》载体活动为推动两个《规划》深入实施,我市不断探索服务妇女儿童工作方式,创新各项载体活动,广泛开展了“三个一工程”。

一是实施“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打造致富品牌。

近年来,累计争取幸福工程滚动资金39万元,各级财政匹配资金投入39万元,共救助贫困母亲家庭97户,使85户贫困母亲家庭先后脱贫,27户生活水平超过了当地标准。

二是实施“提高生命质量----家庭健康工程”,打造健康品牌。

我们从宣传教育入手,在市技术服务站设立了生殖健康咨询专线电话,随时为群众解答家庭健康方面问题;在各村人口学校设立了电教室,定期播放新婚、孕产期保健、避孕节育知情选择、优生优育优教、更年期保健、生殖道感染及妇科病防治等内容的科普知识,切实提高了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

三是实施“关爱女孩”工程,打造新生育文化品牌。

我市于2004年被国家计生委确定为“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县(市)后,制定出台了《虎林市“关爱女孩”行动实施方案》,切实把关爱女孩、改善女孩生活环境作为新型生育文化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了以“幸福工程”、“159”春蕾助学工程、巾帼建功立业竞赛等为主题的关爱女孩活动。

近年来,共救助失辍学女童363名,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确保实施两个《规划》工作取得实效妇女儿童事业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社会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积极努力。

实践中,我们充分调动各部门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围绕两个《规划》目标任务,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狠抓了“五个结合”的推进与落实。

1、坚持把实施两个《规划》同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相结合,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妇女人才。

我们结合妇女发展规划各项指标的要求,把培养选拔女干部作为实施妇女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出台了《虎林市女干部培养选拔10年目标》,确定了培养选拔女干部总体思路和实施办法,切实加大了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

一是加大了培训力度。

五年来,先后3次派妇女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安排50名妇女后备干部到乡镇、村及信访办等重要部门挂职锻炼,使广大女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共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30多期,培训女干部2000多人。

二是政策上关怀。

2005年,制定出台了《虎林市科级领导干部管理暂行规定》,将女干部离岗休养的年龄要求放宽到与男干部一样,对女科级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年龄未做硬性要求,实实在在的体现了男女平等。

三是多渠道选拔女干部人才。

五年来,共有40多名高中以上学历的年轻女同志通过公开招聘,被录用到社区和方虎公路虎林收费所工作。

尤其是切实加大了对女干部的提拔使用力度,仅2005年以来,全市提拔的11名正科级干部中任单位一把手的女干部有5名,占提拔干部总数的45%。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市女干部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参政能力进一步增强,一大批优秀妇女人才脱颖而出。

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女干部3162人,占干部总数的42.3%。

其中,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两委班子中已有女性146人,占总数的20%;14个市直部门中有8个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了女干部,占57%;12个乡镇党政班子中有8个配备了女干部,配备率达66.7%;妇女集中的单位32个,有后备女干部26名;女人大代表和女政协委员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3%和24.6%,已提前达到了十年规划确定的目标。

2、坚持把实施两个《规划》同“普九”工作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全市综合办学水平。

“普九”工作是两个《规划》中的硬性指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推进“普九”工作纳入两个《规划》,全面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加大控辍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培训提高、名师示范三项工程,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共有4名女教师被评为虎林市名师,2名女教师被评为鸡西市名师。

二是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

建立了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市本级财政投入、社会办学相结合的多元化筹资方式,切实改善了全市办学条件。

目前,全市小学规范化学校建设达标率为100%。

其中,市第一小学、实验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均达到了省级示范小学标准;初中规范化学校建设达标率为91.7%。

其中,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逸夫中学和杨岗中学达到了省级合格标准。

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育工作。

先后开展了“一帮一手拉手,千名干部万名党员献爱心”、社会各界包扶学校等活动,切实加大了对贫困学生和残疾学生的救助力度。

目前,全市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女童辍学率为1.44%;市特殊教育学校设有聋哑、弱智各5个教学班,康复班1个,在校生有82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3、坚持把实施两个《规划》同加强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相结合,狠抓了城乡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抓好卫生保健工作,提升人口健康素质,是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