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统编版)】《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统编版)】《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结合《论语》中关于学习目的的部分章句,深化对“以学求仁”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用分类、联系、整合的方法探究专题“《论语》中的学”。
教学过程
环节一:温故知新,理解“学”的内涵。
同学们,上节课布置的一项作业是通过成语来理解诸子思想要义,那么,你 写出的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多少是与学习相关的呢?其实,积累成语的方法除 了以经典作品为中心拓展,还可以用专题聚焦的方法来建构。比如,下列《论 语》中的成语都与“学习”相关:
★圣人无常师。善于学习的人,能与友共学;学习的对象,不论古今。所以钱 穆先生说:“孔子之学,以人道为重,斯必学于人以为道。道必通古今而成,斯必 兼学于古今人以为道。”
4.学习是为自己成德。 (类篇联系) 朱熹注解——程子曰:“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程子
2
曰:“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 杨伯峻注解——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 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李泽厚注解——孔子说:“古代学者是为了改进自己,今天的学者为了教训别人。” 钱穆注解——先生说:“古之学者,是为己而学的。今之学者,是为人而学的。” 李里注解——古代的学者、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自己,提高自己的人生 境界,修炼自己的人格。今天的人读书是为了得到人家的重视,得到人家的欣赏, 得到人家的称赞,得到名利。
来感召弟子,所以《论语》编者列这一章为首。
《说文解字》:学,觉悟也。
习,数飞也。 在“学而时习之”当中,“习”还有演习的意思,孔子重礼,礼仪需演习。另 一外“习”还包含着实践,原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 再来看“朋”这个汉字,原本的意思是系在一起的两挂玉串。《广雅》中解释: “朋,比也;朋,类也。”因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朋”指的是 志同道合者,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切磋,不亦乐乎。《礼记·学记》:“独学而无 友,则孤陋而寡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是一个贯穿《论语》始终的概念。所以 孔子谈“学”,强调修养心性德行,完善人格。 【教师总结】 1.学习让人快乐。 (类篇联系) ★学习之乐不只是满足于知识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于是便有 了对于学习知之、好之和乐之三种境界。“知之”是学习的初步掌握层次,“好 之”是学习的反复实践层次,“乐之”是学习的深有所得层次。不同的人在同样的 环境下学习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固然有自身资质不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 是学习态度问题。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 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够入脑入 心、灵活运用。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 一阵”为“学一生”。
环节二:整合提炼,理解“好学”的内涵。
明白了“学而篇”的意义,再来看本课《论语》十二章中与学习有关的章句: 敏.
道.
【学习任务二】
《论语》中“好学”一词出现了 16 次。在理解上述《论语》中关于“好
学”的章句之意后,再联系下面的章句,谈谈你对“好学”的理解。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
2.学习要反复实践。 (类篇联系) 【按】温,犹习也。故,以前所听说的、所知道的,为故;新,现在心中所得 到的、所悟出的,为新。如果“故”“新”都是向外学习所得到的,钱穆认为知识 是无穷的,无论记住多少也不是心中真正的收获。真正的学习是内心有所醒悟和 收获。所以,这一则,钱穆认为“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新知”,使内外新旧融为一 体,才能称之为“学”。 ★孔子强调学习要反复实践,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有体悟和心得,将知识转化 为身体力行的准则,对人生才有所助益。 3.学习须择善而从。 (类篇联系)
时间 学 不亦君子乎?”

你认为“学而篇”这一章居于《论语》开篇的意义是什么?
1

【教师解说】

朱熹认为学而篇“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原来学而篇,首
先是教人学习,教人学习如何达到仁。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办私学的教
育家,他以“学而知之者”为教育对象,以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态度、学习目的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 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 8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理解《论语》中关于“学”的论述,进而理解儒家“下学上达”的思想内涵。 2. 探究《论语》中有关“好学”的章句,总结孔门学习方法,以助益于自己的学习。
温故知新 闻一知十 举一反三 不耻下问 发愤忘食
学而不厌 好古敏求 择善而从 升堂入室 学优则仕
这些成语或谈学习方法,或谈学习态度,或谈学习目的。那么,孔子为什么这
么重视学习呢?
【学习任务一】
我们先来温故知新,复习一下初中所学的《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孔子“志于道”,因此心能乐道,而不因外在的“不知”动摇学习日进道日 深的追求。学习,是修养以成德、成圣,达到“仁”的境界。
幻灯片:以学求仁 清朝崔述《〈论语〉余说》:《论语》首篇大义为教人“学为仁而已矣”,故 首章言学,次二三章即言仁也”。 钱穆:孔门之学,主要在何以修心,何以成人,此为学的。……志之所在,即 学之所在。(《论语新解》P128)
荡、贼、绞、乱、狂”六者。蔽:蔽障。②荡:放荡而不加节制。③贼:戕害。④
绞(jiǎo):急切。⑤乱:犯上违法。⑥狂:躁率,狂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 间
学 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
环 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阳货》)

【注释】①六言六蔽:六种美名及其容易产生的流弊。“六言”指的是“仁、
二 知、信、直、勇、刚”六事。言,实是指“德”,指美名。“六蔽”指的是“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