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样题期末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说明:下列题目仅供复习用,与期末题目没有必然联系.一、选择题1.电路交换是基于位置的交换,而分组交换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来转发数据分组.分组交换网的出现是现代电信的开始,大家公认的是分组交换网之父.A.INTERNET B.ARPANET C.X.25 D.ISDN2.大家知道,网络协议是指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它有三个要素.请问“表达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是属于网络协议哪一个要素的内容?A.语法 B.语句 C.同步 D.语义3.路由表的分组转发算法是在路由器的IP层执行的,其寻找路由的算法顺序是:A.直接交付-→特定主机路由-→正常路由-→默认路由B.特定主机路由-→直接交付-→默认路由-→正常路由C.特定主机路由-→默认路由-→直接交付-→正常路由D.直接交付-→正常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4.OSI制定了网络管理标准框架ISO7498-4,此框架将网络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层管理和层操作.并将系统管理分为五个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请问:“保证在使用最少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小时延的前提下,网络能提供可靠、连续的通信能力”是属于哪一个功能域?A.故障管理 B.配置管理 C.计费管理D.性能管理5.在停止等待协议里,如果丢失了确认帧,超时重传将使接收方收到二个同样的数据帧,这就是停止等待协议的“重复帧”现象.请问:停止等待协议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来解决“重复帧”问题?A.启动超时计时器 B.设置滑动窗口 C.采用连续ARQ协议D.设置发送序号6.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称为:A.比特流、帧、数据分组、报文段 B.帧、报文段、数据分组、比特流C.比特流、数据分组、帧、报文段 D.帧、数据分组、报文段、比特流7.OSI的物理层有四个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请问:在EIA-232-E标准接口(它是EIA制订的著名物理层异步通信接口标准)里,“规定引脚的作用”属于哪一个特性?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8.传统的集线器是第一层的设备,集线器冲突域A.扩大了 B.减小了 C.既不扩大也不减小 D.转发了9.网卡地址的二进制位有多少位?A.48 B.64 C.128 D.25610.目前流行的网络管理系统都是采用基于TCP/IP模型的一个工业标准协议,它就是:A.HTTP B.FTP C.SNMP D.DNS11.TCP/IP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C.UDP,IP,ICMP,RARP D.IP,ICMP,ARP,RARP12.URL地址由哪三部分组成?A.符号、字符、类型 B.协议、主机名、类型C.符号、主机名、目录文件名D.协议、主机名、目录文件名13.将十进制表示的IP地址192.5.34.11转换为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为:A.11000000.00000101.00100010.00001011 B.11000000.00000101.00100011.00001011C.11000000.00000110.00100010.00001011 D.11000000.00000101.00100010.0000101014.129.0.0.0属于传统分类的哪类IP地址?A.A类 B.B类 C.C类 D.D类15.子网IP地址的组成结构为:A.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子网端口地址十主机地址C.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络接口地址 D.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16.帧中继网络是一个快速交换网络,在网络中间节点具有以下功能:A.有限的差错控制和有限的流量控制B.有限的差错控制和无流量控制C.无差错控制和无流量控制 D.无差错控制和有限的流量控制17.从OSI层次来看,路由器是一个第几层的设备?A.第一层 B.第二层C.第三层 D.第四层18.在数据传输之前,TCP协议采用了几次握手来建立收发双方的同步?A.一次握手 B.二次握手C.三次握手 D.四次握手19.B类地址135.16.15.2中,其网络地址位和缺省子网掩码分别是:A.135.16和15.2 B.135.16和255.255.0.0C.15.2和135.16.255.255 D.15.2和135.1620.在应用层有一个常用软件,它可以用来测试二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此软件的名称是:A.routing B.ping C.ARP D.RARP21.运输层的协议都是用端口与应用层之上的应用进程进行通信的,也就是说,一个端口标识了一个应用进程.请问FTP服务器使用了哪一个熟知端口号来接受客户端的请求?A.21 B.23 C.25 D.6922.透明网桥使用了一个叫做支撑树的算法,此算法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透明网桥里存在的什么问题?A.通信量问题 B.通信负载问题 C.广播风暴问题D.兜圈子问题23.下列有关调制解调器(Mode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进行波形变换和波形识别 B.进行数模和模数转换C.使用异步通信方式D.其速率目前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个兆比特24.由于码元的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制约,所以要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就必须设法使一个码元能携带更多个比特的信息量.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制的调制方法.当采用16元制时,如果码元的传输速率是2400Baud,则信息的传输速率为:A.38400b/s B.9600b/s C.4800b/s D.2400b/s25.OSI是一个网络参考模型,我们在计算机网络里主要学习的一个工业标准协议集是:A.OSI B.ISO C.ITU-T D.TCP/IP26、在 OSI模型中,第 N层和其上的 N+l层的关系是:(A)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 (B)N十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了一个头(C)N层利用N十1层提供的服务 (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27、 IP地址205.140.36.86的哪一部分表示主机号?()A. 205B. 205.140C. 86D. 36.8628、 IP地址129.66.51.89的哪一部分表示网络号?A. 129.66B. 129C. 192.66.51D. 8929、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5.12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主机的子网号为.A. 192.168.5.12B. 120C. 15D. 16830、下列数据交换方式中,线路利用率最高的是( )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延迟交换31、0OSI分层体系结构中,物理层是指( )A.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B.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传输媒体C.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D.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逻辑连接32、TCP/IP是一组分层的通信协议.构成TCP/IP模型的四个层次是( )A.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运输层,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运输层,会话层,应用层D.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会话层,应用层33、 IP地址由一组( )的二进制数字组成.A.8位B.16位C.32位D.64位34、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模型的A.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B.网络层和传输层C.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和网络层35、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A.141.0.0.0 B.3.3.3.3 C.197.234.111.123D.23.34.45.5636、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 )A.WWW B.FTP C.Telnet D.SMTP37、对于无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A.2n-1B. 2nC.2n-1D. 2n-138、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39、使用了VLSM技术的IP地址组成结构为()(A)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B)网络地址+子网网络接口地址+主机(C)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络接口地址(D)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40、OSPF协议中哪种类型的分组使用洪泛的方法来发送()A)HELLO分组B)数据库描述分组C)链路状态请求分组D)链路状态更新分组二、判断题1.频分多路复用,在同样的时隙占用不同的频带资源;时分多路复用,在不同的时隙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是一种改进的时分复用,不固定分配时隙,可以提高线路利用率;波分复用,即光的频分复用,它使用光的波长而不用频率来表示光载波.Y2.具有保密性的数字签名在发送方先用发送者的秘密密钥签名,再用接收者的公开密钥进行加密.而在接收方,则先用接收方的秘密密钥解密,再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核实签名.Y3.HDLC是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规程,而PPP是面向比特的而不是面向字节的.HDLC后来发展到LAPB.HDLC和PPP 的帧格式相似,前后1个字节都是“01111110”.HDLC和PPP都是链路层的协议.N4.在使用CSMA/CD协议时,一个站不可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因此,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不可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因此目前的以太局域网一般很少采用CSMA/CD协议.N5.帧中继所使用的DLCI标识了每一条永久虚电路PVC;ATM所使用的标识符是VPI/VCI.DLCI和VPI/VCI都只具有本地意义,经过帧中继交换后的DLCI和经过ATM交换后的VPI/VCI都不相同.Y6.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除了检验数据报的首部外,还要检验数据部分,以便确定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如果有错误,节点就会将IP数据报丢弃.N7.TCP采用大小可变的滑动窗口进行流量控制,窗口大小的单位是字节.在TCP报文段的首部的窗口字段写入的数值就是当前给对方设置的发送窗口数值的上限.改善窗口在连接建立时由双方商定.但在通信过程中,,接收端可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随时动态地高速对方的发送窗口上限值.Y8.IP地址的方案之一是子网划分,子网划分的方法实际上是在传统的A,B,C三类地址中,将主机地址位“借”位作为子网位.对于A类地址,可以借位的最大值是14.9.在广域网中的最高层是网络层.网络层为接在网络上的主机提供了二类服务:无连接的服务和面向连接的服务.也即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Y10、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Y )11、普通的集线器是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一层,也就是物理层.Y12、将数字数据转换成为模拟信号的过程为解调,将模拟数据转换成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为调制.13、使用虚电路服务可以将一个分组发送到多个地址.N14、CIDR消除了传统A类、B类、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N15、带宽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对于数据信道来说,带宽常用数据率或比特率来表示;对于模拟信道为说,带宽常用频率来表示.Y三、问答题1、若发送窗口大小为5,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发几帧?请给出可发帧的序号.(设发送序号用3比特编码)2、有一比特串011011111111111001011111101用HDLC协议传送,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HDLC的数据部分是0011101111100111110111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3、简单描述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区别.答:拥塞控制是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是一个全局变量;而流量控制往往只是指点对点之间对通信量的控制.4、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个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包括首部长度).试问应该划分为多少个短的数据报片?各个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短,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为何值?3、用香农公式计算,假定信道带宽为3100HZ,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4、什么是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答:单工通信是指数据通信线路上始终向一个方向传输.同一时刻一个信道只允许单方向传送,半双工通信要求A、B端都有发送装置和接受装置.全双工通信能同时进行两个方向的通信,即两个信道,可同时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全双工通信效率高,控制容易,适合用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5、调制解调器里的调制和解调分别是什么作用?答:调制的主要作用:波形变换,将基带数字信号的波形变换成适合于模拟信号传输的波形.解调的作用:波形识别,将经过调制器变换过的模拟信号恢复成原来的数字信号.6、下图是一个网络中的各个路由器的初始路由表,看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 此网络内的路由器使用的是英文缩写为 (1分) 的路由选择协议,它跟OSPF采用的基于链路状态算法不同,它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 (1分)的路由选择协议.[2] 请填写经过该协议运行且稳定后的A和D路由器的路由表:A: D:(2分) (2分)[3] 当在应用层运行一个称为routed的路由软件时,它经过传输层时,使用了传输层的哪一个协议? A.TCPB.UDPC.RIPD.FTP.答: (1分)[4] 请解释B路由器中的一项“3 1 -”的含义:(2分)[5] 该协议的最大优点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它规定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分)个路由器.9、假设一个公司的网管员从ISP得到一个B类网络的网络号为172.16.10.0,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24.0,请问:[1] 该网管员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子网?[2分][2] 每个子网可容纳的最大主机数?[2分][3] 每个子网的IP地址范围是多少?[6分]提示思路:先根据子网掩码判断借了多少位作为子网位.注:所有答案均要求写出详细解题过程,否则给0分!10、下图为网络拥塞控制图,A,B,C三条曲线反映了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其网络吞吐量的变化情形,请问答下列问题:[1] A,B,C分别反映了哪种类型的拥塞控制?请选择最佳答案A曲线: (1分)拥塞控制;B曲线: (1分)拥塞控制;C曲线: (1分)拥塞控制A.实际的 B.理想的 C.无 D.全部的[2] 图中的X点表明:当提供的负载继续增大到某一数值时,网络的吞吐量下降到零,这种现象称为(1分).[3] 拥塞控制是一个 (1分)的过程,与流量控制不同,流量控制往往是在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点对点的控制.请选择最佳答案:A.局部性 B.全局性 C.笼统性 D.抽象性吞吐量提供的负载11、请写出计算机网络里常见的下列词语的英文全称,并简单解释.[1].DTE,英文全称:Data Terminal Equipment(0.5分),简单解释:数字终端设备,指一般的终端或是计算机.可能是大、中、小型计算机,也可能是一台只接收数据的打印机.(0.5分)[2].OSPF,英文全称:Open Shortest Path First(0.5分),简单解释:开放最短路径优先(0.5分)[3].HTTP,英文全称: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0.5分),简单解释:超文本传输协议(0.5分)[4].FTP,英文全称:File Transfer Protocal(0.5分),简单解释: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0.5分)[5].IP,英文全称:Internet Protoco l(0.5分),简单解释: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0.5分)[6].OSI,英文全称: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0.5分),简单解释:开放系统互连,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种7层的参考模型(0.5分)[7].ICMP,英文全称: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0.5分),简单解释: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0.5分)[8].UDP,英文全称:User Datagram Protocol(0.5分),简单解释:用户数据报协议(0.5分)[9].ARP,英文全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0.5分),简单解释:地址解析协议(0.5分)[10].DHCP,英文全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0.5分),简单解释:动态主机配置协议(0.5分)12、为了更好地在运输层进行拥塞控制,在运输层实现了很多算法如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下图是一个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实例,图中曲线表示随着发送端向网络中注入的报文段的增加,发送端所设置的拥塞窗口的变化.看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 A,B分别表示了什么阶段?答:A表示 (1分) 阶段;B表示 (1分)阶段.[2] 图中的C点表明:当拥塞窗口的数值增长到24时,网络发生了 (1分),这时,拥塞窗口必须重新设置为1.而D则表示更新后的门限值ssthresh= (1分).[3] 拥塞窗口是来自 (1分)的流量控制.请选择:A.发送端 B.接收端13、一个大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公司分配到的网络前缀是192.77.33/24.公司的网络布局如图所示.总部有五个局域网,其中的LAN1~LAN4都连接到路由器R1上,R1再通过LAN5与路由器R5相连.R5和远地的三个部门的局域网LAN6~LAN8通过广域网相连.每一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是局域网上的主机数.试给每个局域网分配一个最佳的网络前缀.14、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0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1128.96.40.0 255.255.255.128 R2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认) - R4现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站IP地址分别为:1)128.96.39.102)128.96.40.123)128.96.40.1514)192.4.153.175)192.4.153.90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15.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速率.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速率又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