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 疼痛缓解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 疼痛缓解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5-12-10T15:52:10.09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5月第5期供稿作者:吴烨娜
[导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详细说明疾病出现原因、治疗方法及需要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吴烨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310020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负性情绪还有疼痛缓解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消化内科收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 例并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40 例,接受常规对症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0 例,在对症治疗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

对比2 组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缓解率。

结果:应用治疗护理前后对2 组患者心理指标SDS、SAS 进行评估对比,完成护理后2 组患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消化内科收治患者一般疗程较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疾病、经济等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对疼痛感觉更加敏锐,对疗程造成消极影响,对患者在对症治疗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疼痛缓解率,保障患者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消化内科;负性情绪;疼痛缓解率
【中图分类号】R82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5-132-01
本院近年来对消化内科收治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且患者接受程度高。

现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2 年2 月-2015 年1 月消化内科收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 例并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40 例,接受常规对症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0 例,在对症治疗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

男性患者36 例,女性患者44 例;年龄范围在23-56 岁之间,起平均年龄为(35.7±6.3)岁。

患者入院后军接受 HADS 评估,结果显示均不同程度存在焦虑、抑郁症状。

对2 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分析,显示其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如下:每天早上对患者病房进行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时换气,确保病房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控制患者的饮食习惯,不宜进食生冷、辛辣以及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构建合理饮食结构。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详细说明疾病出现原因、治疗方法及需要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要保持足够耐心,积极与患者交流,在合理范围内满足患者要求,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解答,通过熟练耐心的护理操作让患者产生信赖心理。

通过交流了解患者各种资料如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心理状况以及生活方式,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和烦恼认真倾听并帮助其分析,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达到尽快痊愈出院的效果。

帮助患者进行适当运动,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让患者心情得道放松,缓解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重视患者家属思想工作,帮助患者构建家庭社会支持。

1.3 观察指标
在对患者干预前后对其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其中患者SDS 分数超过53 分,则表示患者有抑郁症状存在,如患者SAS 评分超过50 分,则表示患者有焦虑症状存在[1]。

对患者疼痛评估标准如下:患者相关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判定为完全缓解;患者护理干预后有轻微疼痛感但并不对生活造成影响,判定为轻度疼痛;干预后患者存在明显疼痛,偶尔对生活造成影响,判定为中度疼痛;患者干预后存在剧烈疼痛,生活严重受到影响,判定为重度疼痛[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 对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 X ±s)均数加减标差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使用t 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2 检验计数资料,两组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价值使用X2 检验,如P 数值在0.05 以下表示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完成护理后2 组患者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3 讨论
消化性疾病机体功能障碍,为临床上常见症候群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出现剧烈变化,消化内科收治患者比例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功能性笑话疾病本身具有反复发作以及病情发展的特点,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无论生理、心理或者经济等方面均承受巨大压力,导致患者出现心理情绪变化,对其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3]。

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起负性情绪和疼痛缓解程度相对于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消化内科收治患者疗程较长,由于疾病、经济等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对疼痛感觉更加敏锐,对疗程造成消极影响,对患者在对症治疗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疼痛缓解率,保障患者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爱敏,赵晶.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3(22):25-26.
[2] 徐睿.心理护理对急诊心绞痛患者疼痛与焦虑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25(16):139-140.
[3] 葛振萍.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疼痛、情绪及睡眠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11(05):130-1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