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广播电视发射二台

中央广播电视发射二台

中央广播电视发射二台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6-000-02摘要 2011年国务院颁布试点进行营业税改为征缴增值税,这个方案被提出之后,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试点运行方案后做出了关于交通运输业和一部分服务业开始试点营改增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指出了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开始试行的日期是从2012年的1月1日,并且试点城市从上海开始。

北京已经于2012年9月1日启动“营改增”试点,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正式进行“营改增”的城市。

增值税与营业税作为两个性质不同的税种,其征收范围和税率等基本内容存在着众多的差异,尤其是营业税在沿用多年的情况下要试行缩小征收范围甚至有可能被撤销的一个税种,试行的过程和结果有待检验。

国务院试行该项方案是本着为企业减负,创新和优化税务环境,调整和重置当前的税务工作。

社会各界对此次营改增对各行业企业的税负带来的变化非常关注,本文从试点行业的具体承担的税负大小进行现实数字的比较,重点研究营改增带来的税负差额。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营改增税负一、关于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营业税和增值税作为当前我国税收种类中的两个重要的流转税,彼此之间的征收范围和具体的内涵是不同的。

在09年之前,我国一直沿用的是生产型的消费税种,对于企业所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取得进项税额是无法进行销项抵扣的,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

09年开始实施增值税改革,改变原来的生产型消费税为消费型消费税,虽然仍然存在一部分固定资产购进后仍不能抵扣进项税,但是较之前的生产型消费税的征收在合理性和科学性上都有了较大的完善。

对于本次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改革中,将原来的增值税率17%、13%两档税率增添了11%和6%两档较低的税率,同时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率限定在3%。

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给企业所担负的实际税务压力带来一定的变化,同时也对某些行业的外部税务环境带来了转变,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变化的契机,同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核算和税务筹划带来较大的空间。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进步意义(一)避免多个环节的重复征税所谓的营业税的征收对象是在我国境内提供劳动或者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企业或者个人,是按照其提供劳动或者转让资产的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的税种。

而增值税的征收对象与营业税有所不同,增值税体现的是对企业所销售与购买的产品或服务之间增值的部分进行征税,其征收对象与营业税相同的是在我国境内从事业务的企业或个人,但是其经营范围主要是销售货物、提供加工或者修理劳动或者进出口业务。

两者除了征收的依据不同外,增值税的税率的高低与纳税人自身的营业收入有关外,还要与企业或个人其取得货物或者劳动的成本中所包含的可以抵扣销项增值税的数额有关,而营业税的征收依据仅仅与企业或者个人当期的营业额有关系,而与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没有直接的关系。

当前我国实行的营业税征收机制,按照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经营范围设置了更细化的税种,行业间实施差别比例税率。

对微利企业如文化体育业等实行的税率一般是3%,而对金融业等行业征收的税率是5%,高利润行业如娱乐业等征收高于5%至20%的差别税率,营业税的计算公式比较简单为:本月应交营业税=本月营业收入*对应的税率,得出本期应交的税额,计算的程序简单,税收额度对企业也比较合理,但是存在一定的重复征税的环节。

缴纳营业税的企业从缴纳增值税的企业那里购买劳动或者服务所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无法进行抵扣,因为营业税不存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进项抵扣,只能按照营业税的征收范围按营业额计提税金。

每个营业环节都会缴税,但是增值税与营业税不同之处在于不会重复征税,只对企业增值的部分进行征收差别税,与营业税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存在重复纳税问题,减少企业承担的税收负担。

因此,试点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可以将原本征收营业税的企业改为征收增值税,只对增值部分进行征税,避免企业税收重担。

(二)有助于试点企业的发展试点企业主要从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始。

服务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其他行业的发展规模较小,企业的数量也比较少,在注册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因此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较小,努力提升服务业的产值是我国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

因此,对服务业原本征收的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是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手段之一,营改增有利于减轻现代服务业的税负,鼓励服务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一方面,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缓解企业的税收压力。

增值税纳税人一般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

两者的征税依据不同,小规模与营业税的征收依据相类似,一般限定的税率在3%左右,与营业税的5%税率相比较低,若改证增值税的话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减免企业的税负。

针对一般纳税资质的企业而言,试点政策执行6%的增值税率,表面上相对于之前5%的营业税率是有所提高,但是其购买的材料、设备、固定资产或外购的服务等均可以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并且抵扣的税率一般情况下多为17%的税率进行抵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缴纳的增值税额。

第二方面,营改增政策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营改增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完善了企业的财务核算管理制度,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税务环境,直接缩减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了企业效益,增强了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能力,同时带动整个行业甚至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行业或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和发展方向的优化组合,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税务支持。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对试点行业税负的具体影响关于营改增的结构性税务调整政策,其试行对试点企业势必造成企业实际承担的税负的变化。

尤其是针对小规模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优惠政策。

小规模企业由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后,采用简易纳税程序进行征收增值税,应交税金的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额=本期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适用的税率(3%)。

适用的税率在现行税率中远低于当前执行的5%的营业税,可见企业直接从此环节中得到优惠。

针对一般纳税人来讲,不同的行业受到此项政策的影响有所不同,有些行业税负有所下降,有些行业则会存在上升现象。

比如:从整体看,营改增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业税负的影响是有所下降的。

交通运输业征收的营业税率为3%,改为征收增值税后的税率为11%,一些特殊的行业征收6%的税率,单纯从税率上将,企业税务压力增大。

但是试行增值税后,企业购进的设备、燃料等所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予以抵扣,减少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税收额。

因此,从交通运输业整体上看,营改增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但是有可能存在行业内的某些个别企业存在不降反而上升的现象,因此有些企业的进项税的抵扣规定是不同的。

营业税改征收增值税对企业税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企业征收增值税的税率以及企业购买的进项是否可以抵扣。

另外与企业所处行业的利润率以及抵扣进项占企业营业成本的比例大小有关系。

企业征收的增值税主要是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销项税直接由企业当期经营的主营业务收入乘以适用的增值税率决定的,进项税的金额大小取决于企业购买服务或者资产等可以带来增值的空间部分以及营业成本中进销项税额之差所占的比例大小。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营改增的政策适用于征收的税率较低,利润率较低,进销项税额之差占营业成本的比值较大的企业。

并有相关的资料数据证实了这一断定,因此,该结论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针对一些征收的税率较高,并且利润率较高的,进销项税额差占成本较小的企业其税负政策变更后,企业税负有所上升。

同时,也存在一些企业税收政策变更后,企业税负基本没有变化比如一些机场企业等。

针对现代服务业来说,税收政策的变化与其他行业又有所不同。

现代服务包括的范围较广,主要有文化创意产业、咨询服务行业、物流运输辅助行业等等,在部分现代服务业实施试点政策以后,一般按照6%的税率进行增值税的征收。

相对之前大多数现代服务业5%的营业税有所上升,仅仅提高了1%,但是企业外购的服务或者各项材料和设备、固定资产等等取得的进行税额可以予以抵扣,并且抵扣通常是按照17%的税率进行抵扣,因此相对而言,企业整体缴纳的税收额还是减少了。

另外,09年增值税改革后,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予以抵扣,但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必须是外购的,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是不予以抵扣进项税的,因为租赁企业本身缴纳的营业税税种,本次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增加了租赁企业的增值税征收范围,将租赁的固定资产予以抵扣进项税额,并且规定其适用的税率为17%,同时并出台规定租赁业中一般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所应缴纳的增值税实际税收额超过3%的范围内的均可以在当期征缴当期返还的税收优惠,因此,营改增的试行促进了租赁业的蓬勃发展。

四、结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收政策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对当前税收政策的创新与优化调整,使我国企业的税务征收机制更加合理和科学,避免了重复纳税的缺陷,降低了企业进行再生产环节中产生的税务压力,尤其对于发展前景较好的第三产业,减轻了第三产业的税收额,直接为企业节省了营业成本,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税收优惠。

尽管本次改革对各个行业不同企业产生了不同的税负影响,但是,从整体上分析多个企业的税负变化,并结合大量数据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并且参照企业真实的经营业务中应交税额的变化,证实了该项政策从整体上缩减了企业承担的税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税务环境。

尽管存在一部分企业的税收压力增大,但是随着试点的大范围展开后,对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利大于弊。

因此,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推行进步,其对企业成长产生的效果需要时间和具体比较数据结果的检验。

今后仍会跟进资料和数据的比较分析和研究,连续性的对营改增的效果进行跟踪对比研究,便于我们考量营改增是否真正为纳税企业带来税负压力的减轻。

当前政策试点行业范围较窄,试点城市尚未完全放开,因此,尚缺乏最终的考量依据,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和探讨。

参考文献:[1]李俊利. 增值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商洛日报.2009-02-23 (002).[2]岳付玉,黄海京,刘畅,胡萌伟.营改增:帮你算笔明白账.天津日报.2012-05-01 (005).[3]王丽英.专家解读:增值税改革不意味税负降低.财会信报.2011-03-28 (a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