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转型升级内涵路径研究_蒋兴明

产业转型升级内涵路径研究_蒋兴明


图 1 产业链
作者简介: 蒋兴明 ( 1969 - ) ,男,有色金属冶金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研究方 向为冶金能源。
43
2. 产业链转型升级解析。图 1 所示的产业链中, 环节囊括在本公司的全球生产和营销网络中或由本公
不同环节的重要性不同, “前端环节” 和 “后端环节” 司严格控制,非核心零部件生产、原材料、加工、组
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颠覆性技术的运用是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中国居民所申请或者获得 授权的专利所代表的技术不是或者只有少部分是基础 性、前沿性、战略性、颠覆性的技术,虽然能够进入 运用环节但是效用较低 2012 年,中国发明专利的综合 质量、创造质量、经济质量都位居世界第 8,低于美 国、日本等发达 国 家 乃 至 新 兴 工 业 化 国 家 韩 国②。 发 明专利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缺少在基础性、 前沿性、战略性、颠覆性技术方面的突破,在技术创 新层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度还不够。国家知识 产权局 2011 年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高校专利实施率不 足 30% ③,另有资料显示中国大量的专利授权来自高
国对全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增加,这主要通过本国跨国 值流程便是价值链。
公司的全球创造、生产、销售网络来实现。
2. 价值链转型升级分析。
( 1) 向核心环节延伸———产业链转型升级方式之
价值链转型升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附加值数
一。向核心环节拓展是指产业链的原材料生产、产品 量增加,这是较低级层面的价值链转型升级; 附加值
法的主要来源; 协同创新是创新过程的重要组织方式。 具体来说: 原始创新主要指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领域 的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从外部引进技术,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创新; 集成创新是指将已经存在 的单项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和工艺 的过程;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充分合作, 充分发挥各 创 新 主 体 和 创 新 要 素 的 作 用 以 实 现 创 新。 技术突破有可能由企业独立完成,也可能由企业和高 校等研究机构协作完成,还有可能由高校或其他研究 机构单独进行。
运营环节。虽然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可能分布在不同国 加值的要素贡献不同,设计和研发等环节知识、技术
家,但是跨国企业可通过其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掌控 对附加值贡献较大,制造、加工环节劳动对附加值贡
产业链的所有环节。掌控全产业链对一个国家产业发 献较大,销售环节管理的贡献较大; 3) 附加值产生的
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可将诸多外部成本 效率不同,即单位投入所产生的附加值不同; 4) 附加
制造、组装等边缘环节的企业向两端的产品设计、研 质量改善,这是较高级层面的价值链转型升级。
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物流、销售等核心环节延伸。
( 1) 附加值数量增加———国民经济繁荣的重要标
掌控核心环节能够提高一国经济的生命力和竞争 志。附加值数量增加是指,在一个经济体内,通过生
力。产业链核心环节的企业由于掌握了整条产业链的 产过程创造的价值增加。附加值数量增加不考虑附加
关键词: 产业; 转型升级; 内涵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产业链转型 升级、价值链转型升级、创新链转型升级、生产要素 组合的转型升级所形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链转型升级 是指产业从边缘环节向核心环节延伸,并取得对全产 业链的掌控力; 价值链转型升级是指从价值链低端向 高端延伸; 创新链转型升级是指产业技术实现原始创 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四个 方面的升级,突破一批共性、核心、关键技术; 不断 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形成新 产品、新服务、新业态; 生产要素组合转型升级是指
图 2 创新链 2. 创新链转型升级的内涵。 创新链转型升级是指: 产业技术实现原始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四个方面 的升级,突破一批共性、核心、关键技术; 不断应用 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形成新产品、 新服务、新业态。 创新链转型升级的含义可分为两个层面: 其一, 技术突破层面,是指实现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 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四个方面的升级,突破一 批共性、核心、关键技术,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产业 链上游; 其二,技术运用层面,是指不断应用基础性、 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的技术,形成新产品、新服 务、新业态,技术运用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环节。 ( 1) 技术突破。十八大报告指出 “坚持走中国特 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 消化吸 收 再 创 新 能 力, 更 加 注 重 协 同 创 新 ”。 原 始 创 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是新技术、新方
设计、研发能力、制造技术、管理方法等,具有较强 值的行业分布、要素贡献,也不考虑附加值在价值链
的竞争力,不易被替代,在全球产业链中有较强的话 各环节间的分布,更不考虑附加值在财富分配环节是
语权; 而边缘的原材料生产、产品制造、组装等环节 如何在各国之间分配的。附加值数量增加是价值链转
依附于核心环节而存在,其生存发展受核心环节的牵 型升级的第一层含义,意味着微观经济主体通过生产
价值分配环节获得较高份额,才能够保证国家经济安
( 2) 附加值 质 量 改 善———国 民 经 济 提 质 的 关 键。
全。
价值链不同环节所产生的附加值存在 “质” 的区别,
( 2) 掌控全产业链———产业链转型升级方式之二。 主要是指: 1) 产生附加值的行业不同,或产生于设计
全产业链是指产品到达最终需求者所经过的所有生产 行业,或产生于制造行业,或产生于销售行业; 2) 附
制较重。在外部经济不景气时,核心环节的企业可通 经营活动创造的价值总和增加。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生
过各种方式度过难关,而边缘环节的企业则很可能由 产和销售网络的延伸,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逐年增
于需求不足、资金链断裂而减产或停产。
加,对东道国的附加值存在正向的贡献,这是诸多发
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占据了大多数产 展中国家附加值上升的重要原因。
是指产业链的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营销等核心 国所设分公司对中国的产品附加值带来贡献的同时,
44
却很 少 带 来 中 国 国 民 财 富 的 实 际 增 加。以 苹 果 的 Iphone,Ipad 产品为例说明,以上两种产品各自销售利 润的 58. 5% 和 30% 都由苹果公司所获得,而从事绝大 多数苹果产品组装的中国大陆只获得以上两种产品利 润的 1. 8% 和 2% ①。
内部化,在国际竞争中还能避免来自各个环节的牵制 值分配不同,主要指跨国公司所产生的附加值在东道
和排挤。
国和母国之间的分配不同。
掌控全产业链并不意味着产业链所有环节的生产
提高附加值对本国国民经济的实际贡献度,最终
和运营都要由单独一家公司及其各地子公司进行,而 带来国民财富的实际增加。目前,国外跨国公司在中
业的核心环节,比如: 大飞机制造的核心环节由美国
在国民经济处于下行轨道时,采取措施稳定经济波
和法国掌控; 电子产业的核心环节被美国、日本、韩 动,保证经济附加值处于较平稳的状态,避免其急剧下
国等国家掌控; 汽车产业的核心环节主要被美国、德 行,是价值链转型升级的第一要务和保证。中国的经济
国、日本所掌控; 信息产业的核心环节主要被美国掌 附加值虽在发展中国家中领先,但是与美国、日本等发
各种创新方式的运用,旨在突破一批共性、核心、 关键技术。电 子 行 业 的 CPU 等 核 心 零 部 件 的 生 产 技 术、IT 行业的代码开发能力、汽车行业的发动机生产 技术、销售行业的物流调配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都是 共性、核心、关键技术的典型。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 如 IT 界的微软、谷歌,电子界的苹果、三星,汽车界 的大众、通用、福特、丰田等,销售界的沃尔玛、家 乐福都是因为掌握了共性、核心、关键技术才能保持 长久的竞争优势。世界主要工业强国之所以能在特定 的产业引领世界,也是因为在这一产业内的企业掌握 了共性、核心、关键技术并具有源源不竭的创新力。
提高技术、管理、知识等高端生产要素在要素组合中 的份额。
( 一) 产业链转型升级 1. 产业链。产业链是诸多企业将产品或服务由存 在于人脑中的创意经过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形成最终 产品或劳务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诸多环节: 产 品创新、研发、设计等是 “前端环节”,原材料生产 和采 购、核 心 零 部 件 制 造、产 品 制 造、组 装 等 属 于 “中间环节”,物流、销售、售后服务等属于 “后端环 节”,不同环节由诸多不同的产业构成,如图 1 所示。
《经济问题探索》2014 年第 12 期
产业转型升级内涵路径研究
蒋兴明
(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 650093)
摘 要: 本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路径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是由产业链转型升级、价 值链转型升级、创新链转型升级、生产要素组合转型升级所形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链转型升级是指产业从边缘 环节向核心环节延伸,并取得对全产业链的掌控力; 价值链转型升级是指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 创新链转 型升级是指产业技术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四个方面的升级,突破一批共 性、核心、关键技术; 不断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 生产 要素组合转型升级是指提高技术、管理、知识等高端生产要素在要素组合中的份额。本文认为,产业转型升级 的路径主要有研发、品牌、标准、市场、政府。
控; 如此种种,不一而论。
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可以说,经济繁荣程度仍远远落
中国在多数产业上依然处于产业链低端水平,唯 后于世界领先国家,在当下国内经济处于下行通道的大
有掌控产业链核心环节,才能够保证一国经济具有强 环境之下,如何保证经济附加值平稳增长,避免经济衰
大的生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保证一国产业在最终 退,是中国价值链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