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语文学科

初一语文学科

初一语文学科阅读与写作:一、阅读名著《童年》《昆虫记》,各写一篇读书笔记。

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1.本书的概况:作者简介、内容概要;本书在表达、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等;2.本书的主要观点、意图;3.本书的精华部分或个人最喜爱的部分;4.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5.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5)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6.本书读后的收获。

二、作文三篇1“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请在对联中选择一物,以“我的之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写出真情实感。

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我的之爱2、作文:撇和捺互相支持就成了“人”,在人生的历程中常常离不了他人的支撑。

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倾诉;在急风骇浪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帮扶。

在时间的流逝中,总有人是你最想依靠的。

请以“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章。

要求:(1)是学习的困惑需要“你”的指点,是生活的艰辛需要“你”的支撑,是思想的贫乏需要“你”的浇灌,是心灵的苍白需要“你”的丰富……选哪方面内容来写由你自己定;(2)字数不少于550字。

(3)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4)文中涉及真实人名或班级请用“××”代替。

3、以“过年的味道”或“感受春节”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寒假作业(一)一、整理七年级上册书中易写错的字(60个)寒假作业(二)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 A淋浴器——随心所浴 ( ) B.咳嗽药——咳不容缓 ( )C.洗衣机——爱不湿手 ( ) D.蚊香——默默无蚊 ( )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

(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B “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

(豆腐渣:指质量差。

)C.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

(蛋糕:喻经济利益。

)D.小轿车的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 (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

)3.填空(1)“山穷水尽疑无路,”出自南宋诗人的《游山西村》。

(2)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宋代著名豪放派词人表达了“但愿人长久,”的美好愿望。

4.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答题。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在苍穹的太阳,一在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

A 。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戈壁滩上一棵白杨树,一寸寸谱烈军属着生的伟岸与执著。

我爱真诚,爱它如驿外断桥边竹篱般 B ;爱它如小桥流水般 C ;爱它如梅兰竹菊般 D ;爱它如兰亭集序般率真;爱它如高山流水般 E ;爱它如飞檐回廊般玲珑……⑴模仿前后的句子,在文中A处的横线上补写出相似的语句。

(2分)补写:⑵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B C D E 处。

①激越②淡泊③清静④高洁5.某校初一(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二、阅读与理解(一)阅读古诗。

完成6—8题。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这是代诗人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

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7.全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B、江枫/渔火/对愁眠C、姑苏/城外/寒山寺D、夜半/钟声/到/客船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写了三种现象:月落、乌啼、霜满天,巧妙而有层次地表明了夜泊的时间及感受。

B、“愁眠”指愁眠山,又名孤山;“江枫”指江桥和枫桥;“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

C、诗的后两句只写了“卧闻山寺夜钟”这一件事,却使全诗的神韵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

D、全诗在描写江南水乡秋夜里幽寂清冷的氛围中表现了羁旅者萦绕心中的缕缕轻愁,创造了情境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二)阅读《母亲河的自述》,完成18——21题。

(12分)母亲河的自述我叫黄河,全长5464公里,生于10万年以前,我的源头在青海巴颜喀喇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

千百年来,我哺育着炎黄中华儿女,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我认作民族的摇篮,称我“母亲河”。

从前,人们总爱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的是我含的泥沙大。

我每年要把16亿吨泥沙带走,淤在下游把河床担得老高,有人又叫我“悬河”。

这些我都没有办法,大自然就是这样安排了我,几万年也都这样过来了。

最近又有一句话说我——“跳进黄河洗不净”,我听了很伤心。

要是以前“洗不清”,澄澄泥沙就清了;现在洗不净,可事关我个人“品质”。

不知道最近大伙到我那儿看了没有,我中游支流的汾河、渭河、洛河、新蟒河、沁河都脏得不得了,有的地方简直成为“排污沟”,脏东西超了好几倍,连我周围的农民都嫌我臭,浇地时掩着鼻子干活。

前些年,我的水质都在三类以上,既能浇地,也能到机器里转转;现在好多河段的都不行了,就是放在池子里当景观用水,还有人提意见。

别人对我说,从来没有见过我这样脏过。

从三门峡以下到入海口,7个水质监测口,有6个说我脏。

他们对我说,中下游很多城市的饮用水都从我这里取,为了让人们喝得放心,处理脏东西花了好多钱。

我知道,今年这样脏,与缺水有很大关系。

去年开始,我从来没有这样干渴,我一年的来水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将近2/3,说是有实测记录以来来水最少的年份。

而向我怀里排的脏水却是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现在一年有42亿吨,相当于我今年的来水的一半,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成了“一碗水,关碗污”,根本消化不了。

可能有人问了,不是说不让往你那里排污吗?其实也有人管,但总有人偷偷地排,检查的人来了,少排点,检查的人一走,照排不误。

管这种事的也不好办,有人总结得很形象,叫“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

更何况,还有一些不肖子孙说是当地挣钱重要,我干净的事往后放放。

我听说,天津已经不用我了,我真羞愧。

人们费老大劲修了引黄济津的水渠,我却帮不了他们的忙。

要是再这样给我身上泼脏水,我这母亲河就变成臭水沟了。

救救我吧!9.仔细阅读全文,从母亲河的自述中,你获取了哪些主要信息?请回答。

(2分)⑴⑵母亲河自述为何“洗不清”的原因(介绍黄河自古以来含泥沙量大的特点)。

⑶10.你能从文中发现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我的理解:⑴⑵⑶11.细心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4分)⑴去年开始,我从来没有这样干渴,我一年的来水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将近2/3,说是有实测记录以来来水最少的年份。

(加点的短语能删掉吗?为什么?)⑵连我周围的农民都嫌我臭,浇地时掩着鼻子干活。

(请指出该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12.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3分)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

《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

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

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

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材料三:都是污染惹的祸⑴⑵⑶寒假作业(三)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亲爱的同学,你在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扬州。

(完成1-3题)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

(4分)读本书名:《》活动过程:⑴⑵⑶2.介绍家乡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武穴,名扬天下。

(3分)特产名称:广告词:3.探寻家乡节日风俗: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端午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

(3分)有关春节的习俗:有关春节的故事:二、阅读与理解(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6——8题。

(7分)【甲】乡愁(节选)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6.“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

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

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2分)7.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2分)最欣赏的句子:欣赏的理由:8.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3分)“我”的心理活动:“断肠人”的倾诉:(二)让我们走进“个园”,进一步了解园林的特点,感受一下“个圆”那生意盎然的“春景’,引人入胜的“冬景”。

完成9-12题。

①个园大门是浑圆的洞,两旁月台上满植纤纤翠付,那扶疏的竹叶就像无数“个”字,园名即由此而来。

据说黄至筠生平最爱翠竹,走遍天下寻觅珍奇竹种,个园极盛时期拥有150多个品种,现在仅存几十种。

你看,一片嫩嫩的竹丛,几支竹笋兀立其间,那挺拔的气势,生意盎然的神韵,时时刻刻 A 着春回大地的新绿葱笼的信息。

这里是个园的“春景”。

②最引人入胜的是个园的“冬景”。

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有两两相对的,有簇聚成团的。

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山。

宣石又名雪石,内含石英,石头表面像是蒙着一层薄薄的残雪。

在这里,无论何日何时,都能看见一群“狮子”在雪地里嬉戏,狮形假山后面有一道石粉墙,墙上错落地排列着三排十八个脸盆大小的圆洞。

初见的人不识个中奥妙,待到三九寒天,尖啸的西北风刮在墙上,在十八个圆洞之间连续折射穿越,便发生奇特的物理效应,整座粉墙就成为一架巨大的乐器, B 起苍凉沉郁的交响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