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计算机网络》考试试卷(1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请将答案填于第一项后面的表格,否则该题不得分。
1. 计算机网络拓扑通过网络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表示( D )。
2. A .网络层次 B .协议关系 3. C .体系结构 D .网络结构 4. 在TCP /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络的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 C )。
5. A .点-点连接 B .操作连接 6. C .端一端连接 D .控制连接 7. 在时间和数值上都是连续的信号的通信称为( B )。
8. A .数字通信 B .模拟通信 9. C .串行通信 D .并行通信 10. 一台主机的IP 地址为,子网屏蔽码为,那么这台主机的主机号为( B )。
11. A .4 B .6 C .8 D .68 12. 一台主机要解析的IP 地址,如果这台主机配置的域名服务器为,因特网顶级服务器为11.2.8.6,而存储与其lP 地址对应关系的域名服务器为,那么这台主机解析该域名通常首先查询( B )。
13.A.域名服务器B.域名服务器14.C.随机选择D.域名服务器15.用于将MAC地址转换成IP地址的协议一般为( B )。
16.A.ARP B.RARP17.C.TCP D.IP18.IPV6协议是为下一代互联网而设计的互联协议,其地址长度为( A )。
19.A.128位B.32位20.C.48位D.256位21.香农定理从定量的角度描述了“带宽”与“速率”的关系。
在香农定理的公式中,与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相关的参数主要有信道带宽与( B )。
22.A.频率特性B.信噪比23.C.相位特性D.噪声功率24.如果用户应用程序使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那么下面( D )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
25.A.数据链路层程序B.互联网层程序26.C.传输层程序D.用户应用程序27.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是: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 D )。
28.A.数据库软件B.服务器软件29.C.体系结构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30.在下面常用的端口号中,默认的用于FTP服务的TCP端口的是( C )。
31.A.80 B.23C.21 D.2532.以太网物理地址的长度是( C )。
33.A.6bit B.24bit34.C.48bit D.64bit35.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
城域网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 B )。
36.Ⅰ.多个计算机互联的需求Ⅱ.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37.Ⅲ多个广域网互联的需求Ⅳ.多个SDH网互联的需求38.A.Ⅰ B.Ⅱ39.C.Ⅰ和Ⅲ D.Ⅰ和Ⅳ40.在局域网交换机中,交换机只要接收并检测到目的地址字段就立即将该帧转发出去,帧出错检测任务由结点主机完成,这种交换方法叫做( A )。
41.A.直接交换B.存储转发交换42.C.改进直接交换D.查询交换43.关于因特网中的主机和路由器,以下( A )说法是正确的。
44.Ⅰ.主机通常需要实现TCP协议Ⅱ.路由器必须实现TCP协议45.Ⅲ.主机必须实现IP协议Ⅳ.路由器必须实现IP协议46.A.Ⅰ、Ⅲ和ⅣB.Ⅰ、Ⅱ和Ⅲ47.C.Ⅰ、Ⅱ和Ⅳ D.Ⅱ、Ⅲ和Ⅳ48.WWW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使用的协议为( B )。
49.A.HTML B.HTTP50.C.SMTP D.IMAP51.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需要指定一套复杂的协议集。
对于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是( B )。
52.A.连续地址编码模型B.层次结构模型53.C.分布式进程通信模型D.混合结构模型54.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两类,即共享局域网与( A )。
55.A.交换局域网B.高速局域网56.C.ATM网D.总线局域网57.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是( B )。
58.A.网络层与应用层的功能 B.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59.C.物理层与网络层的功能D.网络层与表示层的功能60.域名服务DNS的正向解释( A )。
61.A.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B.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62.C.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D.将域名转换为物理地址63.如果用户希望在网上聊天,可以使用Internet提供的( B )。
64.A.新闻组服务B.电子公告牌服务65.C.视频会议服务D.电子邮件服务66.异步传输模式(ATM)实际上是两种交换技术的结合,这两种交换技术是( B )。
67.A.分组交换与帧交换B.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68.C.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D.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69.下列关于虚电路交换不正确的是( B )。
70. A.虚电路交换各分组按发出顺序到达目的站节点B.虚电路交换用户双方独占物理电路C.虚电路是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方式D.虚电路交换属于存储转发交换71.采用“0”比特填充法进行位同步控制,同步位模式为01111110。
如果需要传送的比特串为0110,则经填充后,此比特串变为( C )。
72.A.011011 B.11111073.C.010110 D.00111074.URL写法正确的是( C )。
75.A.76.B.http01100100.B...01010100.00101001C...01101101.D...77.在数据封装过程中,传输层封装的数据单元叫做( B )。
78.A.数据包B.数据段79.C.数据帧D.数据流80.考虑线序的问题,主机和主机直连应该用下列哪种线序的双绞线连接( B )。
81.A.直连线B.交叉线82.C.全反线D.各种线均可83.如果某路由器到达目的网络有三种方式:通过RIP;通过静态路由;通过默认路由,那么路由器会根据哪种方式进行转发数据包( B )。
84.A.通过RIP动态路由B.通过静态路由85.C.通过默认路由D.都可以86.在TCP/IP网络中,传输层用什么进行寻址( C )。
87.A.MAC地址B.IP地址88.C.端口号D.主机名89.如果子网掩码是,主机地址为,则在该子网掩码下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主机( B )。
90.A.254; B.126;91.C.62; D.3092.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实现SMTP的主要目的是( C )。
93.A.创建邮件 B.管理邮件 C.发送邮件D.接收邮件94.Internet最先是由美国的( A )网发展和演化而来。
95.A.ARPANET B.NSFNET C.CSNET D.BITNET96.将单位内部的局域网接入Internet(因特网)所需使用的接入设备是( C )。
97.A.防火墙 B.集线器 C.路由器D.中继转发器98.下列关于TCP/IP协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99. A.TCP/IP协议是根据ISO/OSI标准制定的B.TCP/IP协议是由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开发出来的C.TCP/IP协议是关于传输层和网络层这两层的协议D.TCP/IP协议独立于硬件100.为了避免IP地址的浪费,需要对IP地址中的主机号部分进行再次划分,将其划分成两部分,即( A )。
101.A.子网号和主机号B.子网号和分机号102.C.子网号和网络号D.主机号和网络号103.下列哪个设备是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D )。
104.A.输入输出设备B.主计算机105.C.服务器 D.调制解调器106.按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三类( D )。
107.A.局域网、广域网与网B.局域网、广域网与宽带网108.C.局域网、广域网与ATM网D.局域网、广域网与城域网109.DHCP协议的功能是( B )。
110.A.客户自动进行注册B.为客户机自动配置IP地址111.C.使DNS名字自动登录D.为WINS提供路由112.局域网数据传输具有高传输速率、低误码率的特点,典型的Ethernet数据传输速率可以从10Mbps到( A )。
113.A.100Mbps B.1000bps C.lGbps D.10Gbps注意事项:单选题的答案必需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否则不得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意为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即边听边说技术。
2.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3.语法:语法说明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4.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分布在远程的数据终端设备而传输数据信息的通信系统5.本地地址:本地地址——仅在机构内部使用的 IP 地址,可以由本机构自行分配,而不需要向因特网的管理机构申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什么是IP地址什么是物理地址简要说明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1、IP地址:是IP协议为每一台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定义的一个32位长度的地址;物理地址:是计算机网络赖以通信的地址;2、区别:IP地址是网络层上的地址,物理地址是链路层上的地址;不同物理网络的物理地址格式不同,而IP地址格式相同。
2.试比较电路(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特点及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在数据传输前必须设置一条通路;分组交换是采用的存储转发方式。
3.TCP/IP网络模型从下至上由哪几层组成,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1)由网络接口层(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组成。
(2)物理层主要是为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按,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3)数据链路层主要是实现与“相邻节点”的无差错通信。
(4)网络层主要是在端节点和端节点之间实现正确无误的信息传送。
(5)运输层主要是完成从终端端点到另一终端端点的可靠传输服务。
(6)应用层是向网络使用者提供一个方便有效的网络应用环境。
4.试比较TCP和UDP协议的功能。
答:TCP和UDP都是互联网的传输层协议,其区别在于前者提供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而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传输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意味着一对主机之间必须先建立连接,然后才能传送数据,最后释放连接。
UDP提供的无连接的服务,UDP不建立连接,但不保证可靠和顺序,因而效率较高。
5.举例说明URL的格式与组成部分。
答: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格式为:协议名称:// 主机名:端口号/路径及文件名例如:协议名: 超文本传输协议主机名:路径及文件名:四、综合题(20分。
)1.某一网络地址块中有6台主机A、B、C、D和E,它们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如表2-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