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镇博爱调畜湖水系整治工程(圆形地下室)抗浮锚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单位名称:广东省电白建筑工程总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7月26日目录1 编制说明 (3)1.1 编制依据 (3)1.2 编制说明 (3)2 工程概况及特点 (3)2.1总述及现场概况 (3)2.2施工目标 (4)2.3工程概况 (4)2.4工程地质情况 (4)3 抗浮锚杆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7)3.1 抗浮锚杆设计要求 (7)3.2施工准备工作及测量放线 (7)3.3抗浮锚杆施工 (9)3.4 抗浮锚杆泥浆处理 (10)附图一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1)附图二施工平面布置图 (12)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1.1编制依据(1)圆形地下室车库项目(FGML组团)《桩基础平面图》、《桩承台大样图》、《预应力管桩施工说明》,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12-02;(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2009-1;(3)我公司质量体系文件;(4)我公司长期的基础工程施工经验;(5)合理的工期安排、保证安全、保证质量优良、降低造价的原则。
1.1.2满足施工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1.2 编制说明我公司有丰富的基础施工管理经验,预应力管桩及抗浮锚杆施工更是我公司的强项。
同时,我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优良的质量保证措施,强大的机械设备优势和实力,完全有能力圆满完成狮山镇博爱调畜湖水系整治工程圆形地下室车库锚杆工程的施工。
2 工程概况及特点2.1总述及现场概况地下室车库项目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博爱调畜湖水系整治工程境内。
本场地呈不规则状,总建筑面积约为14174.62㎡。
本工程为地下室停车库,拟建地上0层,地下设有2层地下室停车库。
场地处于丘陵地区地貌单元,原场地为残丘山地带,后经过人工推填,现况地形相对平坦。
现有场地为原建设项目临时生活办公区及加工场等,有部分市政、园林在建以及相关设施。
2.2施工目标工程质量:确保桩基工程质量合格,满足业主的要求。
工程进度:总工期暂定150日历天,开工日期以取得相应开工许可并正式施工开始计算。
安全生产:防止重伤,杜绝死亡,轻伤事故率为3‰。
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控制噪声、粉尘污染,控制污水排放。
文明施工:根据市政府有关“净、畅、宁”工程文明施工的要求,做好规范管理。
2.3工程概况地下室车库项目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博爱调畜湖水系整治工程境内。
本场地呈不规则状,总建筑面积约为14174.62㎡。
本工程为地下室停车库,拟建地上0层,地下设有2层地下室停车库。
场地处于丘陵地区地貌单元,原场地为残丘山地带,后经过人工推填,现况地形相对平坦。
现有场地为原建设项目临时生活办公区及加工场等,有部分市政、园林在建以及相关设施。
本工程设计抗浮锚杆为一类抗浮,一类锚杆抗拔力特征值为400KN,极限抗拔值为800KN。
2.4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勘察结果分析,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所揭露的第四系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冲积层、坡积层、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
现自上而下的地层顺序具体分述如下:1、表面土层(Qml)(1)素土“地层编号为(①)”灰红色、灰黄色,稍湿,松散状为主,主要由粘性土、风化石碎块组成,局部上部松土。
2、开挖层(Qal)(2-1)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②1)”灰色、土黄色、褐黄色,湿,呈可塑状为主,主要由粘粒组成,含砂粒。
(2-2)细砂“地层编号为(②2)”灰色、灰白色、浅黄色,饱和,松散~稍密状为主,局部中密,磨圆度较好,级配较差,成分以石英为主,混含较多粘粒。
(2-3)泥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②3)”深灰色、灰黑色、灰黄色,饱和~很湿,呈流塑~软塑状,主要由粉粘粒组成,混砂粒,含有机质,局部夹腐木。
本层部分地段为泥质土。
(2-4)粉质粘土(粘土)“地层编号为(②4)”浅灰色、灰白色,很湿,呈软塑~可塑状,主要由粉粘粒组成,粘性好,含有机质,本层局部地段夹中砂。
(2-5)泥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②5)”深灰色、灰黑色、饱和~很湿,呈流塑~软塑状,主要由粉粘粒组成,混砂粒,含有机质,局部夹腐木。
本层部分地段为质土。
(2-6)中砂“地层编号为(②6)”灰色、灰白色、浅黄色、褐黄色,饱和,松散~中密状,磨圆度较好,级配较差,成分以石英为主,混含较多粘粒。
(2-7)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②7)”灰白色、土黄色、褐黄色,湿,呈可塑状为主,主要由粘粒组成,含砂粒。
(2-8)中砂“地层编号为(②8)”灰白色、浅黄色、褐黄色,饱和,松散~中密状,磨圆度较好,级配较差,成分以石英为主,混含较多粘粒。
3、坡积层(Qdl)(3)粉质粘土(粘土)“地层编号为(③)”棕黄色、棕红色、土黄色,稍湿~湿,呈可塑状为主,主要粉粘粒组成,粘性一般。
4、残积层(Qel)(4-1)砂质粘性土“地层编号为(④1)”褐黄色、褐灰色、黄白色,湿,呈可塑状,主要由石英砂粒及粘粒组成,为基岩残积土,吸水后易软化。
(4-2)砂质粘性土“地层编号为(④2)”褐黄色、褐灰色、黄白色,湿,呈硬塑状,主要由石英砂粒及粘粒组成,为基岩残积土,吸水后易软化。
5、基岩(γ)(5-1)强风化泥岩“地层编号为(⑤1)”褐黄色、褐灰色,风化剧烈,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原生矿物除石英外,其余基本风化成土状,岩芯呈坚硬土柱状,岩质软弱,遇水易崩解、软化。
(5-2)强风化泥岩“地层编号为(⑤2)”褐黄色、棕褐色、褐灰色,风化强烈,岩石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呈显著变化,岩芯呈半岩半土为主,少量碎块状,质地较软,岩块手可折断,土状岩芯遇水易软化、崩解。
(5-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层编号为(⑤3)”灰色、灰红色、褐黄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为主、少量短柱状(RQD为差的),岩石总体破碎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Ⅳ,岩质较硬。
2.5工程地质地下水情况根据地层分布、岩芯观察及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场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冲积砂层(地层编号为②2、②6、②8)的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类型。
第四系土层中砂层为弱透水层中夹不连续强透水层。
基岩水量与基岩裂隙发育程度及连通性有关,勘察表明基岩裂隙一般,估计水量一般。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入和河流侧向补给,以侧向径流和蒸发方式排泄,其稳定水位随季节和降雨影响变化。
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位埋深为0.50~4.50m。
3 抗浮锚杆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3.1抗浮锚杆设计要求本工程抗浮锚杆为永久性锚杆,抗浮锚杆为Ⅰ类锚杆,Ⅰ类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400KN,锚杆成孔直径Ф200,锚筋采用4Ф28(HRB4000级钢)。
在进行锚杆施工前,应进行锚杆的基本试验,基本试验按《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的要求执行,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Ⅰ类锚杆为800KN,基本试验锚杆的数量均暂定4根,必要时再做调整。
Ⅰ类锚杆进入中风化岩不小于6.0m,必要时根据试桩的基本试验结果进行调整,此锚杆伸入底板约1.12m。
当持力层为各层夹杂情况,按如下原则进行代换:1、锚杆在强风化、中风化中的锚固长度换算关系为:1:0.15;2、锚杆在中风化、微风化中的锚固长度换逄关系为:1:1.53、锚杆总长度不小于1.12m,且进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2m锚孔成孔直径φ200;锚固体采用M30纯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5),采用二次压力灌浆成型,一次锚孔注浆压力为0.8MPa左右,二次锚孔注浆压力2.0~3.0MPa灌浆范围应控制在不使地层隆起,在一次注浆浆体初疑进行,可适当调整注浆压力。
抗浮锚杆采用4Ф28(I级)螺纹钢筋,使用前应预拉调直,锚杆沿孔深方向每隔1.0~2.0m米设对中支架一个(Ф32-2.5钢管L=80mm),钢筋接头需采用焊接,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3.2施工准备工作及测量放线3.2.1. 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前,组织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及设计、掌握施工程序及质量控制要求。
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通过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要求和安全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科学施工、文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3.2.2 机械设备和材料设备机械准备:根据场地条件,安排足够的设备,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在设备进入现场前,对机械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和调试,确保施工机械设备运转正常。
抗浮锚杆所需机械如下表:材料准备:为确保顺利施工,开工前做好各种材料进场计划表,按计划准时备料进场,并且保证各种材料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必须送检合格方可使用。
3.2.3现场准备开工根据现场情况安排好各种机械设备及材料堆放现场布设临时给水管线及电线。
对于现场抗浮锚杆的泥浆处理现场准备好泥浆的沉淀池,排污泵安装等措施。
3.2.4测量放线做好轴线控制测量,并引至护坡面加以保护。
依据轴线控制点施放锚杆点位,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核后方可施工。
3.3抗浮锚杆施工3.3.1施工流程图3.3.2主要施工控制参数(1)成孔深度:参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现场实际地质情况确定(进入中风化花岗岩层不小于2.0m);(2)成孔直径:不小于200mm;(3)注浆体:采用纯水泥浆(或M30水泥砂浆),水灰比0.5。
注浆为高压注浆,一次锚孔注浆压力为0.5MPa左右,二次锚孔注浆压力 2.0~3.0MPa灌浆范围应控制在不使地层隆起,在一次注浆浆体初疑进行,可适当调整注浆压力。
3.3.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测量放线、定孔位:控制点由专业测量工程师测放并引至基坑壁加以保护。
依据轴线控制点施放锚杆点位,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核后方可施工。
(2)、成孔:以钻机钻至预定深度,孔径150mm,钻机安放必须整平,钻杆垂直。
钻孔的深度应超过设计长度不小于50mm,钻孔记录应详细,完整对岩石锚杆应有判层记录确定其放岩深度。
钻孔完成后立即进行第一次孔内清孔,用清水进行清孔,直至流出清水为止。
(3)、锚杆杆体制作要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为了增加浆体对锚杆的握裹力,将3Φ25锚杆中间用Φ32-2.5镀锌管均布焊接分开(每隔1-2m焊100mm 长80mm镀锌管),并在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1~2m设置一个定位支架,保证杆体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