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学校共青团工作建议.doc

关于学校共青团工作建议.doc

关于学校共青团工作建议
新时期,共青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

要适应新情况、新任务。

拓展共青团的影响力、发展力,仅靠共青团自身的力量,仅靠共青团常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学校共青团需要造势,需要借势,需要借势造势。

一、共青团工作造势的必要性、原则、方法共青团需要造势。

所谓造势,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在群众中造声势,造影响。

一个政党、一个团体,不管有多么好的纲领,多么好的章程,首先需要人们认识你,了解你,然后才有可能接受你、支持你、拥护你。

共青团作为一个拥有光辉历史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曾跟随党在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取得许多辉煌的成绩,在青年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拥有极强的感召力。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社会公众的政治意识和组织意识有所淡化。

一些团组织没有及时顺应这种历史变化,仅限于常规工作和常规方法,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限于空洞说教。

一年甚至几年,一些团组织没有一次大型活动和重点、热点工作来吸引、凝聚青年。

随着共青团团对招生、入党、就业等与青年紧密相关的人生大事的政治优越性逐渐弱化,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凝聚力,在党政和社会各界中的影响力也就逐渐减弱。

由于缺乏影响力,一些基层团组织已处于瘫痪状态,许多群众不知道共青团在做什么。

在这种形势下,共青团既要做好基础工作,更要多做一些造声势的工作。

造势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增进人们的了解,增强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影响力。

造势可以展示共青团
的工作能力,增强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凝聚力。

共青团造势要坚持两项原则。

一是始终坚持围绕党政中心造势。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理所应当地负起中心工作先锋队,生力军的责任。

围绕党政中心开展一些有规模、有声势的工作,可以为党政中心工作的推进起到鼓与呼的作用。

脱离党政中心开展工作,就很难引起党政的关注,共青团工作就容易陷入自娱自乐的状态。

反之,就会受到各级党政的重视、信任和关心,增强团的政治实力。

二是始终围绕青少年成长成才造势。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

对青少年特别是对具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进行帮助,会对他们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共青团要凝聚青少年,就要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开展一些有声势、有影响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让他们在人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增强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地跟随团组织建功立业。

共青团造势要掌握两种方法。

一是要集中力量造势。

正如带兵打仗,优秀的指挥员总是集中优势兵力对敌实行各个击破。

全面出击,战线过长都是兵家忌讳的。

现在,各级团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要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好是不现实的。

团组织要勇于放弃,善于抓大放小,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在重点工作上造好势。

树立“要做就做最好”的观点,认真策划,精心组织,高水平地做好每一件重点工作。

如果共青团组织每年都能围绕党政中心,围绕青少年成长成才做好2—3件有规模、有创意、有影响的工作,就可以让社会各界感到团组织是活跃的,有生气的。

长期坚持,共青团组织就会在当地活跃起来,壮大起来。

当各个团组织都活跃起
来时,全团也就活跃起来。

二是要善于以小做大。

以小做大是造势一词的应有之意。

是共青团锻炼自我,不断创新的重要方法。

在许多中心工作中,共青团不在主战场,不是主力军,责任和压力不大。

共青团不能以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要有主动参与意识和政治敏锐性。

要充分发挥职能,善于从不起眼的小事着手,把党政关心而又无暇顾及的小事做成有规模、有影响的大事。

把小事做大,可以对党政中心工作起到拾遗补缺、推波助澜的作用。

把小事做大,可以为党政工作营造氛围,争取更多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二、共青团工作借势的必要性、原则、方法共青团工作需要借势。

所谓借势,就是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和影响来增强自身实力。

从古至今,无论带兵,从商亦或从政,凡善于借势者,均能成就大业。

借势可以节约资源,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借势可以迅速地凝聚有生力量,由弱变强,由小变大。

共青团非强力部门,但共青团从事的工作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工作,牵涉方方面面。

共青团更需要借势,需要借助各方的力量推进自身工作。

共青团借势需要把握的原则。

一是要坚持依法原则。

共青团作为生力军,预示着希望和未来,并且拥有丰富的政治、组织、人才资源。

只要沟通得当,比较容易获得各方面支持。

对共青团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力量均可借用。

一些具有非法利益的力量,往往需要借用共青团的名义,在公众中树立自己健康的形象。

为此,他们会给共青团更优惠的支持。

对于这些力量,共青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断不可借用。

二是要坚持诚信原则。

借势是为了获取有关方面的支持,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对象,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势压人。

共青团在对外合作中,既要考
虑自身利益,也要考虑合作者的利益。

要善于用借来之势,帮助合作者解决实际困难,让合作者感到与共青团合作是有利的,可发展的。

同时,要对被借势者负责,让被借势者感到共青团是认真干事业的,是能干事业的。

如此,才能持久地获得各方支持。

三是要坚持实效原则。

借势不是无为的炫耀和吹毛求疵,而是为了争取支持,优化环境,推动工作。

共青团要珍惜所借之势,把所借之势用到关键时候,关键事情上,使每一次所借之势都能发挥好的功效。

共青团要重点借好两种势。

一是借党政之势。

党政之势是共青团最可借用之势,也是最大之势。

借党政之势,就是争取党政领导多做指示,多参加活动,必要时帮助协调有关力量,解决具体困难。

借好党政之势,可以引起各方面重视,也为共青团的合作者搭建了向党政汇报工作,争取支持的平台,使合作者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加坚定与共青团的合作。

二是借青年人才之势。

共青团有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外围组织,吸引了各族各界优秀青年人才。

通过外围组织,各类优秀青年人才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支持。

共青团要整合青年人才资源,借用一部分青年人才之势为另一部分青年服务,最终团结凝聚青年人才为青年工作服务。

共青团每年评选推荐各级十大杰出青年,优秀青年企业家,青年致富能力,青年岗位能手等各类优秀青年人才,这些青年人才在事业中得到了共青团的认可和帮助,对共青团心怀感激之情。

借用他们之势为共青团工作服务,他们是愿意和支持的。

两类优秀青年人才分布在各行各业,在本单位,本系统是骨干,甚至是一把手,他们一旦支持青年工作,其能量是巨大的,全方位的。

借好优秀
青年人才之势,对促进共青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共青团工作要借势造势造势和借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造势是目的,借势是手段。

要想造好势,造大势,仅靠共青团自身的力量是困难的。

造势往往是一项大型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支持。

俗话讲,众人拾柴火焰高。

共青团广泛借用一切可借之势,则可使造势工作锦上添花,产生裂变效应。

从另一层面讲,造好势有助于借势。

声势造好了,可在社会各界中增加知名度,增强认可度,树立良好形象。

声势造好了,彰显出共青团的创新力、影响力、号召力。

这样一支充满朝气、锐气的团队,谁不支持它呢?因此,借势造势既是共青团把工作做大、做精、做强的必然要求,也是共青团凝聚团员青年,实现青少年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