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课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课)
执教人:海盐元济高级中学赵卫东
教材:人教版《物理》(必修Ⅰ)第三章相互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2、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方向、大小的判断和计算。
3、有关弹力、摩擦力的综合问题分析
方法与过程
1、通过相关案例的实际和运算体验促使学生更深的理解物理知识;
3、弹力
⑴.产生
⑵.方向
⑶.弹簧的弹力
胡克定律:f=kx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
思考与讨论1:
一根劲度系数为103N/m的弹簧,两端均受500N的压力作用时,长度为33cm,当不受外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
4、摩擦力
⑴.产生
⑵.种类
⑶.实例分析
(两种传送带,图片,简化物理模型,分析摩擦力)
思考与讨论2:
2、强调分析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意识;
2、本节课注重学生对问题情景的思考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考物理问题的习惯;
3、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促使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物理课。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方向、大小的分析、判断是重点;
一:重力
1、产生、大小、方向。
2、作用点:重心;
二:弹力
1、产生
2、方向
3、弹簧的弹力
三:摩擦力
1、产生
2、种类
3、摩擦力的相关实例
副板书:
(问题的分析与演算)
七、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结合课本尽量回忆相关知识。
2、让学生在实例中和分析、计算中体验物理知识、过程。
. .
2、涉及到这三个力的综合问题分析、处理是难点。
三、教学设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说一说: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和本课题的关系。(课本56、57页文字说明)
2、重力
⑴.产生、方向、大小
⑵.重心的概念
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跟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有关、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薄板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确定。
思质量为m的人站在倾角为θ的自动扶梯上上楼,试分析下列两种情形中,人的受力情况:
1.自动扶梯匀速上升;
2.自动扶梯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补充
四、小结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比较(表格)。
五、作业布置
课外讲义
六、板书设计
主板书:
重力、弹力、摩擦力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