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球科学概论 第7讲 地磁场RR
地球科学概论 第7讲 地磁场RR
27
28
6.地磁场的成因
地磁极倒转问题讨论:
(1)为何会倒转?【推理?】
a)极性逐渐消失,另一个方向逐渐增长;将对 动物(人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b);
b) 磁极缓慢迁移,直至倒转
29
6.地磁场的成因
地磁极倒转问题讨论:
(2)恐叠纪中晚期),灭绝于6500万年前
n=1的项,占全部磁场的80-85%,代表了地磁场空间分布的 主要特征。它相当于一个在地心按一定方位放置、磁矩为M 的偶极子所产生的磁场,称该偶极子为“中心偶极子”。 n>1的项,称为非偶极子部分
25
n
5.地磁场的特征
磁极倒转
磁极倒转的发现:
磁石磁性的测定发现许多岩石有与现今地磁场相反方向的 磁化。【思考题:岩石磁化的原因?】
由于地核基本上是由铁磁体(铁和镍)所组成的, 基本依据就是地核的这种特有成分及其球状对称的 形态。按照此假说,地核因其组成而自然成为一个 磁化体,由此也就决定了地球具有偶极特征的磁场 。
地核内的平均温度很高,远远超过了任一种铁磁性 物体的居里点,所有的铁磁性体都将在这一温度下 转变成顺磁性体,从而丧失其磁性。
4
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称地磁场 (Geomagnetic field)
1.引言
地磁场的形式
长期观测证实,地磁极围绕 地理极附近作缓慢的迁移, 例如 1961 年磁北极的位置为 北纬74.9°,西经101.0°; 到 1975 年 已 漂 移 到 北 纬 76.1°,西经100.00°。
磁场的表现形式为起止于地 球体的磁力线,磁力线的方 向表示磁场的方向,其密集 程度表示磁场强度大小。
变化磁场来源于地球外部(太阳),占地磁场的百分之几 到万分之几。
35
6.地磁场的成因
所有的地磁成因理论都必须要
一、能解释前述的地磁场特征才能认为是成功的
二、与地面观测一致
地磁场起源的成因假说
铁磁体假说 热电假说 双圆盘发电机假说
36
6.地磁场的成因
铁磁体假说(解释偶极性)
1.引言
地磁场研究历史
1870年,发明了磁探矿仪
1950 年,剩余磁化理论和古地磁学得到了极大 发展
磁 场 探 测 卫 星 : POGO ( 1965 年 - ) , MAGSET(1979 年 ) , Oersted(1999 年 ) , CHAMP(2000 年 ) , SAC-C(2000 年 ) , SWARM(2013)
37
6.地磁场的成因
热电假说(解释长期变化)
热电假说提出地磁场具有电性。并通过计算得出, 要形成今天的地磁场,需要约109A的电流强度。而 要在地核中形成电流,必须借助于外核物质的热对 流而在边界处产生电流,并进而因此产生磁场,也 就是“热电效应”。
热电假说克服了居里点造成的困难,却产生了新的 问题,那就是这种机制难以形成具有偶极特征的磁 场,并且这种机制是否能产生足够强大的电流以形 成地磁场,也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
第 7 讲
地磁场
申文斌 邓洪涛 罗佳 徐新禹
2014.5.16
1
提纲
引言
地磁要素
地磁场的组成
地磁场的空间形态
地磁场的特征
地磁场成因
地磁场的测量
地磁场应用
2
地磁场示意图
3
1.引言
地磁场的形式
近似一个放在地心的磁棒所 产生的磁偶极子磁场。有两 个磁极,地磁场S极位于地理 北极附近,地磁场 N 极位于 地理南极附近,但均不重合 。两磁极的连线称为磁轴, 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约为 11.5°。以地磁极和地磁轴 作为参考系定出的南北极、 赤道及子午线称为磁南极、 磁北极、磁赤道和磁子午线 。
5
1.引言
地磁场的形式
长期观测结果
()
6
1.引言
磁现象?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电介质体,在其自身内部和周 围空间产生磁场。
何以产生?【电流+自转】
7
1.引言
极光现象【论证:强烈碰撞,受激辐射;氧:绿】
8
1.引言
地磁场研究历史
古代中国( BC约 300 年):指南针 【四大发明 之一。四大发明:造纸(公元 105 );印刷(约 1000);火药(约750);指南针(403-201BC
12
2.地磁要素
定义
磁场强度:地表某点的地磁场强度 是个矢量,用矢量 T 表示。矢量 T 在 座标系的 xoy 水平面上及沿各座标 轴的投影H、X、Y和Z分别称为水平 分量、北分量、东分量和垂直分量 。
矢量T在水平面的投影H与x轴的夹角 (即T的方位角),称为偏磁角(D) 矢量T的倾角,称为磁倾角(I) 常用组合:(H,D,Z),(X,Y,Z),(T,D,I)
磁极倒转的过程:【思考题:磁极倒转过程是瞬时 完成的吗?】
磁极倒转的原因:【思考题:世界性难题】
26
5.地磁场的特征
磁极倒转
通常把保持一定的地磁极性的大阶段(大约相隔100 万年以上)称为极性期,把每个极性期内的短期转向 时间称为极性事件。如果根据不同时期岩石磁化的 方向排列出地磁场转向的先后顺序,并利用岩石同 位素年龄测定方法测出各个极性期和极性事件的延 续时间,就可以建立古地磁场转向年代表。
39
6.地磁场的成因
双圆盘发电机假说
单盘发电盘模型。
40
6.地磁场的成因
Glatzmaiers(1995)黄线:向外,蓝线:向内。 a模拟结束之前9000年;b模拟结束前4000年,从 地球表面看上去的地磁极倒转中间过程;c倒转后
42
7.地磁场的测量
地磁测量:应用地磁仪器观测某一测点独立的地磁 三要素 地磁台:在测点能连续记录地磁场随时间变化 野外测磁点:间断进行地磁要素测量。 卫星或者航空测量:CHAMP( 2000)、 SAC-C( 2000)、SWARM(2013年)
24
5.地磁场的特征
主磁场主要来自于一个等效的中心偶极子磁场
来源于地球内部,基本上稳定,只随时间非常缓慢变化的 成分,是地磁场的主要部分,也称为地球的基本磁场。
R n V (r , , ) ( ) (anm cos m bnm sin m )Pnm (cos ) n 1 m 0 r
;汉朝202BC-220)。第五发明:算盘(101个
世界发明之一)】
沈括(1090年):指南针的指向并不是正
南方,而是和正南方有个向东偏的夹角。
1.引言
地磁场研究历史
Gilbert(1600年):地磁起源理论 奥斯特(Oersted1820):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Faraday1821-31): 磁力线变化可产生电 Gauss(1839年):地磁场球谐分析方法 麦克斯韦 (Maxwell 1865) :麦克斯韦方程组, 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 】
垂直分量:35461.3nT;
水平分量34272.7nT。
15
3.地磁场的组成
地球空间磁场由两部分构成,包括源于地球内 部的内源场和源于地球上空电流体系的外源场。 (徐文耀,地磁学)
内源场是地球空间磁场的主要部分,占地磁场 99% 以 上,这部分磁场很稳定,只有缓慢的长期变化,进一 步分为地核场和地壳场。 地核场又称为主磁场,占 95% 以上,目前认为主要由 地球内部熔化了的金属核流动引起。地壳场又称为局 部磁异常场,由地壳磁性岩石产生,约占4%。 内源场还应包括外部变化磁场在地球内部的感应场。
22
4.地磁场的空间形态
在磁赤道附近,有一个特殊的界面,在界面两边,磁力线突 然改变方向,此界面称为中性片。中性片上的磁场强度微乎 其微,厚度大约有1000公里。中性片将磁尾部分成两部分: 北面的磁力线向着地球,南面的磁力线离开地球。
23
4.地磁场的空间形态
由于太阳风以高速接近地球磁场的边缘,便形成了一 个无碰撞的地球弓形激波的波阵面。波阵面与磁层顶 之间的过渡区叫做磁鞘,厚度为3~4个地球半径。
SWARM:三颗卫星, 2颗在460KM,1颗在 530KM
43
7.地磁场的测量
磁力仪 磁变仪
45
地磁经纬仪
8.地磁应用
导航 【信鸽】
保护层 【人类】
地磁勘探 【探矿】 地球内部物理 【研究内部参数】 短临地震预报 【压电效应】 古地磁学 【大陆漂移】
【思考题:衰减的原因?难题】
32
5.地磁场的特征
(1)主磁场的长期变化
非偶极子磁场的西向漂移
E.Halley 在 17 世纪分析地磁偏角发现,地磁场分布图,有 缓慢向西移动现象。 n>1以上的部分每年向西漂移0.2度。 有的地方在向西漂移,有的地方没有漂移。 【思考题:非偶极子磁场的西向漂移是否具有全球特征?】
33
5.地磁场的特征
(1)主磁场的长期变化
主地磁场的jerk
地磁场的长期变化的突然变化
图形上,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被jerk“分成几段”,而 在每一段内地磁场长期变化成线性变化趋势。
34
5.地磁场的特征
(2)变化磁场(短期变化)
除稳定的基本磁场及其缓慢的长期变化,地磁场还存在各 种类型的短期变化,叫做变化磁场。
【参考系问题?】
13
2.地磁要素
磁场强度单位:
1T(特斯拉:teslas)
=10000 G(高斯) =109 nT uT,mT
地磁场强度大约是0.5-0.6高斯
14
2.地磁要素
武汉地磁各地磁要素如下:
地磁总强度:49316.5nT;
磁偏角:-3.73°; 磁倾角:45.98°; 北向分量:34200.2nT; 东向分量:2227.9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