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

江苏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

江苏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院校名称: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举办部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江苏省旅游局填表日期:2015年11月1日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2015年11月填表要求一、依据批准立项的江苏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如实填写;二、各项目进度须明确年度目标、可检测指标及经费预算;三、按照本任务书格式填写,其中3A、3B、4A、4B须按照立项项目逐项填写,分项分页;四、用A3纸打印,一式5份。

目录1.项目基本情况续1续1预期目标:旅游管理:深入市场调研,融入“创业创新+”理念,形成2016级旅游管理“分类、分向、分段”的四个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分析专业国际化认证流程、评价要素等,为认证顺利通过奠定基础;形成适应市场、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编写1本教材,依托企业实践经验,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建设4门专业核心课程;总结专业实训周经验,编写1本实训指导书;加大对课程融通课程教学资料建设,丰富课堂教学,建立4门专业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包,并将其用于课堂教学,建设1门导游证考试课程的试题库。

烹饪工艺与营养:调研烹饪工艺与营养岗位群及所需的职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产学一体、工学交替、四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完成对口单招、“3+3”中高职衔接班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建设混合所有制订单班;制定专业国际认证计划;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项目课程,构建“模块分立,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与职业等级证书对接,校企共建课程标准,实现课证融合;完成“3+3”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2门;校企合作,共同编撰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3门;加强烹饪专业“3+3”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编撰“3+3”中高职衔接教材《烹饪基础实训》;启动1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酒店管理:在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体现创新创业理念的“五阶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专业中不同生源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依托校内教学酒店,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精英班;构建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立体化课程设置与纲要。

与企业合作基础上,完成《酒店导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开发《餐饮经营与管理》等3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借助行业企业资源,新编预期目标:旅游管理: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加大中高职、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认证体系,准备认证资料,进一步推动专业国际化认证工作;加大校企合作内涵建设,与校外实训基地嬉戏谷主题公园合作编写1套适应主题公园服务与发展需要的教材;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建设4门专业核心课程;总结前期实训课程经验,新编写2本实训指导书;继续完善课程融通课程建设,加大新课程资源建设,完善 2门专业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包,编制2门导游证课程的试题库和案例库,制作导游证面试课程的教学视频软件。

烹饪工艺与营养: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新增校企结合的混合所有制“订单班”1-2个;完成专业国际认证资料准备。

优化“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完善“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继续优化项目课程,新增“课证融通”课程2门;新增修订“3+3”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2门;完成《烹饪英语》、《营养配餐与设计》、《中国饮食文化》3门校企合作教材的出版;完成“3+3”中高职衔接教材《烹饪基础实训》的出版;编写《西式面点工艺与实训》、《中餐烹饪与实训》“3+3”中高职衔接教材校本讲义;开展1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酒店管理:实施“五阶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方案试行;现代学徒制精英班建设初见成效,完善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标准,修订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立体化课程设置与纲要,并根据实施现状调整部分课程设置。

实施《餐饮经营与管理》等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并建设《中餐服务》等3门实训课程和2门双语课程。

出版《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两门校企合作教材,新编《客房服务》等2本专业实训课程讲义,完成《餐饮经营与管理》等5门课程的企业生产实际案例库建设,并形成教学案例讲义。

空中乘务: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人才预期目标:旅游管理:工学交替,优化和提升“分类、分向、分段”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中高职、高本衔接工作,开展衔接教育实施效果论证工作;专业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认证;与嬉戏谷、中华户外网紧密合作,编写1套教材;发挥企业优势与企业共同建设2门专业核心课程;继续加大实训教学比重,注重实训教学资料建设,新编写2本实训指导书;推进实施课程改革;继续推进核心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再新建2门专业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包,编制1门导游证笔试课程的试题库,修订《导游服务技能》、《导游基础知识》前阶段已经建设课程试题库;建设高尔夫大赛视频资料库。

烹饪工艺与营养:将“产学一体、工学交替、四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推广至专业群内的其它专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顺利通过世界旅游组织专业国际认证;继续优化课程体系,总结课程体系实施成效;新增“课证融通”课程2门;完成校企合作教材《西式面点工艺与实训》的出版和“3+3”中高职衔接教材《烹饪营养与配餐》、《中餐烹饪与实训》的出版;完成1门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试点有序运转,总结“五阶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成效。

总结立体化课程设置与纲要实施成效,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并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总结《餐饮经营与管理》等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成效,开展3门实训课程和2门双语课程教学,完善实训课程和双语课程的课程标准。

完成《中餐服务》等4本新编专业实训教材出版;出版《餐饮经营与管理》等5等提升新教师双师素质,使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总比例达85%,提升教师语言能力,培养双语教师1名;吸纳整合优秀师资,创立教学、科研、竞赛及创新创业指导4类团队,加大团队培养,明确团队工作目标,形成团队工作任务,制定4大团队工作计划。

烹饪工艺与营养:建立专业双带头人制度,培养1名校内专业带头人,聘用1名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专业骨干教师1-2名。

通过境内外进修,提升骨干教师核心课程开发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参与校级以上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遴选优秀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以上;制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新聘用8名企业兼职教师,开展2次教学研讨活动,完善兼职教师师资库,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不低于45%。

酒店管理:引进或培养1-2名行业领军人才;培养1名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协助教师入选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重点培育2-3名骨干教师;制定并实施青年教师“接班人”计划。

建设“四双”型师资团队,派遣4-6名中青年教师赴企业顶岗实习或轮岗挂职,3-4名专业教师轮流参与校内教学酒店运营;建设5个企业教师工作站;培养1支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团队。

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获得1-2项校、省级信息化教学或微课比赛奖项;培养1-2名就业创业指导师;指导学生申报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项。

派遣教师赴国外标杆院校考察和访学;引进专业外教1名;组织教师英语教学能力提升强化训练营;组织教师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升国际化视野。

空中乘务:制定并实施专业带头人三年培养计划,确定1名专职专业带头人、1名企业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制定专业骨干教师三年培养计划,派遣2名专业骨干教师赴民航企业培训或参加企业实队培养,建立有效的团队激励机制,严格的团队考核评价和淘汰机制,不断吸纳新成员加入,形成更加合理师资团队。

发挥4类团队优势,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竞赛等相关工作。

烹饪工艺与营养:通过国内外对口专业进修、企业实践、青年教师指导、开展社会服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培养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骨干教师2-3名,在校级及以上教学大赛中获得奖项,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新创业实践等。

培养双语教师1-2名;实施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强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比赛;新聘6名企业兼职教师,续聘14名企业兼职教师,开展2次教学研讨活动,建立20人规模的兼职教师师资库,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不低于50%。

酒店管理:培养1-2名行业领军人才领导专业建设;重点培育2-3名骨干教师;协助教师入选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硕博学历教师比例由60%提升至7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由30%提升至35%,实施青年教师“接班人”培养计划。

建设“四双”型师资团队,派遣4-6名中青年教师赴企业顶岗实习或轮岗挂职,6-8名专业教师轮流参与校内教学酒店运营;培养1支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团队;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相关制度。

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获得1-2项省级信息化教学或微课比赛奖项;培养1-2名就业创业指导师;指导学生申报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项;派遣教师赴国外标杆院校考察和访学;引进专业外教1名;培养2-3名“双语”教学能手;邀请国外专家举办学术讲座;通过举办行业或学术论坛,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研究水平。

空中乘务:通过国内外对口专业进修、企业实践、青年教师指导、开展社会服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方案;派遣3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新建1个教师工作站;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提升专业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实施双师素质三年95%,形成符合高职教育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

提升教师外语教学和使用能力,新增双语教师1名,开设1门双语课程;完善4类团队的运营与管理,继续开展相关工作,发挥团队在教学、科研、竞赛、创新创业方面的建设优势,依托团队攻克校级以上重点教学、科研、竞赛、创新创业课题。

烹饪工艺与营养:继续推进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使专业带头人成为业界教学名师和行业大师;培养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骨干教师3-4名,1-2名教师入选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等;扩大教师到境内外企业挂职实践比例,完成双师素质教师3年培养计划,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总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新聘10名企业兼职教师聘用与培养,续聘20名企业兼职教师,开展2次教学研讨活动,建立30人规模的兼职教师师资库,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超过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