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二、诗词鉴赏考点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2、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3、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我省命题方向预测:难度不大,大多是选用绝句、律诗、词中小令为材料,新诗不设题。
三、江西省中考诗词鉴赏题考点探究•2011 落日怅望•唐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9、这首诗是日落时分遥望家乡所作,请写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______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_________。
(2分)•10、试说说“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2分)••(2010) 晚次乐乡县•陈子昂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
噭噭夜猿呜。
9.概括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
答案:异乡孤征10.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添无尽乡思之愁。
•粗犷、直抒胸臆。
(2009)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9、下列可以作为标题的一项(A )。
(2分)A 晚春B初夏C晚秋D初冬10、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
(2分)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有趣•(2008) 菩萨蛮[宋]高观国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6.这首词的上片写上篇写待月的心情,下片写赏月(2分)7.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2分)•8.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007)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王安石•〔其一〕柳叶鸣蜩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③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④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6.点明诗人重游西太一宫季节的诗句是:柳叶鸣蜩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7.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是通过写夏景来抒发感情的;•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则是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感情的。
(2分)•8.这两首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2分)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的,后来心情变得愁苦起来。
•2006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②。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
②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
青旗,酒家招牌。
沽,卖。
]•5、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农村风光。
(2分)•6、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2分)•破鸣点•7、“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思念亲人,思念家乡••四、总结常见考题类型•1、情感主旨题学习相关知识•熟知命题方式•2、表达技巧题掌握专业术语•3、锤炼词句题总结答题技巧•4、意象意境题努力的方向••五、题目形式答题技巧(一)——“情感”【题目形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心情)。
【答题技巧】1、、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2、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3、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4、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知人论诗)5、关注诗词的尾句6、破解典故诗词中的意象1.月——思乡,怀人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4.松——孤直傲岸。
5.莲——爱的象征。
6.梧桐——凄凉悲伤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8.秋蝉——高洁,悲凉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10. 杨柳——离情依依11.芳草——离恨12.芭蕉——孤独与忧愁13.羌笛——凄切之声14.乌鸦——衰败荒凉之兆常见题材的诗词中的情感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专业性的词语❖表露情感的词语: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
表意境的专业性的词语有:优美宁静、静谧祥和、优美恬静(田园农村风光诗),开阔雄浑、苍凉悲慨、(边塞诗),萧条冷寂、荒凉寂寥(羁旅思乡诗)。
练一练(2009陕西中考)(1)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答案】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2)(2007江西中考)题西太一宫壁二首王安石•〔其一〕柳叶鸣蜩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③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④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这两首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2分)【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之情(表现了词人对美好的乡村生活热爱之情。
)(3)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说说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4)古离别韦庄•晴烟漠漠柳毵毵(sān),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①毵毵(sān):形容柳枝细密下垂的样子。
②不那:无奈。
酣:酣畅痛快,兴致勃勃。
③玉鞭:华贵的马鞭。
云外指:即指云外。
云外,即言遥远的江南。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 (乐景写哀情)题目形式答题技巧(二)——表达技巧【题目形式】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题要点】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诗词常用修辞及表现手法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用典、借代等。
【常用表现手法】抒情方面: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描写方面: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多种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工笔白描等;其它方面:对比映衬、渲染烘托、以小见大、托物言志、乐景写哀、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抑扬等。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练一练1、2010年陕西中考)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问题: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持久,执着的站立姿态,形象的表现了他希望天晴的迫切心情2、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问题:分析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案: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课堂作业(任选一题做做)•五、课堂作业、一、(2010年山东济宁)绝句两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拟人;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2010年四川成都)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3分)答案:1、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
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题目形式】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题要点】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
练一练2009陕西中考)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20.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2分)(“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2008陕西中考)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宋孙觌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20、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2分)(诗人通过烟雨打湿黄昏的情景,生动可感地写出了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韵味。
)一、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作品中的一个”闹“字自古被人称道,说说它的妙用。
(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不仅表现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喜爱。
)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意象意境题理解:意境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思想感情)融合为一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导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
景情境好的意境常常“景中有情,情中含景”。
意象与意境是一实一虚,一真一幻;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内、神游其中。
他还用一个公式来阐明二者的关系:意境=意象+氛围概括诗歌意境的方法首先、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其次、从品味关键字词入手抓住意象的特点。
第三、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中这些意象给我们的感受。
第四、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幽深僻远、清幽明净、幽静平和、清爽幽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冷(凄)清、萧瑟凄凉、凄苦悲凉、凄凉冷落、旷远孤寂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瑰丽情新、安谧美好、清新自然、、迷离渺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