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谦虚话题的写作素材(一)
一、谦虚含义
★谦虚指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
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好为人师。
谦虚是一种品德,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
二、写作角度
★骄傲自满是无知的表现,即使学问高深,也应谦虚。
★居功自傲是自我毁灭,会丧失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谦虚会使人学到人生经验和处世方法。
★谦虚能让人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谦虚使人进步,因为只有熟悉到自己的不足才会去想办法弥补它。
★谦虚是进取和成功的前提条件。
★谦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谦虚受人敬重。
★谦虚也应讲究分寸,过分的谦虚就成了虚伪。
★人不能不分场合地谦虚,需要表现自己、推销自己时就不能再谦虚了。
三、名言警句
★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谦虚的人的时候,你马上就已经不是个谦虚的人了。
——列夫·托尔斯泰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
★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纳言》
★劳谦虚己,则附者众;骄倨傲慢,则去吾疾。
——葛洪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
★谦虚是最高的克己功夫。
——莎士比亚
★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
——尼采
★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冯梦龙《警世通言
★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自己的优点的,他们看出自己越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
——卢棱★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华罗庚
★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虚假的谦让一出现,真正的谦让就及时消亡。
——马克·吐温★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要一个骄傲的人看清他自己的嘴脸,只有用别人的骄傲给他做镜子。
倘然向他卑躬屈节,只会助长他的气焰,徒然自取其辱。
——
★一个真熟悉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坚固。
坚固才能老实。
——老舍★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傅雷
★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赫尔岑
★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
——魏征
★做点好事,待人要仁慈、宽厚;总之,用你的谦虚来避免厄运吧。
——巴尔扎克
四、经典素材
1、谦虚是一种美德(大树将军冯异)
《后汉书·冯异传》记载,东汉开国名将冯异为人非常谦虚谨慎,行军时,遇到其他将领,往往主动引车避道,走在他们的后面。
自己军中,号令整齐。
每逢宿营,其他将领一坐下来就争论功劳的大小,而他却独自一人靠着大树休息。
时间一长,军中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
有一次,光武帝刘秀将部队重新配备,将士们纷纷请求归属到“大树将军”的部下。
为此,刘秀特地多给了他许多人马。
★是金子总会发光。
后来汉明帝为开国三十二位元勋画像,把冯异排列在第十三位。
2、谦让是一种美德(戴震与他的老师)
清雍正年间,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
皇上召见时,他紧张哆嗦,不能对答,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
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
害,说得清清楚楚。
皇上大为兴奋。
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
”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
”皇上赞赏他的谦让精神,赐为翰林。
3、谦虚谨慎应该一以贯之(李自成骄奢毁功业)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
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的显赫,他的骄傲情绪一天天滋长起来,贪图享受,拒听忠言,居然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辉煌功业毁于一旦,落得个自身被害的结局。
4、伟人不居功自傲(牛顿临终遗言)
牛顿是科学史上的巨人之一。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他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光学;在热力学方面,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天文学方面,他创制了反射望远镜,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科学地解释了潮汐现象,预言了地球不是正球体;在数学方面,他是微积分学的创始人……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对他的伟大成就赞叹不已。
然而他自己却非常谦逊。
当他临终的时候,来探望他的亲朋好友在病榻边说:“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他听了“伟人”二字便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