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缝制通用质量检验标准2016

缝制通用质量检验标准2016

技术标准布套缝制通用质量检验标准编制:赵国辉审核:席鹏龙会签:刘兰丽/周良桂批准:李会祥平乡好孩子布套生产部二零壹六年三月二十四日修订记录布套通用质量检验标准1.范围本标准对本厂布套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Q/GTS B10043、定义布套区域的划分依据:按布套装配在相应产品上时外观、外露重要程度而规定布套的区域1区——视觉的焦点(主视面)2区——视觉的次焦点(次主视面)3区——被遮掩部分,不太注意,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看到4区——正常使用看不到,折洗、维修能看到的地方3.1推车类1区部位——前、中蓬、天窗盖、厚嘴唇、无棉垫的底垫正、前侧扶手内外面、前扶手面、跨带、踏脚披正、棉垫正、蚊帐纱、脚兜面、脚兜围边等;2区部位——后蓬、奶袋外、蓬头夹里、带棉垫的底垫正面、后侧扶手内面、底垫固定布、上靠背内、篮框侧面等;3区部位——底垫反(可卸式)、上靠背外、后侧扶手外、棉垫反、脚兜夹里、踏脚固定布、学步垫、蓝框底布,蓝托布等;4区部位——其它部位夹里布;底垫反(不可卸式)。

3.2床类1区部位——横头内外、奶袋外侧、侧面正反面、上侧扶手、横头扶手、板托横头、板托扶手、垫子面、床单正面、网眼、帐纱、套管、顶篷正面、双层布套的侧边及横头正面、床围正反面。

2区部位——板托底布、手提袋、垫子里。

3区部位——底布、顶篷反面、双层布套反面及底部、缩节管袋。

4区部位——垫子衬、其它部位夹里3.3推车类布套相邻部位:厚嘴唇与前蓬,前蓬与中蓬,中蓬与后蓬,奶袋与后蓬,开窗盖与中篷,座垫上接片与座垫,座垫与座垫下接片,下接片与踏脚板,胯带与座垫等。

3.4童床类布套相邻部位:侧面与横头、围栏内侧与床垫上表面、围栏内侧与床单上表面、奶袋与横头3.5受力部位接缝:指在使用过程中,需承受外加负载的接缝部位,如底垫与侧扶手接缝。

3.6非受力部位接缝指在使用过程中,不需承受外加负载的接缝部位,如前、中蓬的接缝。

3.7 缝合:指将一个部件缝在另一个具有较大面积的部件表面上,如丙纶带缝在靠背上。

3.8 外观疵点3.8.1 粗纱:比正常纱线粗(0.5~1)倍.3.8.2 竹节纱:比正常纱线粗(1-2)倍的短片段粗节.3.8.3 跳纱:经纱或纬纱跳过二根或以上的纬纱或经纱形成的布疵.3.8.4 断纱:经纱或纬纱在织物内断缺.3.8.5 露白:筛网眼堵塞或给浆不当等原因致使织物部分花纹缺色或露色底色.3.8.6 拖浆:色浆拖沾在印花织物的花型以外部分或使色浆细点溅到织物上.3.8.7 大小格:色织布中因设计错误或织造过程中断头未接、错接、投纬错误,造成格距不均。

3.8.8 横档:织物纬向呈现一条边缘以明显外观不同于相邻正常织物的档子.3.8.9 严重疵点:破洞、豁边、并列3根吊经及松经、0.5cm的锐边、金属等物织入、霉斑严重污渍等。

4.原辅料规定4.1 面料面料应选用符合企业标准规定的产品,满足公司产品性能要求。

4.2 辅料4.2.1衬料、镶料的尺寸变化率性能应与面料相适应。

4.2.2缝纫线的尺寸变化率性能,色泽应与布料相适应。

4.2.3钮扣、拉链带、丙纶带的色泽应与面料相适应(除特殊要求外)。

2)非装配部位:缝份要求控制6--12mm;在10cm长缝线缝份宽窄控制在1.5mm以内(但布料不能纰裂)卷尺C4缝线1)绗线直度A、1、2区,行线歪斜(Z型线)<5mm/30cm卷尺CB、3、4区,行线歪斜(Z型线)<7mm/30cm卷尺C2)抛线A、1、2区,允许轻微抛线(距离60cm目测)目测CB、受力部位不允许明显抛线目测B3)跳针A、1、2区,在30cm长度内,允许1个单跳目测CB、受力部位不允许跳针目测C4)断线接线A、1、2区,断线接线重叠长度3cm--5cm,接线缝线与原线偏差控制在1mm以内卷尺CB、3、4区,断线接线重叠长度不低于3cm,接线缝线与原线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卷尺C5)吃势(见图1)A、1、2区,允许存在轻微吃势不良(距离60cm目测)目测CB、3、4区,允许存在不严重吃势不良(距离60cm目测)(见图1)图1目测C 6)打裥A、1、2区,不允许打裥(见图2)目测CB、3、4区,允许存在轻微打裥,裥深小于1mm(距离60cm目测)(见图2)图2目测C5刀眼1)与车架等有装配要求的定位刀眼:缝制的对齐刀眼偏位≤3mm,(但不能造成缝制后成品外观明显劣形。

)卷尺C 2)与车架等无装配要求的布片相拼刀眼:缝制的对齐刀眼偏位≤5mm,(但不能造成缝制后成品外观明显劣形)卷尺C 3)篷头部位,上中下篷的布片相拼刀眼:缝制的对齐刀眼偏位≤3mm,(但不能造成缝制后成品外观明显劣形)卷尺C6反吐1)1、2区,允许存在轻微反吐(距离60cm目测,反吐≤2mm)目测C2)3、4区,允许存在不严重反吐(距离60cm目测,反吐≤3mm)目测C7左右对称性A、1、2区,部件外形不对称≤5mm(目测不明显)卷尺CB、3、4区,部件外形不对称≤8mm卷尺C8整止口1)1、2区,止口宽度要求控制在1.5mm -2.0mm卷尺C2)3、4区,止口宽度要求控制在1.5mm -3.0mm卷尺C9倒回针1)倒回针长度1、2区,倒回针长度 0.8-1cm(不能低于3针)卷尺C2)倒回针道数1、2区,倒回针道数控制在3--5道以内。

目测C3)倒回针重线1、2区,倒回针重线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卷尺C1 0滚边1)滚边止口A、1、2区,要求控制在1.5mm -2.0mm;(圆角处可放宽至1.5mm –3.0mm)卷尺CB、3区,要求控制在1.5mm -2.5mm;(圆角处可放宽至1.5mm –3.5mm)卷尺C2)虚滚A、1、2区,虚滚控制在2mm以内(内转角滚边控制在4mm以内)卷尺CB、3、4区,虚滚控制在4mm以内(内转角滚边控制在4mm以内)卷尺C 3)毛脱A、1、2区,用手拨无毛脱手CB、3区,距离60cm目测不允许有毛脱。

目测C4)劣形(见图3)A、1、2区,允许存在轻微劣形(距离60cm目测,不明显)(见下图)目测CB、3区,允许存在不严重劣形(距离60cm目测)(见图3)图3目测C5)滚边包住扣线A、1、2区,不允许有缝线外露目测CB、3区,露线允许存在宽度控制在2mm以内。

卷尺C6)滚边接头宽度A、1、2区,接头外口与原滚边偏差控制在1mm以内卷尺CB、3区,接头外口与原滚边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卷尺C封口缝线A、1、2区,封口缝线与原线控制在1mm以内卷尺CB、3、4区,封口缝线与原线控制在2mm以内卷尺C封口长度A、1、2区,距滚边接头两侧倒回针长度控制在2.0—3.0cm卷尺C1拷边1)拷边针距:11-13针/3cm;卷尺C3)接线A、1、2区,接线缝线与原线偏差控制在1mm以内卷尺CB、3、4区,接线缝线与原线偏差控制在1.5mm以内卷尺CC、接线长度控制在2cm--3cm;终点不要求倒回针卷尺C4)订商标不允许泻针或缝牢字体目测C5)订商标未订牢,脱落目测A(不完全脱落的为B类)1 5订丙纶带1)止口宽A、1、2区,止口要求控制在1.5mm -2.0mm卷尺CB、3、4区,止口要求控制在1.5mm -2.5mm卷尺C2)倒回针A、长度控制在1.0cm—1.5cm(不能低于3针)卷尺CB、起终倒回针要求不低于三道(倒回针不少于3针);卷尺BC、安全固定部位:203线要求三道、403线要求五道目测B3)订丙纶带未订牢,脱落目测B(若为腰带和肩带脱落则为A)1 6装拉链1)装拉链弄堂宽度1、2区拉链弄堂宽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卷尺C3、4区拉链弄堂宽偏差控制在3mm以内卷尺C2)起弓(见图4)1、2区不允许有明显起弓现象(注:直线拉链30cm低于2个弓,高度低于5mm)(见图4)图4目测C3)开启功能拉链尾不影响拉合手B4)拉链自锁功能用手平拉拉链码带,拉链头具有自锁功能。

手B1嵌线1)A、1、2区嵌线宽度偏差≤1mm卷尺C7宽度B、3、4区嵌线宽度偏差≤1.5mm卷尺C2)外观允许存在轻微劣形(见图5)图5目测C1 8缺件、缺工序1)缺部件目测A2)缺工序A、涉及强度或装配牢固性的缺工序(例套结少,装配丙纶带没有倒回针)目测AB、非涉及强度或装配牢固性的缺工序目测C三、外观1用线用线颜色与布套封样件色差目测不明显(色差控制在2/3级以上)。

目测C2色差A、同一布套相邻部位色差控制在4级以上;灰色样卡CB、同一布套不相邻部位色差控制在3-4级以上;C、行棉与单布色差控制在3-4级以上;D、行棉、单布与滚边色差控制在3级以上;E、外销:同批布套色差控制在3-4级以上;内销:同批布套色差控制在3级以上3格斜A、 A、条格布:外销:1、2区控制在3%以内;3、4区控制在4.5%以内B、内销:1、2区控制在4.5%以内;3、4区控制在6%以内卷尺CB、染色布:纬斜不能引起明显外观缝制不良(一般以控制在6%以内为参考)卷尺C4污脏A、污脏(包括点印、划粉印、污迹、油污、搭色等):1、2区,距离60 c m看要求在5秒钟内看不出来;3、4区,距离60 c m看要求不明显(如3、4区装配后部位为不可拆卸,可不作此要求)目测CB、锁眼点印:距离60 c m看要求不明显目测CC、污脏经擦洗过后需无明显水迹印、潮湿现象目测C5破损A、破损(包括磨损、损坏等)1、2区,不允许目测BB、3、4区,距离60 c m看要求在5秒钟内看不出来;(如3、4区装配后部位为不可拆卸,不严重的破损可不作此要求)目测C6起皱、劣形(见图6)A、1、2区,轻微起皱、劣形(距离60cm看,不明显)图6目测C7布料1)使用的材料不对(与RTP及工程资料核对)目测B 2)使用的织物方向不对(必须事先核对)目测B(无明显图案的C) 3)布疵A、1、2区,在5秒钟内看不出来布疵(距离60cm看)目测C8喷胶绵外钻1、2区,不允许外钻目测B9擦伤1、2区,允许存在轻微擦伤(距离60cm看,在5秒钟内看不出来)。

目测C1针眼1、2区,允许轻微的外露针眼(距离60cm目测不明显)目测C1 1内拼缝缝头1、拼缝缝头倒向,底层深颜色布料不允许透在浅色布料表层上(易造成外观视觉误认为是脏污);2、浅色布料拼缝内工艺要求剪开的刀眼不允许透在浅色布料表层上(缝头倒向深色面)目测C四、尺寸和公差(具体参照RTP)(若有图纸公差按图纸,若无则按以下的2公差规定)1尺寸有图纸的参照图纸,无图纸的参照RTP卷尺B (非紧装配的尺寸为C类)2公差(若图纸有公差则按图纸,若无则按以下的公差规定,无图有RTP的也可参照以下的公差规定)公差符合标准:《布套制图》Q/GTS A0023-1999Aa.注明公差的按公差范围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