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操作系统(以WinXP为例)一、WINDOWS的发展简史WINDOWS是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在1985年11月发布的第一代窗口式多任务单用户操作系统软件,它使PC机开始进入了所谓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时代。
1990年5月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3.0,它的功能进一步加强。
随后1992年4月WINDOWS发表3.1版,而且推出了相应的中文版。
1995年8月,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
1998年6月,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的改进版WINDOWS98。
2000年2月,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2000。
2001年10月,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 XP。
2003年4月,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 2003。
2007年1月30,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 VISTA。
2008年2月,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 2008。
2009年10月22号,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7。
二、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1、WINDOWS的启动:开外设→开显示器→开主机电源(POWER)2、WINDOWS的退出:关闭所有应用程序→单击开始→单击关闭计算机→单击关闭→关显示器→关外设。
三、WINDOWS的基本操作1、WINDOWS的桌面组成⑴桌面(desktop):是指WINDOWS启动成功后的整个屏幕区域。
⑵图标:是代表程序、文件(夹)、打印机信息和计算机信息等的图形,称这些图标为对象。
这些对象被打开后就成为窗口。
桌面上出现的图标会因WINDOWS的安装方式不同或计算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㈠我的文档:存放用户个人文档。
㈡我的电脑: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进行磁盘、文件夹和文件操作;配置计算机的软、硬环境。
㈢网上邻居:如果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上,桌面上就会有一个网上邻居的图标,通过它可以访问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共享其他计算机的资源。
㈣回收站:暂存被用户删除的文件、文件夹等内容,以便在需要时恢复。
㈤INTERNET EXPLORER:用来浏览网页信息。
㈥快捷方式:左下角带小箭头的图标,是为了方便使用而复制的指向系统中某个对象的一个快捷指针。
⑶任务栏:通常在桌面最底下一栏,用于显示当前打开的窗口或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按钮。
2、鼠标操作指向:将光标移到某一个操作对象上,是所有鼠标操作的基础,通常会显示该对象的有关提示信息。
单击:指向对象后,按左键一下放手,用于选定对象或执行某个操作命令。
双击:指向对象后,快速连按左键两下放手,用于启动程序或打开窗口。
拖移:指向对象后,按左键不放,拖到新位置放手,用于移动对象或缩放对象。
右击:指向对象后,按右键一下放手,会弹出一个关于该对象操作的快捷命令菜单。
中键:上下拨动,用于滚屏或在图形设计软件中缩放对象。
框选:按左键不放拖,拖出一个虚线框,框内对象都被选中,用于选定连续多个对象。
其它:三击、左右键同按等。
3、桌面操作:⑴添加新对象:㈠文件夹:右击桌面空白处→指向新建→单击文件夹→输入名称→回车(ENTER)。
㈡快捷方式:①CTRL+SHIFT不放,直接从别处将对象拖移到桌面,先放鼠标,后放键盘。
②右击对象→指向发送到→单击桌面快捷方式。
③右击桌面空白处→指向新建→单击快捷方式→单击浏览→单击我的电脑前的+号→单击X盘前的+号→单击X文件夹前的+号→直到找到对象后单击→单击确定→单击下一步→输入名称→单击完成。
㈢空白文档:右击桌面空白处→指向新建→单击任一种所需的文件类型→输入名称(不要动扩展名如.docx.txt.cdr等)→回车(ENTER)。
⑵删除对象:㈠拖移对象到回收站即可。
㈡右击对象→单击删除→单击是。
㈢单击对象→DELETE→回车。
⑶找回被删除的对象:双击回收站→直接将对象拖移到桌面或单击对象→单击文件→单击还原或单击对象→单击还原此项目或右击对象→单击还原。
⑷清空回收站:右击回收站→单击清空回收站→单击是。
⑸排列图标:右击桌面空白处→指向排列图标→单击四种排列方式之一即可。
⑹图标更名:右击对象→单击重命名或单击对象→F2或单击两下标签→输入新名称(不要动扩展名)→回车。
⑺更换快捷方式图标:右击对象→单击属性→单击快捷方式→单击更改图标→单击一中意图标→单击确定→单击确定。
更换系统图标:右击桌面空白处→单击属性→单击桌面→单击自定义桌面→单击某一个系统图标→单击更改图标→单击一中意图标→单击确定→单击确定→单击确定。
⑻更换桌面背景:右击桌面空白处→单击属性→单击桌面→在列表框中单击一中意图片(如不满意单击浏览→在查找范围中选择存放图片的文件夹→单击一中意图片→单击打开)→单击确定。
⑼设置图标标签背景透明:右击桌面空白处→指向排列图标→单击取消勾选“在桌面上锁定WEB项目”→右击我的电脑→单击属性→单击高级→单击第一个设置→在自定义列表框中单击“在桌面上为图标标签使用阴影”→单击确定→单击确定。
⑽任务栏:㈠移动:拖移任务栏到桌面四周即可。
㈡缩放:将光标停放在任务栏边缘自动变成双向箭头→拖移即可。
㈢设置属性:单击开始→指向设置→单击任务栏和开始菜单或右击任务栏空白处→单击属性→单击选项前的方框可设置锁定任务栏、自动隐藏任务栏、将任务栏保持在其它窗口的前端、分组相似任务栏按钮、显示快速启动、显示时钟、隐藏不活动图标等→单击确定。
(11)隐藏/显示图标:右击桌面空白处→指向排列图标→单击显示桌面图标4、开始菜单:右击开始按钮→单击属性→单击经典[开始]菜单→单击确定。
WINDOWS UPDATE:进入MICROSOFT网站下载系统补丁,以使WINDOWS系统更加强壮。
程序:包含WINDOWS中可运行的程序。
文档:包含最近操作过的文档名称记录。
当下一次要使用时,可以直接单击文档名称。
可用开始→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开始菜单→自定义→清除→确定两次来清除这些文档记录。
设置:主要用作系统的各项设置,包括任务栏、网络连接、打印机及控制面板中所有的设置。
搜索:用来查找计算机中的文件或文件夹。
F3帮助和支持:打开windows系统的帮助和支持中心窗口。
F1运行:指定要运行的程序,直接在文本框中输入要运行的命令即可。
+R注销:当前用户退出系统,以另外用户的身份重新登录。
关机:结束所有运行的程序,关闭或重新启动计算机等。
5、窗口⑴窗口的组成①窗口边框:构成了窗口的大小。
②标题栏:显示窗口的名称等。
③菜单栏:列出了应用程序的各种功能项。
④工作区:用于显示和处理各种工作对象。
⑤滚动条:当工作区容纳不下窗口要显示的信息时,就会出现窗口滚动条。
⑥状态栏:用于显示当前窗口的一些状态信息。
⑵窗口的操作①窗口的最小化、最大化、向下还原:单击标题栏右端相应的按钮即可。
②窗口的关闭:ALT+F4或单击标题栏右端相应的关闭按钮或双击控制菜单图标或文件→退出(关闭)或右击任务栏窗口按钮→关闭。
③移动窗口:在还原状态下拖移窗口标题栏即可。
④缩放窗口:在还原状态下将光标移到窗口边框上,当光标自动变成双向箭头时,拖移即可缩放窗口。
⑤多窗口的切换:ALT+ESC或ALT+TAB或单击任务栏上对应窗口的按钮。
⑥多窗口的排列:右击任务栏空白处→层叠窗口或横向平铺窗口或纵向平铺窗口或显示桌面等。
⑦窗口的复制:ALT+PRINT SCREEN,一定要粘贴出来才能看到效果。
如抓屏则用PRINT SCREEN。
5、菜单⑴菜单的约定①变灰标记:命令项为灰色时,表示该命令项当前不能使用。
②选中标记(●):表示该项已被选中,同时,此命令段内的命令为单选项,只能选中一项。
③选中标记(√):表示此项命令当前已选中执行了,同时,此命令段内的命令为复选项,可以同时选中多项。
④省略标记(…):表示执行该命令时,将弹出一个对话框,在回答询问或作出选择后才能执行下一步。
⑤:表示该命令项是级联式命令,一旦指向它,旁边又会列出若干个子命令。
⑥折叠标记():表示该菜单还有命令项被折叠。
⑦命令后带有组合键的:用户在不打开菜单的情况下,直接按下组合键,也可以执行相应的菜单命令。
⑧活动菜单:有些菜单会随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⑵菜单的基本操作①使用鼠标:单击菜单名,单击相应的命令。
②使用键盘:ALT+菜单名后括号内带下划线的字母→按命令后括号内带下划线的字母或用上下方向键选择所需命令→ENTER。
③快捷键:如CTRL+X为剪切,CTRL+C为复制,CTRL+A为全选等。
④关闭菜单:单击菜单外的任意区域或按ESC。
6、对话框的组成和操作对话框:是在用户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需用户作出选择或录入某些信息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的界面。
⑴标题栏:位于对话框的顶部。
可关闭和移动对话框。
⑵标签:位于标题栏的下面,代表一个对话框的多个组成部分。
单击标签可切换选项卡。
⑶文本框:在其中可输入字符信息。
⑷列表框:列出可供选择的选项,单击就可作出选择。
⑸下拉列表框:单击右边向下箭头,就会打开一个选项列表,单击可作出选择。
⑹单选按钮:在一组相关的选项中,一次只能选择一个选项,其余选择自动取消。
⑺复选框:表示此组选择可以同时选中多项,也可一个也不选。
选中项前的方框中会出现一个√。
⑻命令按钮:在对话框中有一系列的命令按钮,单击就可执行相应的命令。
⑼数字微调按钮:单击右边的按钮会相应的增减数值。
⑽滑尺:拖移滑标可调节相应的选项。
四、WINDOWS的文件(夹)管理1、文件的概念:文件是一组取名的相关信息的集合。
它是WINDOWS中最小的数据组织单位。
2、文件名:文件名的命名分为两个部分,用小数点分隔,格式为〈主文件名〉[.〈扩展名〉]。
文件名的命名规则如下:①文件名最多由255个字符组成。
②文件名中不能包含如下非法字符:?、\、*、"、|、/、:、<、>。
③文件名可包括空格,也允许用多个分隔符,但最后一个分隔符后的部分是扩展名。
④文件名不区分大小写,允许有汉字。
⑤扩展名普遍3位,最多4位,可以省略。
3文件的类型和图标:根据文件存储的内容的不同,系统将文件区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类型不同,图标也4、文件夹:是分门别类组织存放相关文件的特殊文件。
5、浏览文件或文件夹⑴双击我的电脑→双击任一驱动器→双击目标文件夹。
⑵+E或右击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单击左窗格目标驱动器→单击+号展开文件夹树→找到目标文件夹单击→右窗格会自动显示该文件夹或驱动器下的文件或子文件夹。
7、查看文件或文件夹:查看→幻灯片或缩略图或平铺或图标或列表或详细资料。
8、排列文件或文件夹图标:查看→排列图标→按名称或按类型或按大小或按修改时间。
9、选择文件或文件夹①选择一个:单击目标文件或文件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