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B 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细则分值参考标准(规范性附录)说明:1.各参评旅游度假区在满足附录A相应条款后,且度假区游客问卷综合满意度结果为75%以上时,使用本表进一步评分。
2.参与细则评定的人员分为: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机构组织专家组、技术组和参与问卷调查的游客三组。
参与人员可根据各分项标题括号内的评定人身份提示及参考标准给出分项得分,并填入汇总表(表B1)中。
游客问卷得分由统计人员根据有效问卷各题的算数平均分计入相应的游客问卷分项得分栏。
3.汇总表(表B1)中分项得分为记分项,项目得分为各部分分项得分的合计。
4.本细则中的选择项为单选,并有一定的分值浮动,评估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细则标准最接近的分值;累计项为多选,符合细则标准即可累积记分。
5.细则中出现X━Y时,指≥X且<Y。
1 度假资源条件说明:注意区分“度假资源”与“自然环境”在本标准中的不同,借以形成核心度假产品的自然或文化吸引物才可作为“资源”,如形成滑雪度假产品的滑雪地资源、形成海滨浴场度假产品的滨水资源等。
度假区资源的认定须由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机构组织专家或技术组进行论证,避免低质高量。
对于依托10公里内旅游区的度假区,如果旅游区已通过GB/T1777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评定并已得到评级,可以根据旅游景区的相应评级以及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指与度假区临近的风景名胜区,并非包含在度假区范围内。
此外,度假区内如有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主干资源指在被评定度假区中接待量和品牌上占优势的资源。
其他资源是指近三年内,日平均接待住宿游客中有20%及以上使用或到访,但在度假区中接待量和品牌上不占绝对优势的资源。
游客统计数据要求以近三年的为准,考虑到各地差异及数据获取的难易度,没有三年游客统计数据的度假区可委托相应调查机构在淡旺季分别抽取一个月进行数据收集和调查,取其平均值做数据统计。
本细则鼓励各度假区发展智慧旅游,逐步自建因地制宜、行1.1主干资源的丰度(专家组)国内领先(30━40分)区域领先(20━30分)规模一般(10━20分)资源丰度又称资源丰饶度,指各类资源的富集和丰富程度,为资源的自然属性。
它决定资源的开发规模和经济发展方向。
自然资源的自然丰度与其使用价值成正比例,丰度越1.2主干资源的质量(专家组)国内领先(40━50分)区域领先(20━40分)质量一般(10━20分)1.3主干资源的独特性(专家组)国内少有(40━50分)区域少有(20━40分)较为常见(10━20分)主干资源的独特性是相对已有度假区中该类资源的比例而言,指主干资源在已有度假1.4主干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专家组)当前,主干资源利用的强度和方式对该资源未来的规模和质量基本不影响或有改进(30━40分)暂无负面影响,但有一定威胁(20━30分)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可逆(0━20分)有不可逆的较大负面影响(10━0分)1.5其他资源(专家组)其他资源是指近三年内,日平均接待住宿游客中有20%及以上使用或到访,但在度假区中接待量和品牌上不占绝对优势的非主干资源,每增加一项加5分,两项加10分,以他资源的独特性、资源质量、抵抗力和恢复力。
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十分的宽泛,这一开放式的定义为旅游资源增加新的内容提供了空间。
考虑到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申报数十种其他资源的情况,为避免出现低质平庸的资源参与评定,本细则限定只有达到日接待住宿游客量20%以上的资源才能计分,累积分不得超过100分。
1.6度假资源的游客评价(游客问卷)该项满分20分,得分参考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1题的统计结果。
2 区位条件该指标考察度假区所在区域的吸引力、度假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效应,以及交通的可达性和便捷度。
2.1区位吸引力2.1.1区域度假氛围(专家组)已形成较好的区域性度假氛围(12━20分)区域性度假氛围正在形成(6━12分)尚无区域性度假氛围(0━6分)2.1.2区域知名度(专家组)所在区域旅游营销具有鲜明品牌形象,其特定主题能在同类产品中形成特色(14━20分)所在区域旅游营销具有鲜明品牌形象,具有特定主题(8━14分)所在区域有统一旅游营销,但尚未形成品牌(2━8分)所在区域无统一旅游营销(0分)2.2交通可达性2.2.1航空班次(技术组)最近交通枢纽城市每日到达的飞机班次(班)≤2小时(15━20分)2━3.5小时(10━5分)3.5━5小时(5━10分)≥5小时(0━5分)●以日往返我国主要国际口岸城市、周边主要客源市场城市均有1━2次航班为满分。
2.2.2列车或轮船班次(技术组)最近交通枢纽城市每日到达的列车或轮船班次(班)列车班次≥20或轮船班次≥15 (15━20分)列车班次15━20或轮船班次10━15 (10━15分)列车班次10━15或轮船班次5━10 (5━10分)列车班次<10或轮船班次<5 (0━5分)●以每日到我国主要国际口岸城市、周边主要客源市场城市均有列车或轮船为满分。
2.2.3高速公路数量(技术组)最近交通枢纽城市连接高速公路数量(条)≥4 (16━20分)≥3 (12分)≥2 (8分)≥1 (4分)2.3交通便捷度该部分的交通便捷度主观评价由专家与游客共同完成。
与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2题对应,评定分数由游客问卷得分与专家组得分相加得出,总分40分,其中专家30分,占75%;游客10分,占25%。
2.3.1机动车程(技术组)距离最近的交通枢纽(机场、火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机动车程≤2小时(15━20分)2━3.5小时(10━15分)3.5━5小时(5━10分)≥5小时(0━5分)●直达机场系指直达依托城市(镇)的民用机场,包括军民两用机场,但不包括可提供包机服务的军用机场●可根据地形及区位状况适当浮动,如西北经济不发达地区或交通相对困难的山地区可适当放宽要求。
2.3.2公共交通(技术组)交通枢纽城市机场、火车站及码头与度假地间的公共交通有直达或可预约专线,等候时间不大于30分钟(14━20分)有直达或可预约专线,等候时间不大于45分钟(8━14分)有直达或可预约专线,等候时间不大于60分钟(2━8分)无直达专线(0分)●以度假区首推的主干交通方式(如机场)为主评价,辅助交通方式(如火车站、码头)体现在浮动分中。
2.3.3便捷度专家组主观评价(专家组)很便捷,方式多样(24━30分)便捷但方式单(18━24分)一般,中转时间长(12━18分)不太方便,中转次数多(6━12分)很不方便(0━6分)2.3.4便捷度游客主观评价(游客问卷)该项满分为10分,得分参考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2题的统计结果。
3 市场条件市场部分的统计数据应基于近3年的平均值(申报省级度假区可基于近1年指标);度假区游客统计应有别于观光旅游区,以住宿接待设施统计的“人夜数”及“人数”代替景区统计的“人次”,对于一日游游客的人数统计应探讨新的方法。
3.1市场结构3.1.1年过夜游客的平均停留夜数(技术组)≥3天(60分)2━3天(40━60分)1━2天(20━40分)参考公式:年过夜游客的平均停留夜数=年过夜游客人夜数/年过夜游客人数;年过夜游客人夜数=年出售床位夜数X年过夜游客人数。
公式中“出售床位”按实际占用的床位数计算,如标准间住1人时按出售1床位计,大床间住2人时按出售2床位计。
考虑到某些规模较小但高质量的度假区现实空间有限,为了鼓励其发挥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在计算该度假区的过夜游客时,建议将距度假区半小时车程或15公里内3.1.2年过夜游客人夜数与年游客总人数的比例(技术组)≥60% (40分)50%━60% (20━40分)40%━50% (10━20分)<40% (0━10分)3.1.3外省游客的比例(技术组)≥80% (30分)70%━80% (20━30分)60%━70% (10━20分)40%━60% (0━10分)<40% (0分)3.1.4年接待人数中境外游客的比例(技术组)≥5% (10分)4%━5% (8━10分)3%━4% (6━8分)2%━3% (4━6分)<2% (0━4分)3.2市场规模3.2.1年接待人天数(万人天)(技术组)≥70 (50分)55━70 (35━50分)40━55 (20━35分)25━40 (10━20分)<25 (0━10分)●参考公式:年接待人天数=年过夜游客人夜数+年过夜游客人数+年一日游游客人数。
3.3市场竞争力该部分与游客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3题对应,评定分数由游客问卷得分与专家组得分相加得出,总分40分,其中专家30分,占75%;游客10分,占25%。
3.3.1综合品牌形象(专家组)十分突出(100%) (15分)很好(90%━100%) (12━15分)好(75%━90%) (8━12分)一般(60%━75%) (5━8分)3.3.2市场吸引力(专家组)具较强的市场吸引力(10━15分)具有基本的市场吸引力(5━10分)3.3.3品牌形象和吸引力的游客评价(游客问卷)该项满分为10分,得分参考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3题的统计结果。
4 空间环境条件4.1自然生态环境该部分的气候舒适度评价由专家、游客与技术组共同完成,与游客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表第4题对应,气候舒适度评价总分为40分,其中专家10分,占25%;游客10分,占25%;技术组20分,占50%。
如专家结论与问卷结果有较大出入时需加以说明。
4.1.1气候舒适度专家组评价(专家组)十分舒适(8━10分)比较舒适(6━8分)部分区域或季节不舒适(3━6分)多数区域或季节不舒适(0━3分)●气候舒适度评价应与主干资源结合考虑,如滑雪型度假区与滨水型度假区的舒适气候判定应有不同标准,“避暑气候地”、“避寒气候地”的评价期处于不同季节。
4.1.2气候舒适度游客评价(游客问卷)该项满分为10分,得分参考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4题的统计结果。
4.1.3气候舒适度评价(技术组)该项满分为20分,由度假区委托相应机构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分析得出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结论供技术组参考。
4.1.4空气质量(技术组)达到GB3095一级标准且各项污染物年平均指标小于一级标准最高上限的50%,日平均指标小于一级标准最高上限的50%。
(20分)达到GB3095一级标准且各项污染物年平均指标小于一级标准最高上限的50%。
(15分)达到GB3095一级标准(10分)达到GB3095二级标准(5分)●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现场并结合鉴定材料检查4.1.5地表水水域环境质量(技术组)符合GB3838Ⅰ类标准(20分)符合GB3838Ⅱ类标准(15分)符合GB3838Ⅲ类标准(10分)●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现场并结合鉴定材料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