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公司有机奶牛疾病的防治规程1、蹄部护理增强牛蹄角质的抵抗力,杀灭病原菌减少对蹄的感.染。
常用4%硫酸铜溶液浸泡蹄部,每周1~2次喷洒,喷洒前应清除蹄底、蹄叉间的污物。
进挤奶厅洗刷后躯的同时应清理牛蹄,并喷洒或浸泡。
护蹄应从两方面着手进行。
①改善饲养、保持日粮平衡,精、粗饲料比,钙、磷比要相当,促进肢蹄生长发育正常。
②提供卫生良好的环境使牛处于干燥或见湿见干的无污染的设施之中,在牛日常的活动场所中不铺垫煤渣、石屑等并应及时清除尖锐的铁削、玻璃碎片等有害物,以兔造成创伤和嵌入蹄底内,导致外伤性蹄病,雨季里更应注意,因为这时牛蹄已泡软。
2、疫苗接种程序接种疫苗作为动物全部健康程序中的一部分,可以为动物的健康提供最好的保障。
基本免疫程序中应当包括在奶牛育种群和小母牛群中接种疫苗预防牛病毒性腹泻BVD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
保护母牛和小母牛,防止由于这两种病毒引起的流产和其它繁育问题的发生。
应当对奶牛在配种前接种疫苗,使在妊娠期间受到保护。
疫苗接种后保护利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因此,奶牛在配种前的数月内接种疫苗,小母牛和母牛将会获得最佳保护力。
疫苗接种方案的形成和实施应注意以下一些内容:♦用于抵抗那种疾病,♦鉴定哪种动物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获得最佳保护,♦确定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按照免疫程序对牛进行疫苗接种。
3、乳房炎的预防3.1传染性乳房炎预防和控制的最佳管理措施3.1.1养成良好的挤奶前卫生习惯,避免微生物经水和污染的毛巾传播。
3.1.2挤乳后对奶牛的乳头进行药浴,预防细菌的传播。
3.1.3向兽医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式形成治疗方案。
确保致病性微生物得到正确的鉴定和处理。
3.1.4在停奶时对干奶牛的所有乳区进行治疗,有助于治疗已经存在的感染并预防新的乳房感染。
3.1.4将患有慢性传染性乳房炎的牛选出,降低牛群中其它牛被感染的危险。
3.1.5实施生物安全计划避免引入患有传染性乳房炎的牛。
3.2环境型乳房炎预防和控制的最佳管理措施3.2.1保持泌乳牛和干奶牛饲养环境清洁,抑制环境微生物的生长3.2.2采用正确的密如前卫生习惯避免乳头末端暴露在细菌中。
3.2.3在挤奶前对乳头进行药浴,降低环境型乳房炎的发生。
所有的乳头必须用挤奶前允许使用的消毒剂处理,每个乳头最少30秒钟,在接触到乳单位之前必须移开,以降低环境性微生物附着在乳头的数量彻底的清洗和擦干乳头。
3.2.4采用推荐的挤奶程序,减少细菌进入乳头末端和乳中的发生率。
3.2.5采用正确的挤奶后乳头浸放措施,降低细菌的传播。
3.2.6在停奶时,对干奶牛的所有乳区进行治疗,对目前患有的感染进行治疗,预防新的感染的发生。
3.2.7接种大肠杆菌疫苗降低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危害。
3.3 兽医健康计划的监控内容为监控畜群的健康状况,应记录下列内容:整体畜群的健康情况(包括死亡、疾病和兽医的访问情况);蹄部问题(包括处理方式、所用的药品和药物治疗情况、处理后的反应);小牛的健康情况(记录小牛的主要疾病);分娩问题(难产、产后处理措施及感染情况等);由不正确的营养方案造成的代谢紊乱(跛行、产乳热等);乳腺炎的发生(预防和治疗措施);与繁育有关的问题(分娩、流产、产后护理、不育等繁殖障碍的处置等)。
3.3.1 奶牛一般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程序此类疾病包括犊牛的腹泻和肺炎以及奶牛产乳热、乳房炎等。
由于任何的治疗都会增加奶中药物的残留,因此,有必要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由兽医人员根据编制。
内容要简洁易懂,便于操作人员实施。
治疗方案可以采用几种形式。
免疫草案应当包括推荐的在奶牛各群体需要进行疫苗接种的程序,疫苗使用、贮存方法,适宜的群体,接种时间等内容。
疾病的治疗方案或措施应当包含怎样识别病牛,患有严重疾病牛的隔离方法、措施。
推荐的详细治疗措施应当含盖,动物的疾病出现好转或恶化应当采取的方法措施。
治疗方案的使用为了减少错误的理解动物所患疾病的发生,增加健康方案实施的可能性。
标识需要特别监控和管理的奶牛,并按照标准要求逐条研究这些奶牛的记录,以证实其符合性。
3.3.2 疫苗接种的最佳管理措施3.3.2.1向兽医咨询,形成成文的疫苗免疫程序,程序中应该包括:确定将会面临哪种特定传病染的威胁;哪个阶段的群体面临疾病的威胁;何时最需要保护。
3.3.2.2确定接种疫苗的动物,做好记录工作,确保根据免疫程序对犊牛,育成小母牛和奶牛进行疫苗接种。
3.3.2.3记录内容包括:疫苗名称(包括标签,生产许可号、保质期);注射疫苗的日期;接种疫苗奶牛的标记。
3.3.2.4对疫苗的信息进行保存的方法之一是将疫苗包装盒上的标签或说明书与上述信息共同保存,或直接将其粘在上述纪录的信息。
3.3.2.5根据标签建议的内容贮存和使用疫苗。
尤其是确保疫苗正确的冷藏,低温避光保存。
3.3.2.6若使用活苗,稀释的量要保证在一小时内用完。
3.3.2.7剩余的疫苗要进行安全处理,不能再用。
3.3.2.8稀释疫苗要使用转移针头或指定的混合用注射器,不能用该注射器对奶牛进行疫苗的接种。
3.3.3注射器的保存3.3.3.1使用干净的注射器和干净、锐利的针头。
3.3.3.2使用干净注射器注射活苗前只能用热水进行冲洗。
3.3.3.3采用温和的消毒剂清除注射器内的死苗。
3.3.3.4皮下注射采用采用16号,1英寸的针头;肌肉注射使用16号1.5英寸的针头。
如果疫苗的说明书中标明既可以肌肉注射又可以皮下注射,通常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
3.3.3.5如果在几个奶牛同用一个针头注射,要经常换针头,至少每10头牛换一个,如果针头变钝、弯曲或折掉要立即更换新的。
3.3.3.6不同的动物使用同一针头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每只动物都应当使用新的针头。
3.4 蹄部护理的控制措施修蹄包括:①对已变形蹄的矫正,维持蹄正常生理功能,缓解肢势不正的进一步加剧。
②对尚未发病的牛及时修整预防蹄不正的发生。
当然重点在后者。
每年除春、秋两季的全面检修外,特别需要者随时修整,这是最低的要求次数。
严格讲修蹄应从出生后5月龄时开始,最好每年进行3~4次,对发育处于旺盛期的后备牛和容易变形的蹄型,应该增加修整的次数。
但产前、产后 l 个月期间及放牧前l周的牛一般是不削蹄的。
3.5 犊牛的常见疾病及健康措施对于犊牛,母牛是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来源。
由于幼龄犊牛的免疫系统尚不能抵御感染,对许多疾病易感。
结果造成幼龄犊牛感染疾病并在幼龄动物中传播。
表1 犊牛的常发疾病及感染传播途径3.5.1减少疾病从母牛向犊牛传播的最佳管理措施3.5.1.1保证母牛产道的干净、干燥。
3.5.1.2犊牛出生几小时内将犊牛和母牛/小母牛分开。
3.5.1.3在挤初乳前将乳房洗干净。
3.5.1.4避免通过初乳传递病菌(例如,牛的白血病病毒和副结核病菌)。
3.5.1.5使犊牛在出生后12小时内吃到初乳4L,最好是在6小时内。
3.5.1.6犊牛实行单饲,例如犊牛圈,减少疾病从成年牛向犊牛传递的危险。
3.5.1.7有规律的清洗犊牛的饲养设备中的垫草,减少犊牛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
3.5.1.8在使用桶、瓶子、乳头和其它饲养设备前要进行清洗。
3.5.1.9正确的储存和处理设备,保证不受二次污染。
3.5.2 犊牛下痢(犊牛腹泻)原因与症状;初乳喂量不足、不及时,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以及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的感染,维生素A 不足,奶的温度不定、环境温度(过冷)、湿度(经常性潮湿)等引起的免疫力降低、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水样便,严重者脱水。
治疗: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与补液结合,药物以中药为主。
应将保温(冬季)改善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下痢开始时奶重减为平日的1/3,隔l次给(奶量同样的),尽力做到充分给水,让肠道休息。
该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病原微生物与病毒感染的应隔离饲养,改善环境条件。
3.5.3犊牛肺炎(支气管炎症)多发于(初生后)初乳期的犊牛,气候多变的春、秋季多发,严重影响犊牛发育。
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低湿寒冷,通风不良,多贼风。
妊娠期母牛体质弱、营养不良,主要营养物质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A等。
导致犊牛体质差,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细菌易于感染。
表现咳嗽、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肺部可听到干性与湿性罗音,多死亡于肺气肿、心力衰竭和败血症。
转为慢性者长期咳嗽、消瘦、下痢、生长发育受阻。
治疗药物以补充维生素为主,配以强心、补液等措施。
3.5 乳房健康乳房健康对生产高质量的牛奶十分的重要。
乳房炎直接影响产奶量、安全和乳质量。
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会增加奶中抑制剂和其它残留物存留的危险。
无论何时只要乳房被感染,就会出现炎症反应。
可能只在局部发生,表现为发热或乳汁的表观发生变化。
白细胞是炎症细胞,即使在感官上看不到牛奶的任何变化,但能检测到乳中白细胞的存在。
白细胞可以通过体细胞计数来测定(SCC)。
可以对体细胞计数的结果进行评定。
(1) 传染性乳房炎传染性乳房炎往往由病牛传染而来的微生物感染健康奶牛的乳房引起。
仅有少数例外,引发传染性乳房炎的微生物。
多数情况下,导致传染型乳房炎的微生物通过乳头导管进入未被感染的乳区。
在挤奶过程中疾病得到传染。
多数情况下,传染性乳房炎既不是临床型的又不是隐性的。
通过单个母牛/小母牛的SCC值和CMT,对由传染性微生物引起的隐性传染性乳房炎的进行检测。
这些检测可以用来诊断哪只动物或乳区遭到了感染,但是不能检测病原。
和其它传染病一样,传染性乳房炎可以被患病的母牛或小母牛携带,传染给未患病的牛群。
(2) 环境型乳房炎环境型乳房炎由于乳房被畜舍内的环境中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大多来源于牛的排泄物。
与传染性微生物相比,环境微生物常产生临床型乳房炎,但是多数由环境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不会导致临床型乳房炎。
大多数新的环境污染常发生在干奶期和配种后前75天。
由环境微生物引起的临床型乳房炎的牛奶中可以看到变化,这是牛的乳房对微生物出现反应的结果。
引起环境型乳房炎的微生物的来源包括4、排泄物5、垫草6、饲料7、灰尘8、泥9、水10、污染的设备(例如墙体破损产生的碎屑)将乳房暴露于环境中微生物的情况包括四、过度拥挤五、干奶牛和产道区肮脏或潮湿六、通风设备不能保证市内的湿度七、走廊,饲喂地区,运动场,牧场和畜栏内排泄物和湿物堆积;八、畜栏中潮湿、脏九、运动场泥泞;十、通往水塘的路十一、对湿的乳房挤乳。
3.6 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奶牛营养代谢病是指营养不平衡、缺乏或不正确的饲养管理所造成的疾病,包括能量代谢病、酸毒症(低纤维病)、钙磷代谢病及饲养管理不当所引起的疾病等四大类。
通常是由于母牛在不同生理阶段(泌乳期、干奶期)营养需要、饲料质量、管理实践不断变化而引起的。
避免代谢失调,预防和控制流行病是兽医进行牛群保健的主要内容,当代谢病增加时,条件性传染病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