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名民革党员担任市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府领导职务。
5、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召开民革三大
1956年2月21日至29日,民革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
通过了新的《中共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和“告台湾军政人员书”,
选举了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会,李济深继续当选为主席。
6、支持和平统一台湾
1956年2月民革三大以后,成立了以张治中为主任的和平解放台湾工
二、民革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
民革成立后,积极投入到人民解放战争中,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
积极贡献。 1、反对独裁,维护和平
48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美国当局为了挽回在中国的失
败,曾拉拢冯玉祥,表示支持他回国组建新的政府,条件是不接受共产 党参加,被冯玉祥严词拒绝。
48年3月2日至5月1日,蒋介石一手操纵召开了国民大会,选举出总
党员8万多人,基层组织2800多个。
一、民革的成立
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全面发动内战。各民主党派与 民主人士反独裁、反内战的呼声一片高涨,国民党先后制造了下关惨案、 李公朴-闻一多血案,变本加厉地镇压和杀害爱国人士;47年10月27日, 又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公开镇压各民主党派及爱国人士。形势的 发展,使各民主党派感到必须加速进行改造国民党的任务,于是开始深 入讨论并着手筹备国民党民主派的大联合工作。 1947年10月,民联、民促双方展开正式成立民革的具体工作,先后 讨论了组织名称、领导人选,起草了组织大纲、成立宣言、行动纲领等 文件。 1947年12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联合代表大会在香港举行。48年1 月1日,举行民革成立大会,选举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一届中央执 行委员会,推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李济深、何香凝、 冯玉祥为中央常务委员;柳亚子等18人为中央监察委员,柳亚子为中央 监察委员会主任。至此,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2、文化大革命中的民革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 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各族人民带来 严重灾难的内乱。 民革在“文革”中的遭遇是毁灭性的。
1966年8月底,“红卫兵”就多次冲击并最后查封了民革中央机关,
各地方组织也相继被冲击和查封,民革被迫停止了一切活动。民革不少 领导人和干部成员遭到批斗,有些人被隔离审查或被非法逮捕关押,有
民革中央历任主席有: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 朱学范、李沛瑶、何鲁丽,现任中央主席周铁农。 民革中央机关分设办公厅、研究室、组织部、宣传部、联络部、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部六个职能部门,机关报为《团结报》。 民革发展党员以同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关系的 人士,致力于祖国统一的人士以及其他有关人士为对象。目前,除台湾 和西藏外,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民革组织,现有
濂,85军少将参谋长马骥等人。
民革在参加民主革命、从事军事活动中,有不少成员也出生入死, 不顾个人安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英 勇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民革从事地下工作和军事活动中有32人殉难。
3、参加新政协运动,筹建新中国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 开,出席会议的民革代表有李济深、何香凝等16人,加上民联10人,民
统、副总统,想以民选总统的合法外衣掩盖其独裁的面目。民革主席李 济深发表讲话明确否定在南京召开的国大和选出的总统合法化。
2、做好情报收集和策反工作,争取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
由于过去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关系,民革中的许多人都与国民党军队
中的将领有联系,他们利用这种关系做策反和情报收集工作。先后策反
了96军军长吴文化率部2万余人起义,以及59军军长刘振三、副军长孟绍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 创建的一个民主党派,是它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 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 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与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 民革在现阶段的政治纲领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习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 义,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发扬孙中山爱国、 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通过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 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 法规的制定执行,实行民主监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推进现代 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为 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健全社会主义法 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促8人,共有34人。李济深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何香凝等8人
当选为中央委员;任命何香凝为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李德全为卫生部
长,朱学范伟邮电部长,李书诚为农业部长等。
三、建国初期的民革
1、参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民革党员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参加了土改工作。朝鲜战争爆发后,民 革中央和地方组织的部分领导人先后参加了慰问团,到战争第一线慰问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捐献财物达25亿人民币(旧币)。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在全国掀起镇压反革命运动后,民革中央表示积极拥护,并在全党范围 内开展清查运动。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国民党简介
荣誉党主席:连战 、吴伯雄 主席:马英九 副主席: 江丙坤 、林丰正、蒋孝严、曾永权、詹春柏、黄敏惠 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由孙中山创立,其前身为中国同盟会。19 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 党)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1923年11月,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在孙中山领导下,于1 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 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第一次实现 国共合作。1927年至1936年,汪精卫、蒋介石先后攫取国民党领导 权,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积极推行反共反人民政策。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实现合作,经过8年抗日 战争,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日本投降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 重新挑起内战。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湾 省台北市。鉴于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情形,该党于1950年7月发表《中国 国民党改造案》,8月5日成立中国国民党内改造委员会(简称“中改 委”),全权接替“中常委”工作。
作委员会,利用民革党员与国民党的特殊民党军政人员弃暗投明,实现台湾的和平 统一。
四、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的民革
1、参加“整风”和反右运动 1957年4月,中共中央在全党发起了整风运动,5月民革中央发出 《关于积极帮助中共进行整风运动的指示》,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 尽”的精神,坦率地提出批评和建议,供中共参考。 6月中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右斗争,民革成员中很多人被错划 为“右派分子”,被打成右派的人数占总数的12.7%,其中2%被打成反革 命;在民革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被打成右派的人更多,占总数的 22.3%。 1959年10月9日,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在北京病逝,何香凝继任民 革中央主席。 1962年在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和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重新提出加 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民革中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 了《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民革中央机关改进工作的 要点》,根据实事求是地原则,对反右斗争中的问题进行了评议,先后 摘掉了被错划为右派的民革成员的帽子。这个阶段民革作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积极参加“三反”、“五反”和思想改造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保护私营工商业的合法经营和发展,私营工商 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有些不法资本家,不满足于正常经营获得利润, 而采用不法手段牟取暴利。他们行贿国家干部、偷税漏税、偷工减料、 盗骗国家资财、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五毒”横行。有些国家机关和企 业的工作人员进城后,贪图享受,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袭击,犯了贪 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错误和罪行。 1951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以及“反行贿、反偷税漏 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 运动。运动中揭发出很多“五毒”资本家,政府根据情节不得同分别给 与查处。在国家机关中也查出一批贪污犯,象大贪污犯天津地委前任书 记刘青山和书记张子善。
市和省会,在中国共产党政策指导下,到1955年民革党员比1950年增加
了五倍,达到10000多人。
4、积极参政议政 1953年在各级人大选举中,民革党员有68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宋庆龄、李济深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85人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 委员;在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民革党员有500多人;现有3380多
3、发展组织 解放初期,民革存在组织不纯和领导机构不健全的问题。由于民革 党员直接和间接的复杂历史关系,因此,工作重点放在整顿组织、树立 骨干、澄清党内外关系和建立党内工作制度方面。经过一年多的整理,
取得了相当的成绩,重新登记民革党员1600多人,确定民革的发展对象
是原国民党及与国民党有一定历史联系的人士,发展地区主要是大中城
1952年10月,国民党召开七大,宣布改造工作完成。1975年前 由蒋介石任总裁,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后废总裁制,改称中国国民 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蒋经国任此职直到1988年1月13日去世。199 3年8月,以赵少康为首的国民党一线成员正式宣布退出国民党,成立“新 党”。2000年3月,国民党在竞选台湾第十届“总统”失败后,成为台湾 地区最大在野党,直到2008年中国国民党人士马英九竞选成功,中国国民党才 再度成为台湾地区执政党。 国民党在机构设置上,以“全国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由全体党员 推选党代表参加“全代会”,再由党代表选举出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经 过互选选出中央常务委员,组成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为国民党处理日常 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国民党设党主席一人,由全体党员直选产生,副主席、 秘书长由党主席提名,经“全代会”通过产生。中央党部常设机构主要有:考 试纪律委员会,主要负责判定党员是否违返党纪,并对违纪党员进行处分或提 出处争意见;投资事业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党产进行管理、经营等,国民 党拥有73家党产企业,下辖中央日报、中华日报、中广、中视、中影、正中 书局、博新有线电视等传播媒介等;行政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国民党日常的 行政事务;发展组织委员会,主要负责发展新党员,进行选举动员等,国民党 是一个全民政党,采用申请核可后宣誓入党,颁发党证, 缴纳党费的入党方 式;文化传播委员会,主要负责为党进行文宣,此外还有政策委员会、“国家 发展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