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上册《欧洲的联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上册《欧洲的联合》教学设计

《欧洲的联合》教学设计
一、课标内容
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知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二、教学目标
目标1:结合教材或者教材,识记“欧共体”、“欧洲联盟”的建立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合作探究: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表现;欧洲联合的原因,“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过程。

(重点、难点)
三、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播放欧盟盟歌《欢乐颂》导入新课
2.研习新课
(1)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一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欧共体”、“欧洲联盟”的建立等基本史实。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归纳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学生小组探讨,回答,教师讲解总结。

外因:美国的援助;
内因: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归纳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学生回答:
20世纪50年代初:
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
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3.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欧国家国土面积有何特点?这会对西欧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结合材料与所学,从内外因两方面分析欧洲联合的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

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学生小组探讨,回答,教师讲解总结。

特点:西欧国家国土面积小,主权国家多;
影响:使得西欧国家市场狭小,关税壁垒和货币障碍多,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内因:
●二战中,西欧国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际地位下降。

●西欧国家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保证自
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外因:二战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对欧洲构成威胁。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了解欧洲联合的原因。

【合作探究】4.简述“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PPT图示进行讲解。

5.结合资料,了解欧盟常识。

(总部、下设机构、标志、欧元、欧盟护照、欧盟的发展壮大。


【合作探究】6.结合下表,说出西欧六国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归纳西欧联合的影响。

材料:(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
状况的最佳指标。


4953.52
10115.63
2037.36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欧共体美国日本
1970年欧共体、美国、日本GDP对比
(单位:亿美元)
127000
116675
46234
2004年欧盟、美国、日本GDP对比
(单位:亿美元)
学生小组探讨回答,教师总结。

趋势:西欧六国经济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影响: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欧盟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欧盟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中重要的一极。

(3)课堂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加上各国自身重视科技、教育,促使欧洲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战后的美国和日本出现了那些新变化呢?我们下面的学习就会知晓。

(4)板书设计
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的欧洲
原因
2.欧洲的联合过程
影响
(5)课堂练习
《欧洲的联合》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