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化物理实验演示

数字化物理实验演示


5、观察电容充放电现象
电学 源生
off
电 压



多量程电流传感器 20mA
点击下拉菜单, 选择200
拨动开关
6、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
实验装置
U<6V
磁传感器
10Ω
• 螺线管串接10Ω 电阻器接入稳定
的直流电源(电
压小于6V)。
• 传感器使用前需
预热3分钟。
传感器的作用: 测量磁场的强度
间隔0.02A
• 点击“数据计算”,计 算出小灯泡电阻的大小。
• 点击“绘图”,显示电 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 。
对应的小灯泡依次为: 6.3V0.15A 6.3V0.42A 6V5W
通用软件测 U – I 曲线
U
I
R
0.40 0.18 2.22
U
1.20 0.34 3.53
1.60 0.38 4.21
小灯泡U-I曲线描绘
使用电流、电压传感器
电路连接
电流传感器
电压传感器 灯
滑动电阻器
实验步骤
• 点击“开始记录” 和“传感器调零” 。 • 接通电源,点击“记录数据”,将一组电压、电
流值记录在软件的表格中。 • 以适当的电流间隔,改变小灯泡的电流,同时点
击“记录数据”,记录不同电流以及对应的电压 值 。额定电流较大的小灯泡,间隔可相应增大。
黄色区域: 手工输入F、M
白色区域: 计算机自动记 录加速度值
1、研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
• 释放小车 • 得到 v-t 图
手工输入外力F
质量M
(包括所有部件)
手工输入质量M
得到第一组数据
选择区域 得到第1组数据
计算机自动输入
改变外力,得到第二组数据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多次改变外力
得到第2组数据
改变外力,得到第三组数据
第3组数据
改变外力
改变外力,得到第四组数据
第4组数据
改变外力
改变外力,得到第五组数据
第5组数据
改变外力
改变外力,得到第六组数据
第6组数据
改变外力
点击“a-F 图像”
拟合图线
得到加速度 a 和外力 F 图线
理想的实验结果:直线应当通过原点
2、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第1组数据
连接采集器
• 传感器的作用: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 • 实验完毕,注意关闭电源。
注 意:
1、手不要进入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 以免影响信号传输。
2、各组实验可能会有干扰。
3、避免气流扰动(空调、电风扇、 气垫导轨等)。
接入传感器后,自动弹出该传感器对应的窗口。 传感器窗口标题栏显示出了该传感器所属的数据
调节电源的正负极, 螺线管不通电的情
使磁传感器的读数为 况下,传感器调零。
正值。
人工输入:测量距离
磁感强度测量值
实验步骤
螺线管
磁传感器
传感器的“0”刻度线与螺线管对齐。 以每次0.5厘米的间隔推入螺线管内部, 并点击“记录数据” 。
改变质量,得到第二组数据
保持外力不变,多次改变小车质量,
得到第2组数据
外力不变
改变质量,得到第三组数据
第3组数据
改变质量,得到第四组数据
第4组数据
改变质量,得到第五组数据
第5组数据
点击“a-M 图像”
拟合图线
这是一条曲线,为了直观地分 析,可以取倒数,“化曲为直”。
点击“a-1/M 图像”按钮, 得到a-1/M 图线。
这一瞬间通过灯丝的电流
很大,这就是浪涌电流;
浪涌电流 随即灯丝温度急剧上升,
电流
如何形成的?电落阻。增大,电流也相应回
浪涌电流对电灯有害。

灯丝电压(电阻增大,电压上
升)
(若电阻不变)


成 的
(若电阻不变)
灯丝电流(电阻增大,电流 A B C下降)

电压

C B
A
电流
利用三个界面,同时观察 物理量的小灯变瞬化间过点亮程,。对灯丝的冲击
2.40 0.44 5.45
I
3.20 0.50 6.40
4.00 0.55 7.27
4.80 0.60 8.00
电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实验中的怪现象
电压
快速拨动滑动变阻器,
? 瞬间改变电路电流。
电流
分别显示电压、电流
产生浪涌电流的原因:
灯丝的冷电阻很小,当
电压
电压瞬间升高时,灯丝的
升温需要有一个过程,在
L12=(X-X1)2+(Y-Y1)2 L22=(X-X2)2+(Y-Y2)2
R2(x2,y2)
L1
L2
T(x,y)
发射器
0
X
接收器
二维运动 传感器
发射器
对应的实验数据
实测图像
改变采集频率
点击Y,显示 竖直方向的分 运动
点击X,显示 水平方向的分 运动
二次函数拟合
求加速度
4、小灯泡U-I曲线描绘
能够实时描绘运动物体的轨迹
能够实时记录下运动物体在平面 坐标系内的坐标
能够对坐标值进行数据处理,数 学分析,完成实验教学
二维运动传感器
接收器
发射器
接收头R1
接收头R2
同时接收超声波信号
按固定间隔,发射 超声波信号。
三角定位算法
Y
分别测量发射器到 两个接收头R1 、R2的 距离L1、L2。
接收器
{ R1(x1,y1)
DIS 实验 演示与操作
赵恺 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 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实验列表
1、运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2、牛顿第二定律 3、平抛运动 4、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5、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 6、电容充放电 7、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8、动量定理(变力) 9、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切割) 10、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 11、安培力 12、向心力研究
通道序号、类别、物理量量程及单位
点击进入组合 图线窗口
点击选择图线2 通过拟合图线方程读出 斜率,即加速度a
点击拟点点合击击按线拟其键性合他,拟,处选合选理择择,拟选合择方求程导 点击选择区域按键,选择有效区域
2、牛顿第二定律
利用计算机绘制 a-F 图和 a-M 图线
通过从V-t图求加速度实验平衡摩擦力
得到加速度 a 与质量 M 图线 点击“a-1/M 图像”
拟合图线
得到加速度a与质量M的倒数 成正比的 图线
理想的实验结果:直线应当通过原点
3、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实验器
二维平抛运动实验器
光电门
平抛运动
d
压电陶瓷片
实验特色: 通过测量小球的初速度、飞行时间、落地距 离等数据研究平抛运动
二维运动实验系统特色:
1、测定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车轮置于 导槽内
铜螺母置于 导向槽内
力学轨道系统可应用于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测量等实验
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
采集器连接 计算机
导轨
发射器
位小移车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 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
接收器连接 采集器
电源开关
位移传感器
发射器
接收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