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工气道的护理(建议收藏)

最新人工气道的护理(建议收藏)

人工气道的概念: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有效连接,用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的消除气道的分泌物。

常见的人工气道为:气管外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建立人工气道的适应症:
1)上呼吸道梗阻。

2)保护呼吸道的防误吸。

3)作为吸除呼吸道内积聚分泌物与痰液的通道。

4)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需要机械通气者。

5)创伤性脊髓高位截瘫。

......感谢聆听
人工气道的分类:
上呼吸道人工气道分为口咽气道与鼻咽气道。

下呼吸道人工气道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

口咽气道的适应症:
1)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

2)有癫痫大发作或阵发性抽搐者。

3)带有经口气管内插管者可于气管插管旁插入口咽气道,以防咬闭气管插管而发生部分梗阻。

......感谢聆听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

2)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3)上气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影响正常通气者。

4)因沙斯或需要在最短时间内需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减轻患者痛苦,操作方便,也可行气管插管......感谢聆听
人工气管的护理:1)气管插管的护理。

2)气管切开的护理。

3)气囊的护理4)气道的湿化。

5)分泌物的吸引。

......感谢聆听
1.气管插管的护理;
经口插管与经鼻插管优缺点的比较。

经口插管经鼻插管
优点1)易于插入,适于急救1)易于耐受,·置时间较长
2)管腔大,易于吸痰2)易于固定
3)便于口腔护理,患者可经
口进食
缺点1)容易移位,脱出1)管腔小,吸痰不方便
2)不宜长期使用2)不适于急救
3)不便于口腔护理3)易发生出血,鼻骨折
4)会引起牙齿口腔出血4)可合并鼻窦炎,中耳炎等气管插管的护理:1)口腔护理。

2)牙垫的护理。

3)导管的固定。

2.气管切开的护理:优点:
1)明显减少解剖无效腔,因而能减少呼吸功能的消耗。

2)管腔短,口径大,便于吸除气道内分泌物便于插入支气管镜。

3)不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可自由进食,易被患者接受,可长期保留或终身带管。

护理分为:创面的护理、套管的护理、套管的固定、吸引与口腔护理。

气管切开的适应症:
1)一般病人气管插管后使用呼吸机治疗一周以上患者病情严重,不能脱离呼吸机,呼吸机时需进行长期的人工辅助呼吸者。

......感谢聆听
2)因上呼吸道阻塞,狭窄,头部外伤等,不能行气管插管者。

3)对咽部作放射性治疗者,为避免喉以下呼吸道的放射性损伤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护理要点:
1)气管切开后用系带带妥善固定气管套管,尤其后48小时内严防套管滑脱或移位。

2)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时更换喉垫出血量多时应及时静脉或局部给予止血药。

3)气管切开垫的更换频率应视其渗出物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而定,一般每天更换1-2次4)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必要时伤口周围分泌物留取样本做细菌培养,以指导用药。

5)使用金属管套时,内管套应每日清洗,消毒一次,外套管在术后7-10天伤口形成窦道后每月消毒一次,塑料套管每1-2月更换一次。

......感谢聆听
6)拔管前应做好心理护理,提高吸氧浓度,增加体内氧储备彻底清除套管内外的分泌物,拔管后吸除窦道道中的分泌物,消毒伤口,并拢皮肤,用蝶形胶布固定伤口,盖上消毒纱布,使伤口不漏气,指导患者在咳嗽时按压纱布堵住伤口,以免咳嗽时因局部高压而引起漏气。

每日局部换药1-2次,避免感染,直至愈合,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
感谢聆听
3.气囊的护理:定期的气囊放气,气囊定时充气放气,气囊充气后长时间压迫气道粘膜易导致糜烂,溃疡和坏死,因此气囊应2-3小时放气一次,时间5-10分钟,每次重启不可过于饱满,以阻止气体漏出即可。

......感谢聆听
4.气道的湿化:
湿化方法:
(1)间断湿化法:1)间断气管内滴注法。

雾化吸入。

3)气道冲洗。

(2)持续湿化法:1)持续气管内滴注法(输液管法、微量注射泵法、输液泵法、密闭式吸痰管湿化)2)电热恒温湿化法(呼吸机上的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使用中吸入气体
温度维持在32-37℃)。

3)热量和温度交换器。

......感谢聆听
(3)空气的湿化:1)在室内放置大量热水任期自然蒸发,使湿气布满全病室。

2)将浸水毛巾挂在暖气片上,让其自然烘烤。

3)采用拖地,洒水等方式经常湿润地面,维
持室内湿度22℃,相对湿度60%。

......感谢聆听
湿化液的选择:1)生理盐水:易形成高温,形成痰,增加感染等慎用。

2)无菌蒸馏水:用于呼吸机使用适用于痰液粘稠者。

3)0.45%氯化钠:提倡使用。

4)1.25%碳酸氢钠:具有皂化作用,适于呼吸道冲洗,软化痰液。

......感谢聆听
温湿度:湿度·为32-37℃,不能低于20℃,不能高于40℃,相对湿度:95%-100%。

湿化液的量和速度:1)正常人每天从呼吸道丢失的水分约300-500ml。

建立人工气道后,每天丢失量剧增。

2)成人以200ml/d为最低湿化量,一般湿化量要根据痰液粘稠度量和病人的生理需要及时调整。

3)间断注入湿化法的间断时间一般为1-2h,注入量新生儿每次0.5ml,婴儿每次1.5-2ml,成人每次3-5ml。

......感谢聆听
5.分泌物吸引。

吸痰引起的并发症:
1)缺氧:吸痰时将分泌物吸出的同时,肺泡塌陷,从而导致缺氧的发生。

2)心率不齐:缺氧,迷走神经反射。

3)呼吸道粘膜机械性损伤:压力过高,用力过猛,不必要的抽吸,不合规定的吸痰管。

4)感染。

5)吸痰管阻塞支气管,导致肺扩张不全,缺氧。

并发症的预防:
1)吸痰前后应间隔,应供应纯氧。

2)每次吸痰时间勿大于15秒,两次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

3)选择适宜口径的吸痰管。

4)插入时不得吸痰。

5)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防止心跳骤停及严重缺氧。

频率明显减慢或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则立即停止吸痰,给予高浓度氧
气吸入,并进一步观察病情。

......感谢聆听
吸痰的定义:用吸痰装置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感谢聆听
目的:1)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分泌物沉积而发生肺不张肺炎。

3)呼吸道分泌物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感谢聆听
方式:经口鼻吸痰,经气管插管吸痰,经气管切开吸痰,电动吸引器法,大号注射器吸痰,中心吸引装置,经纤支镜吸痰。

......感谢聆听
吸痰指征:1)主诉。

2)监测spo2下降。

3)痰鸣音。

4)呼吸机高气道报警。

5)人机对抗。

人工气道拔出:
1.气道管插管拔除
拔除护理:保留气管插管一般在7天以内,如还需人工器官应考虑气管切开。

方法:1)备好吸氧装置。

2)吸净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拔管时误吸。

3)气道内充分吸痰。

4)提高吸入氧浓度。

5)解除固定气管插管的寸带和胶布。

6)置吸痰管达气管插管最深处,气囊排气,边拔管边吸痰,同时鼓励患者咳痰。

7)拔管后立即给予面罩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8)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口唇、面色、监测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

拔管后应氧疗观察,口腔护理,注意病人的神志、评估自我呼吸功能状态,如呼吸困难、哮鸣音等,严防喉痉挛和水肿至缺氧。

......感谢聆听
2.拔管后的护理:拔管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它关系到病人的预后。

小儿拔管后应垫肩,开放气道,防止喉头水肿致缺氧。

观察有无鼻翼煽动、呼吸急促、唇甲发绀、心率加快等缺氧及呼吸困难的表现,拔管30分钟后复查血气。

嘱病人安静休息,避免多说话。

观察病人有无声音嘶哑、喝水呛咳、吸气性困难等。

如呛咳严重或有误吸现象,立即禁食,改为鼻饲或静脉中营养。

拔管后早期呼吸道护理对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应鼓励和协调病人咳嗽、排痰、定时变换体位、拍背、雾化吸入、做深呼吸,必要时给予鼻导管吸痰。

......感谢聆听
气管切开拔管:
拔管前的功能锻炼:拔管前应逐步换细管和堵管以锻炼病人呼吸功能。

堵管全程必须进行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以防意外发生。

如果病人脱机后呼吸功能已经恢复,有足够的咳嗽力量,可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呼吸情况24-48小时。

......感谢聆听
方法:清洁口、鼻、咽部分泌物,充分吸痰后,放气囊拔管保留面罩给氧,局部伤口用蝶影胶布拉拢后,油纱布敷料覆盖。

......感谢聆听
吴帼瑛
15.07.12
...... 感谢聆听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