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发展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发展分析

一、美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放松管制、金融市场高度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的作用,美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既受到空前的挑战又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放松银行业管制是一个既促进银行业竞争又为银行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美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具有实质性影响的放松管制举措主要有:1.《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案》,取消存贷款利率限制,对存款机构资产与负债业务放松管制,放弃对不同类型存款机构的差别待遇,标志着美国银行业的管理目标从以往的注重安全性和稳健性,转向注重竞争性和公平性。

2.《1994年里格-尼尔银行跨州经营与跨州设立分行效率法案》,废除了银行跨州扩张的壁垒,允许银行控股公司收购任何一个州的银行,使商业银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业务和设立分支行。

3.《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商业银行在金融控股公司框架下经营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业务,从立法上为商业银行扩展金融服务范围、实现综合化经营提供了保证。

其次,金融市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构成空前的挑战。

1985年到2005年期间,美国股市市值相当于与GDP的比率由54%猛增到146%;债务证券余额相当于GDP的比率由102%提高到183%。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长足发展。

美国金融业的深刻变革,使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两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资产业务方面,由于企业的融资来源日益广泛,银行贷款的吸引力日益下降,在非金融企业负债中的比例由22%下降到14%;在负债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吸收个人家户存款的能力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存款性资产在美国个人金融资产持有中的比例由34%下降到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发展分析王志军内容提要:美国商业银行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困难时期后,从90年代初至今持续保持良好的盈利性,是历史上盈利性最好的时期。

而这一时期也是美国银行业的变革进入高潮再逐步稳定的时期。

本文以此为背景,考察美国商业银行整体及不同规模商业银行十几年来的盈利性发展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改革与开放不断深化进程中的中国各类商业银行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性美国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王志军,金融学博士,南开大学金融系副教授。

!"作者根据美联储FlowofFundsAccountsoftheUnitedStates:AnnualFlowsandOutstandings,1985 ̄1994,1995 ̄2005的数据计算而得。

另,本文所采用的数据除另有标注外,均来自“ProfitsandBalanceSheetDevelopmentsatU.S.CommercialBanks”,FederalReserveBulletin,variousissues.#"数据来源同!"。

23国际金融研究2007.4最后,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既推动银行业市场可竞争性(contestability)提高,又为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率提供了技术基础。

战略管理的环境适应理论认为,环境的变化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要不断调整其战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面对严峻的挑战与重大的机遇,美国的商业银行应时而变。

其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通过并购扩大规模、扩张经营的地域范围与业务范围,提高资产与收入来源的分散性,改善与加强竞争地位。

1980 ̄2003年,美国银行业共发生了9000多宗银行并购案,被收购资产高达4万多亿美元,单宗并购的规模也时常创出美国银行业并购历史的新高,形成汹涌的并购重组浪潮。

!"根据产业组织经济学理论,并购重组具有根本性重构一个行业的潜势,使得行业中的厂商减少,行业的产出愈益集中于少数的大厂商。

经过20多年持续的大规模并购重组,美国商业银行机构数量大幅度减少,由1985年末的14772家减少到2005年的7569家,几乎减少了一半。

与此同时,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由25930亿美元大幅度提高到85920亿美元,而10大银行在其中的份额则迅速由24%提高到49%,市场结构的集中化趋势日益显著。

二、美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盈利性发展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的低谷之后,迅速提高,至今持续保持相当高的水平,1991 ̄2005年的平均资产回报率达到1.17%。

这种长期稳定的盈利水平不仅高于历史水平(1950 ̄1985年期间平均仅为0.72%),环视全球银行业,也是最高的,例如,欧盟15个发达国家银行业的资产回报率长期低于1%,即使在经营形势最好的1999 ̄2001年期间,也仅为0.76%。

#"表1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回报率与资本收益率(%)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资产回报率0.511.201.181.251.311.171.391.31资本收益率7.7115.3414.7114.8315.3913.4015.3313.01资料来源:“ProfitsandBalanceSheetDevelopmentsatU.S.CommercialBanks”,FederalReserveBul-letin,variousissues.美国商业银行的高盈利性是其在美国经济长期繁荣的基础上,在持续的并购重组进程中,增收节支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其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利差逐步收窄,利息收入的相对重要性不断降低考察期内,美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以2.5%的速度持续增长,但是该收入相当于资产的比例持续下降,好在利息支出的增长速度略慢一些,相当于资产的比例下降的幅度更大一些,使净利息收入以年均近6%的速度持续增长,相当于资产的比例仅小幅下降(见表2)。

利息收入的发展之所以呈现出这种形态,主要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商业银行净利差持续降低的作用。

80年代后期由于银行间竞争贷款和存款资金,净利差持续走低。

到90年代初,商业银行要通过增加收入控制资产增长来改善资本充足率,即使贷款在资产中的占比下降也在所不惜,净利差有所提高。

1993年以后,由于各商业银行实行更积极的贷款定价策略以及对有管理负债的依赖程度提高,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银行存贷款的竞争更趋激烈,净利差逐步收窄,使贷款利息收入的增长落后于贷款资产的增长。

9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显著变化也对利息收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负债中的核心存款是低成本资金,而有!"Rhoades,StephenA.(2000),“BankMergersandBankingStructureintheUnitedStates,1980 ̄1998”,StaffStudies174.Pilloff,StevenJ.,(2004),“BankMergerActivityintheUnitedStates,1994 ̄2003”,StaffStudies176.WashingtonD.C.:BoardofGovernorsoftheFederalReserveSystem.#"IMF,GlobalFinancialStabilityReport,June,2003,2006,StatisticalAppendix.24国际金融研究2007.4管理负债的资金成本则普遍比较高。

以2005年为例,有息负债所支付的利率为2.68%,而核心存款中有息存款所支付的利率则为2.05%,像“其他”支票存款为1.41%,储蓄存款为1.24%,而典型的有管理负债如购买的联邦基金和回购协议所支付的利率则为3.09%,大额定期存款为3.10%。

1991 ̄2005年,美国商业银行核心存款相当于资产的比例由59%下降到47%,而包括CDs、次级票据和信用债券等等在内的有管理负债相当于资产的比率则由30%提高到36%。

负债结构的这种变化,使利息成本增加,净利息收入有所减少。

(二)非利息收入持续增长,相对重要性不断提高在竞争压力下,随着资产规模的膨胀与经营范围的扩大,美国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通过传统的银行服务和非传统的金融服务赚取非利息收入。

1991 ̄2005年期间,非利息收入以年均9%的速度持续增长,在总收入中的份额由17%提高到43%,对总资产的比率也相应地大幅度提高(见表3)。

非利息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弥补了利息收入对资产的比例下降,使总收入对资产的比率持续上升。

这种发展态势,不仅反映了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向非传统业务的分散化,而且也是其盈利方式从传统银行业务向非传统金融业务的转变。

虽然非利息收入大幅度增加,但是其构成没有大的变化。

在几大类非利息收入中,“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很快,另外几类的相对重要性则变化不大。

在美国商业银行各种产生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值得重点提出的是其支付相关的业务。

支付相关业务是存款账户关系之外执行的交易服务,包括传统的存款账户收费、信托和投资服务收入、信用卡手续费收入(包括逾期还款、高于传统贷款成本的信用卡余额利息、现金预付的财务收费、代表商家和持卡人处理交易的手续费以及信用卡采购的内部手续费)以及ATM收入等。

根据DeYoung&Rice(2004)对美国2622家银行进行的估算,在2003年,支付相关的收入构成其经营收入的21%。

Chakravorti&Kobor(2003)的研究显示,美国的商业银行运用支付业务增加利润主要有两种策略:独立产品策略和产品打包策略。

独立产品策略是高度专业化的,如证券加工和处理、大批量个人和公司信托账户管理以及代理行服务等等。

这些业务线都产生独立于银行其他业务的收入流,而且也采用专业化的(通常是大规模的)生产流程。

而采用产品打包策略的银行,则将其表2美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与支出(%)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利差3.033.603.353.253.243.223.433.03利息收入*8.586.877.297.156.736.394.554.98利息支出*4.972.963.573.483.222.981.301.89净利息收入*3.613.903.733.683.513.403.253.09*相当于净合并资产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ProfitsandBalanceSheetDevelopmentsatU.S.CommercialBanks”,FederalReserveBulletin,variousissues.表3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相当于净资产的百分比,%)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非利息收入1.792.132.022.232.662.532.532.33存款收费0.380.420.390.390.400.420.440.39代理业务0.280.310.310.350.380.350.310.31交易收入0.180.260.150.170.190.200.160.17其他0.961.141.171.321.691.561.631.47资料来源:“ProfitsandBalanceSheetDevelopmentsatU.S.CommercialBanks”,FederalReserveBul-letin,variousissues.25国际金融研究2007.4支付产品与其他零售或批发性产品组合在一起打包进行市场营销和定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