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绿化和景观的调研报告中南大学某班学生:XXX 学号:12345678我的家乡在滁州市。
滁州市临江近海,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京沪铁路,合宁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穿越市境,待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将在市境内通过,滁河航运直达长江。
市区距南京市直线距离约50千米,属于南京都市圈内伙伴城市,一小时车程可达南京禄口机场。
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
东与江苏南京、扬州、淮安接壤,西与淮南、合肥毗邻,南与巢湖相连,北与蚌埠交界,下辖两市两区四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景如画的城市。
滁州是皖东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生态旅游城市。
也是南京都市圈门户城市、区域性制造业滔滔长江,奔流不息,千百年来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这座依江带淮的淮东文化名城——滁州。
一、自然资源特征(一)土地自然资源全市有可耕地54.4万公顷,有林地19万公顷,其他用地30万公顷,难用地17.5万公顷。
滁州市辖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和全椒、来安、定远、凤阳4县,总面积13398平方公里,为安徽省面积第三大地级市。
其中市辖区面积1399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0.4%)。
年未全市人口445.2万人。
(二)水资源总体特征1、雨情9月份全市降雨量为16.0~81.5mm,平均降雨s量为41.3mm,比上年同期值187.9mm少78.0%,比多年平均值68.7mm少39.9%。
主要降雨过程3次,分别为:9月6~9日,降雨量2.5~92.5mm;9月17日,降雨量0.5~35.5mm;9月28~29日,降雨量1.0~25.5mm。
本月降雨天数为12天。
2.、水情9月份滁河汊河集闸(上、下)正常水位7.30/5.20m,闸上最高水位7.79m,闸下最高水位6.38m,月平均流量27.5 m3/s;清流河滁州站正常水位8.12m,最高水位10.63m,月平均流量11.5 m3/s;池河明光水文站正常水位13.90m,最高水位14.83m,月平均流量17.9m3/s。
淮河小柳巷站正常水位13.60m,最高水位14.11m,最大流量1530m3/s,月平均流量661m3/s;白塔河天长水文站正常水位6.13m,最高水位7.05m。
沙河集水库正常水位37.64m,最高水位37.73m,最大出库流量32.8m3/s,月平均出库流量 1.96m3/s;黄栗树水库正常水位47.06m,最高水位47.27m,最大出库流量5.71 m3/s,月平均出库流量1.75 m3/s。
截至9月底,全市大中型水库及塘坝蓄水量17.50亿m3,较上月17.16亿m3多0.34亿m3,较去年同期14.89亿m3多2.61亿m3,湖泊蓄水量3.30亿m3 。
3、水质状况按照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池河明光段、滁河汊河段、淮河小柳巷、白塔河天长段为IV类,水质一般,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氨氮超标;清流河滁州段为V类,水质差,氨氮、化学需氧量超标;沙河集水库、城西水库、黄栗树水库为III类、水质较好。
(三)气候特点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
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最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
梅雨期长23天。
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
初霜为11月4日,终霜为3月30日,年无霜期210天。
二、道路绿化特点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和旅游的优势,2008年、开始了以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美化人居环境为核心的“大滁城”建设、2009年,滁州市委、市政府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以打造“生态滁州、人文滁州、绿色滁州”的城市品牌为战略,开展了以“创建安徽省园林城市”为代表的“五城联创”活动。
近两年来,城市景观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截至目前、该市的人均公园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12.97㎡、34.66%、38.79%。
城市绿地基本形成了“一心多点、四廊一带、多片分布、绿网穿插”的结构形态。
道路景观也逐渐多样化、层次化、彩色化。
道路景观是由地貌过程和各种干扰作用、特别是认为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生态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体现了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约束,是一种文化与自然的交流。
道路多依托的自然风景资源不同,其沿线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组合的综合道路环境也是不同的。
优美的道路景观可以展示地域文化特点、体现地方特色[。
本次滁州市道路景观调查分别从工业区道路、商业区道路、风景区道路着手,从植物配置、道路横断形式、休憩场所等方面对滁州市道路景观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滁州市工业区道路景观情况1、丰乐大道丰乐大道为三板四带式悬铃木、香樟、合欢等成为不同路段的行道树。
丰乐大道植物配置为自然式,晚樱、桂花等在沿路一定宽度内做成了节奏的自然树丛,分车道两侧运用草坪、木棉、月季、连翘、杜鹃、金边黄杨、红叶石楠等形成高低不同色彩各异的层次。
特别是常绿树和花灌木能显露观赏的特色。
行进在路中了感受到整齐中富于变化。
由于是工业区道路,道路段并没有设置休憩场所。
2、龙蟠大道龙蟠大道横断形式为三板四带式,行道树为香樟,两侧分车绿带由大叶黄杨、红叶石楠、麦冬、海桐、晚樱、草坪做成连续性模纹且形成了四季变化的景观。
路侧绿化带由麦冬、小叶女贞、紫薇、晚樱、紫叶李、桂花、置石等组成简单但不单调的小景。
龙蟠大道上的龙蟠小区正对着金鹏九九广场。
这个广场与龙蟠河公园相毗邻让小区人们和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感受到了不同的生活景致。
3、中都大道中都大道主要行道树为紫薇、香樟、碧桃、广玉兰等两侧分车绿带用红叶石楠和瓜子黄杨做成用流线型模纹。
刺柏、海桐、椤木石楠等点缀其中丰富景观色彩,紫薇、紫叶李、碧桃穿插在绿化带中间增加空间层次感。
连翘、樱花增加季相变化。
路侧绿带宽。
采用自然式配置形式,追求景观的连续性,因地制宜的选择树种。
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群落性能够很好的在此体现,乔灌草相结合,植物搭配具有明显的层次,大量运用花灌木和草本花卉,景观多样话化、变化丰富。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具有良好的生态性、群落性和艺术性。
所用植物有紫叶李、圆柏、侧柏、木槿、紫薇、连翘、迎春、碧桃、樱花、大叶黄杨、金叶女贞、麦冬、雪松、菊花、桂花、草坪等。
中都大道与龙蟠河公园相衔接,为市民提供了休憩与观赏游玩的场所。
(二)滁州市商业区道路景观情况1、天长路天长路位于老城区商业中心点,道路的横断形式为一板两带式。
行道树为悬铃木,生长快,遮荫效果好。
因老城区道路面窄并无任何休憩场所,两边商铺林立。
2、来安路来安路由滁州北站一路向南铺开,一板两带式,行道树为黄山栾,在路段北开始段结合水景修建了法治公园。
法治公园正对着滁州北站和滁州汽车站成为市民和来往旅客的休憩场所。
3、琅琊东路琅琊东路衔接了来安路和麦当劳。
道路为三板四带式,行道树为香樟和广玉兰,两侧分车带用大叶黄杨、红叶石楠、圆柏、紫叶小檗、麦冬组成流畅的模纹图案。
紫叶小檗、大叶黄杨组成了春季景观。
红叶石楠、圆柏、紫叶小檗突出表现色彩丰富的夏季景观。
道路沿线的4个各具特色的街头小游园及人民广场为市民及旅行者提供游憩的空间。
合理的休息设施及游园内观花观果绿化植物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
(三)滁州市风景区道路景观情况1、.琅琊西路琅琊西路实际上是山前道路,连接了市区与琅琊山风景区,靠近市区的道路景观同上文讲的琅琊东路一样。
靠近风景区的道路虽为一板两带式,但其地势起伏不平。
道路两旁绿化因地制宜,加上建造的两个各具特色的小游园形成了一条休闲观光带。
而靠近琅琊山风景区的大型停车场为游客门提供了便捷。
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为银杏、是变色树种,到了秋天更是有一种秋意韵味。
红叶石楠、海桐、桂花等满足了绿化需求,乔灌木结合,反映了独具特色的绿化道路。
2、学院路学院路同琅琊西路一样都是山前道路但是道路景观却又不同。
学院道路两边有丘陵、山地、湖泊,主要行道树为,乌桕等。
三角枫、晚樱、桂花、紫叶李、垂柳、碧桃、法国冬青等与道路两旁的地势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季景观。
路段中间穿插了一点农田给学院路增添了清新的乡土气息,更让游客们感受到了“一点一世界”的景色。
学院路成曲线式表现出优美、柔和、自然,给人以运动感,与湖泊连接起来更体现了山水园林城市的道路。
学院路有很好的风景资源,结合这些有利的景观元素,则能使学院路成为滁州亮丽的风景线。
三、滁州市景观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
其中琅琊山、醉翁亭、凤阳明皇陵、白鹭岛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景观驰名中外。
滁州拥有琅琊山、皇甫山、韭山、令狐山等国家森林公园,明皇陵、明中都城两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批省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
滁州,不仅以自然山水之美著称于世,而且人文景观璀璨夺目,唐宋以来,历代文人都有诗文为之称颂。
滁州名胜首推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美誉的琅琊山,山中大片天然次生林保存完好,林壑幽美、溪流淙淙,密林之中掩映着建于唐代的琅琊寺和建于宋代的醉翁亭(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及姊妹亭“丰乐亭”;还有集“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于一体的“金陵锁钥”清流关。
山间摩崖石刻遍布,其中“欧文苏字”碑、吴道子观自在菩萨石刻像被称为“镇山”之宝,标志着名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山中植物繁茂,共生长、繁衍、栖息着1031种中草药、672种植物和131种鸟类,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植物园、中草药圃和禽鸟乐园。
生机勃勃的全国四大寿梅之一醉翁亭梅树,高大挺拔的独有树种醉翁榆、琅琊榆,更增添了琅琊山神奇的魅力。
改革开放以后建成的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天长博物馆(展有大量的西汉出土文物)组成两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全市还有令狐山、金山滴水寺、高邮湖(在天长境内70平方公里)、明光女山湖古火山口、全椒碧云湖等大量的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中,发展旅游事业的潜力巨大。
(一)琅琊山景观琅琊山人文景观丰富,有始建于唐代的琅琊寺,有建于宋代的醉翁亭等古建筑群和唐宋以来的摩崖,碑刻数百处。
醉翁亭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
经历人修葺增建,已发展为有二贤堂,冯公祠,宝宋斋,古梅亭,怡亭,九曲流觞,醒园等园林建筑,内有著名的欧阳修文,苏东坡手书的《醉翁亭记》全文石刻,为宋代流传下来的稀世珍宝。
琅琊山景区内还有“三古”(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景点,卜家墩古遗址留下了大量的古迹和文物,此外,还有著名碑碣与唐代吴道子画的观音像等。